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本试验主要以红土镍矿加压渣为原料,对其进行还原焙烧一磁选试验研究,研究过程分别考察了还原剂率、熔剂率、还原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还原焙烧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为还原焙烧的主要影响因素,还原焙烧试验的最优组合为:焙烧温度1250℃,煤粉加入量32%,保温时间40min、熔剂加入量9%;通过开展还原焙烧一磁选试验,得到的产品铁精粉含铁达到82.14%,达到了富集铁的目的。

  • 标签: 红土镍矿加压酸浸渣 还原焙烧 熔剂率 还原剂率 磁选
  • 简介:本文对当今国际上铜的湿法冶金技术工艺特点,特别是对铜的废石堆、氧化矿的筑堆堆工艺进行概要式的介绍,对有关这两种国际较为流行的铜浸出技术关键和要点进行点拨式的归纳,还列举了一些成功的工程应用实例,可供广大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标签: 废石堆浸 筑堆堆浸 溶剂萃取 细菌浸出 湿法炼铜
  • 简介:结合银电解工业生产实际情况,从银电解的基本原理、技术条件、杂质行为、电解液和阳极泥处理、技术经济指标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传统银电解生产工艺,并着重研究探讨了高铜电解液银电解生产工艺。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有抑制铋的析出,降低对阳极板品质的要求,节约生产成本等特点。为解决新投产的银电解生产线因用1#银粉造液电解液中铜离子,或银阳极板铋含量过高带来的生产问题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高酸 无铜 电解 生产实践
  • 简介: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还原法热镀中合金主要成分铝、硅含量,镀温度、保温时间、钢带入水温度等对镀层附着强度、微观组织、表面质量、镀效果(漏镀情况)的影响,得出获取良好镀层质量的最佳工艺条件和参数。

  • 标签: 还原法 热浸工艺 Galvalume合金
  • 简介:提金技术处理含金的大量贫矿、老矿山尾矿及早期金矿采出的“废石”,有其基建投资少、建设速度快、成本低的优点。是目前各国用于提高黄金产量有效的方法之一。堆浸出条件的改善,使得堆技术日趋成熟。

  • 标签: 黄金 堆浸 浸出条件 改善
  • 简介:通过制作两个固-液扩散偶,并通过实验探索700℃下Fe-Zn-Sn系中不同成分制备平衡合金的方法,利用SEM-EDS等手段测定Fe-Zn-Sn三元系700℃等温截面部分相关系。实验结果显示:这部分相图是由L、α(Fe)、Γ三个单相区,L+α(Fe)、FeSn+Fe3Sn2、Γ+Fe3Sn2、L+FeSn、L+Γ、α(Fe)+Γ六个两相区,α(Fe)+L+Γ、α(Fe)+L+Γ、L+FeSn+Fe3Sn2三个三相区组成的;锡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锡含量的增加导致镀层厚度减少。

  • 标签: Fe-Zn-Sn 等温截面 相图 热浸镀锌
  • 简介:-萃取-电积工艺于1968年在美国投产后,在世界铜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德兴铜矿也于1997年应用该技术建成堆厂,当年生产电积铜50t.因诸多因素影响,投产后铜产量一直难以达产.本人在充分了解堆厂现状及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管理经验,对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的各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

  • 标签: 浸出率 产量 铜矿床 选矿 堆浸 萃取
  • 简介:通过对氰化法取金、银过程中,氧化剂H2O3、CaO2、CaClO3、BaO2、KMnO4等对其影响的考察与对比,选择出一种分解放氧缓慢稳定,氰化物消耗较少,促进溶解效果最好的氧化剂BaO2,为难金矿石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提供了参考.

