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近海已证实有5个含气区,发现天然气储量5711亿m^3,天然气总资源量为138300亿m3,经济资源量为48420亿立方米,中国近海沉积盆地可划分为“内带”和“外带”两部分,内带发育裂谷型盆地,以生油为主;外带裂后期具有快速沉降特征的4个盆地(坳陷)以生气为主,天然气资源量为114942亿m^3,占近海天然气总资源量的83.1%,其中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占62.3%,是中国近海最重要的气区,3类主要气源岩为气区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良好的区域盖层为气区提供了良好的保存条件,目前5个含气区已发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圈闭,尤其是莺-琼气区,未风险圈闭资源量超过30000亿m^3,是近期中国近海天然气勘探的重点。

  • 标签: 中国近海 天然气资源 盆地类型 油区 气区
  • 简介:1引言工作站资源有效管理的思路,是在科研生产和管理迫切需要的背景下提出的.工作站在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科研生产中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受其昂贵价格(包括硬件和软件价格)的限制,工作站资源的拥有又是有限的.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便成了工作站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南海西部研究院为例,2000年共有7大勘探项目,所能利用的工作站大约有15台套,使用的软件系统主要为斯伦贝谢公司的Geoframe和Landmark公司的OpenWorks,可用的License约10个.从年初的预计来看,一年中勘探项目大约要在工作站上完成70000km的二维地震解释任务和30000km的三维地震解释任务;同时,还有大量的地质和地震研究课题需要在工作站上完成,或者需要工作站的支持.如果将有关的工作分解成定量的工作站项目,大约有70多个,也就是说,需要70多台工作站硬件系统、70多个软件License.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非常突出.要想在现有工作站资源的基础上去完成这么多的工作量,只有在管理和技术上挖潜,在管理上加强管理,在技术上强化集成,简而言之,就是一体化管理,一体化集成.

  • 标签: 工作站资源 管理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 软件系统
  • 简介:重磁电勘探在寻找油气资源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近年在仪器装备、技术水平等方面又有了新的进步,基本实现了野外采集、数据处理、资料解释的数字化,增强了解决地质问题的能力和手段。尤其在一些工作条件困难,需要经费很多的地区,重磁电为主体的综合勘探技术能够实现地震勘探前或钻探前的评价,可以节约经费,减少盲目性,降低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勘探成功率。

  • 标签: 油气资源评价 应用 重力勘探 磁力勘探 电法勘探
  • 简介:利用大地热流测量,磷灰石裂变径迹及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对浸海海域盆地进行了盆地热中恢复,结果表明,盆地现今热流值为50-75mW/m^2,背景热流值为63.6mW/m^2,而早第三纪沙河街组和东营组沉积时期(50-25Ma)古热流值达65-90mW/m^2,构造沉降史分析显示,盆地经历了早期(50-25Ma)裂谷阶段和后期(25Ma至今)热沉降阶段,其中裂谷阶段包含了两个理解谷亚旋回,热沉降阶段叠加了12Ma以来由地幔拆沉及岩石圈冷却诱发的快速均衡沉降,渤海海域盆地较低的现今大地热流值和较高的古热流值,以及典型的裂谷型构造沉降样式等支持了渤海海域盆地为板内裂谷盆地的大地构造属性,地层有机质热演化和烃源层生烃状态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盆地存在形成大气田的地热条件。

  • 标签: 渤海海域盆地 热历史 油气资源潜力 构造-热演化 有机质热演化 生烃状态
  • 简介:为了搞好中国海域第三次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在回顾中国近海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基本方法和资源量计算结果,并与国际上通用的资源量概念、计算方法和最新研究成果做简单比较后提出,在强调基础地质评价和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的前提下,第三次资源评价应该在勘探程度较高、资料条件较完备的盆地和地区突出区带的评价和资源量估算工作,以期得出的资源量更具有经济性,更便于为勘探活动借鉴和直接与国际惯例接轨.除了常规的盆地分析、区带分析和油气体系分析技术,运聚模拟、风险分析、经济评价和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是提高第三次资源评价成果水平的关键.

  • 标签: 中国近海 油气资源评价 述评 评价方法 总资源量 区带资源量
  • 简介: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中,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前景首次作出全面、细致的评价.预测资源总量为206.3亿吨,为国家西部开发的能源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近十多年来,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的预测多限于局部地区和层位,对全盆地评价较少,多数仅提供资源总量,很少涉及油气田的数目、规模等.因此,“八五”期间,地矿部石油地质系统设立了攻关专题.

