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ExxonMobil化学公司推出的两种特种己烯共聚物茂金属LLDPE具有极低的凝胶含量,据说,可生产具有改进密封、抗撕裂性和光学性能的层压和表面保护膜。这两种牌号是新型Exceed1018LC和1018LE,它们除不含大型凝胶和少量小型凝胶之外,同目前的Exceed1018CA和1018EB牌号完全一样。

  • 标签: 特种薄膜 LLDPE 表面保护膜 凝胶含量 ExxonMobil化学公司 牌号
  • 简介:研究了测定水中总时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处理水样的过程中水中元素的迁移转化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出,过硫酸钾在消解时分解出的原子态氧是氧化氮元素的氧化剂,碱性条件可促进反应的进行;假设水体中无机的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有机的氧化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则可以得到水体中的氧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对初始条件下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的浓度进行设定后,可以得到水体中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方程,并可求解出某一时刻五种形态的的浓度。根据动力学分析和数学模型绘制了各种形态含量的大致变化曲线,曲线描绘了不同形态含量的变化规律。

  • 标签: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 反应机理 动力学
  • 简介:采用氮气充填于固定顶油罐的油气空间谓之封。因氮气的密度小于油气而浮于油气之上故而形成氨封。封具有以下特点:①封可减少油品蒸发损失98%左右;②封能有效防止烃类气体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污染程度下降95%~98%;③封可防止油罐内气体爆炸,且对储存油品的性质无任何影响。封流程见图1。氮气通过一套氮气供给系统

  • 标签: 固定顶油罐 油品蒸发损失 气空间 呼吸阀 固定顶罐 烃类气体
  • 简介:据聚烯烃供应商Borealis公司称,到2009年西欧聚丙烯(PP)挤塑市场将以2.87%/a的速度增长。2004年西欧挤塑PP总计为3.3Mt/a,其中纤维(PP挤塑中最大部分)为1.6Mt/a,双轴拉伸PP薄膜(BOPP)为842kt/a,流延薄膜(CPP)为450kt/a,热成型片材为345kt/a,吹胀薄膜仅为50kt/a。

  • 标签: PP薄膜 挤塑 发生变化 西欧 市场 双轴拉伸
  • 简介:介绍了油品中含氮化合物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简述了催化裂化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及焦化蜡油非加氢脱的方法和机理,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 标签: 含氮化合物 氧化安定性 非加氢脱氮
  • 简介:据Freedonia集团的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预计美国塑料薄膜需求将以2.6%/a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总计将达到6.90Mt,价值为120亿美元(仅树脂成本)。整个塑料薄膜需求(包括树脂、添加剂、加工和其他费用)将增长4.5%/a达到286亿美元。这种发展是由于费用、性能和资源降低等方面优于刚性包装。

  • 标签: 塑料薄膜 美国 添加剂 树脂 美元 费用
  • 简介:氨水是广泛用于化工生产上的一种原料,也是严重污染环境的一种污染物。对于高浓度氨废水采用氨资源化回收的处理工艺,不仅消除了环境污染还实现了氨的回收利用。某化工厂废水回收氨后,采用电解工艺预处理,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后再采用缺氧—好氧处理工艺处理,去除废水中高浓度COD、氨,SS也极大地降低了,达到市政污水管网入网标准。高浓度氨废水资源化回收处理后,氨回收率可达90%以上,回收氨水浓度18%,可用于企业锅炉脱硝。

  • 标签: 高浓度氨氮废水 氨回收处理工艺 电解器
  • 简介:日本塑料处理促进协会着手开发农用聚乙烯(PE)薄膜的再生利用技术。预定2006年9月末引入一台再生装置,2006年度完成再生化产品的物性评价。如果新技术可实用化的话,管子等接触土壤的塑料产品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实际应用。

  • 标签: 再生利用技术 PE薄膜 农用 开发 日本 干式
  • 简介:国家环保对总去除要求的提标,使部分单位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不能满足要求,作为一项生物强化技术的微生物反硝化菌种得到应用。15d的现场使用结果表明: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脱工艺的条件下,通过现场工艺调整,在炼油含盐废水中投加反硝化菌,7d内能成功建立反硝化系统,后期的总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

  • 标签: 反硝化菌 总氮去除 炼油废水
  • 简介:本文考察了低醇汽油的基本性能,确定了低醇汽油配方体系。并进行了橡胶相容性以及排放特性的研究,经发动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低醇汽油与车用无铅汽油理化性质相当,且具有良好的排放特性,可有效降低THC、CO的排放。

  • 标签: 低碳醇 汽油 橡胶 溶胀 排放
  • 简介:有了合理的税政策,石油企业的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便有了最基本的原料保障。该项技术就可以大规模推广,整个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产业链会变得更加完整,运行更加顺畅。

  • 标签: 碳税 CO2 驱油技术 二氧化碳 石油企业 产业链
  • 简介:合成了一种苯并三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BTPA),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选择HVIWH150作为基础油,采用旋转氧弹、PDSC评价其抗氧化性能;在四球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所制备添加剂的极压、抗磨和减摩等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苯三唑衍生物在加氢油中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及抗磨、极压性能,同时表现出良好的抑制铜片腐蚀的作用,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多功能添加剂。

  • 标签: 苯并三氮唑衍生物 抗氧剂 摩擦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