  • 标签: 氰化浸金 氧化剂 试验研究 溶解氧
  • 简介:本文就德兴铜矿堆厂抽产以来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经往试验研究成果和借鉴国外一些生产经验进行了堆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并据此围绕堆厂尽快达产达标、做大、做强,提出了相应的一此措施和建议。

  • 标签: 堆浸厂 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含铜废石 堆浸
  • 简介:本文通过精炼厂贵金属氯生产流程实施自动化控制,实现工艺流程稳定,工艺指标的优化,保证安全稳定高效生产。

  • 标签: 自动控制技术 氯浸 优化
  • 简介:工艺,是低品位矿石资源回收的重要技术之一,填补了我国细菌浸出回收低品位硫化铜矿中铜金属的空白,为矿山循环经济的典范,结束了矿山不直接生产成品铜的历史。以德兴铜矿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技术,构建了堆工艺数值分析模型,获得了不同矿堆高度作用下堆渗透性、堆内氧气浓度、温度分布和浸出率的变化规律。

  • 标签: 堆浸工艺 低品位矿石 矿堆 渗透性 浸出率
  • 简介:以铜火法冶炼过程中得到的铜合成炉烟灰为研究对象,采用硫酸浸出铜合成炉烟灰,使其中的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回收,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佳浸出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液固比对铜合成炉烟灰的浸出率的影响非常小,而硫酸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铜合成炉烟灰的浸出率则有较大影响;在搅拌速度为300r/min条件下,当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h,液固比为7:1,硫酸浓度为1.80mol·L-1时,锌、铜浸出率均大于90%。

  • 标签: 铜合成炉烟灰 硫酸 浸出 单因素实验
  • 简介:含砷混合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钠和砷酸钠。该混合使用受到限制。采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通过溶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混合中的砷含量。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一次或多次溶,混合中的砷含量由4%左右降至0.05%~0.5%,碳酸钠含量由60%提升到85%~90%;所得到的砷酸钠的砷含量达到20%。通过溶后,所得的碳酸钠和砷酸钠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解决了含砷混合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 标签: 含砷混合盐 碳酸钠 提纯
  • 简介:从银山矿含铜废石堆萃取生产实践入手,详细分析了堆萃取过程中絮状物产生的原因,并通过研究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对产生的絮状物进行有效处理。

  • 标签: 含铜废石 堆浸 萃取 絮状物 细菌浸出 电积
  • 简介:布液与集液是地下溶该矿情况的地下溶布液与集液系统.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布液均匀,集液可靠,实现集液率92.18%.为矿山带来年直接经济效益910万元,对其他类似条件矿山具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地下溶浸 布液 集液 铜矿床 采矿
  • 简介:热电厂都以水作为工作介质和冷却介质,用水量大;在生产过程中,水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成为工业废水。热电二车间工业废水由冷却塔底部排污水和机组工业废水、化学除系统再生废水组成,由于受到集团公司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容量不足的限制,车间的工业低废水无法按设计进行排放处理,影响循环水水质和辅助系统的平稳运行,使低废水回收利用工作迫在眉睫。本文介绍了车间通过技术改造建立低废水回收系统将低废水加压后供选矿厂利用,规范低废水系统的运行管理,从运行方式上进行优化做好低废水的回收利用工作,确保了车间内废水系统的稳定进行。实现了低废水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节约新水用量。

  • 标签: 低盐 废水 技术改造 回收利用 管理
  • 简介:本文在0.0016%亚硝基R-0.75摩尔/升氯化铵,pH=9条件下,镍于-0.42伏(VS.S.C.E.)产生吸附催化波,波形好,镍浓度在0.01~0.6微克/毫升范围内有线性关系。常见的共存离子有一定的允许量,对一些镍矿石样品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无明显偏差。

  • 标签: 催化极谱 亚硝基R盐 氯化铵
  • 简介:本文提出了二段电解方案。按此方案在氯化物熔电解质中,于300-500℃用阳极电解精炼的方法,可将粗铋中的铅、银、锌含量降至一级精铋的要求,同时获得商品铅,金属回收率高。

  • 标签: 铋精炼 熔盐电解 铋的熔盐电解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