  • 标签: 塔里木盆地 预测 油气资源 成因体积法
  • 简介:PROBASES超级盆地模拟系统是适于盆地不同勘探阶段和不同评价对象的计算机辅助勘探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地质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地质造型系统,一维盆地模拟系统,二维盆地模拟系统,三维盆地模拟系统以及勘探地质风险分析系统等十大子系统组成,可用于进行盆地分析,凹陷评价,目标选择和勘探风险分析,估算盆地,凹陷,圈闭的资源潜力。

  • 标签: 超级盆地模拟系统 PROBASES 资源潜力估算 凹陷评价 目标选择 风险分析
  • 简介:LES测井评价系统主要由MVA,SYDA、LOFA三个程度组成。它具有如下特点:新颖的程度设计思路、较完整的裸眼井测井评价功能、多矿物解释模型、测井相判别能力、多模型并行处理、多层次的质量控制、新的渗透率计算方法、多种资料的处理能力和快速计算等。可广泛应用于储层特性研究、储量参数计算、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三个海域的2121块岩样资料证明,LES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 标签: LES测井评价系统 多模型 储层参数 测井相
  • 简介:GeoQuest人机联作解释系统是目前流行的解释系统中较先进的一种。依据主机能力大小可载一个或数个工作站。其特点是:功能齐全,灵活方便;为开放式系统,易于发展。一、硬件配置基本配置:主机MicroVAX3500(内含16MB内存,280MB系统

  • 标签: Geoquest人机联作解释系统 物探 硬件配置 应用功能
  • 简介:1989年5月22—27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新城县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召开了海洋油气资源再评价专业会议,各地区公司和专业公司共派出47名科技人员参加。会议主要目的:明确评价的重点为各盆地中的凹陷,并按勘探程度,提出不同的要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油气资源再评价专业会 油气勘探 学术会议
  • 简介:测井相分析系统包括测井相分类技术、测井相标定及识别方法三部分.该系统可以完成对测井相进行分类,测井相转换为地质相;将新的测井相与已有地质特征的测井相进行对比识别,解释岩性和绘制出连续岩性剖面,并进行多功能解释及参数的计算与统计。该系统软件部分(LCIPRS)应用模式识别方法、数学图象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元统计分析和测井数字处理.采用模块结构、菜单控制.测井相分析系统实际应用证实,该系统对岩性、油水层、储层各种参数解释以及为沉积相与储层研究提供的基础资料等地质应用方面有实用价值.

  • 标签: 测井相分析系统 研究 应用 岩性序列 沉积地层
  • 简介:系统采用国际通用的高级分布式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制定实用系统标准的《开发数据库逻辑结构和填写规定》及《开发数据库建设规范》的基础上,利用Internett/Intranet技术,按通用的工业标准TCP/IP协议形成网络拓扑结构,建成了江汉油田开发数据库网络体系。同时采用先进的Web技术,研制了开发数据库Web查询和决策支持系统、开发数据库查询及常规应用系统、地质报表及采油报表的制作系统。基本完成了开发静态、开发动态、储量管理等12大类、300多个子库的开发数据库建设工作,并已广泛地应用到开发生产和科研管理之中。

  • 标签: 油田开发 数据库系统 应用 设计 网络配置 软件开发
  • 简介:在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了解岩石特性,确定地层物性参数,用声波测井方法测量地层纵波、横波、斯通利波速度及其衰减正变得日益重要。近几年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地球资源实验室和新英格兰研究中心(NER)地球科学部的专家学者们通过大量理论和实验研究,成功地研制出用斯通利波进行反演横波的程序,利用斯通利波计算软硬岩层渗透

  • 标签: SONICTOOL 声波测井解释系统 斯通利波 反演横波
  • 简介:海洋石油测井公司计算中心引进了3280MPS系统,整个系统具备较高的性能和较好的扩展前景。该系统CPV采用四级流水线处理方式和内存交叉存取技术,运算速度为600万次/秒,内存配置为16MB。配置2台1300MB温式磁盘、四台三密度高速磁带机和LP1200高速打印机,该系统可继续分级向上扩充,可带5个辅助处理机APU,内存扩展到4路交叉存取时,运算速度达3000万次/秒。3280MPS系统正常运行解决了多井分析系统进行联调试验急需以及诸如声波全波分析、沉积相等特殊方法处理的用机要求,将提高测井资料处理水平和市场的竞争力。

  • 标签: 海洋石油测井公司 3280MPS系统 四级流水线处理方式 内存交叉存取技术 运算速度 测井资料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立'七五'重点攻关项目,由海洋石油测井公司承办,清华大学与机电部十五所合作研制,历时五年完成的HCS-87数控测井地面系统,于七月十六日顺利通过验收。参加验收会的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前总经理秦文彩,国务院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办公室金计环等有关方面领导同志。会议代表为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机电

  • 标签: HCS-87数控测井地面系统 通过验收 清华大学 机电部十五所 合作研制
  • 简介:本文介绍在VAX/11—780机的DISCO系统下海上零偏移距VSP资料处理流程。并重点阐述振幅补偿、初至拾取、分离波场、VSP反褶积等主要模块原理、参数使用,以及用该流程处理的几口井的效果.

  • 标签: DISCO系统 零偏移距 VSP处理方法 地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