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多波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中最重要,最困难问题是层位对比,纵、横波剖面上观测到特征地层标志可作为对比重要参考,如果纵、横波剖面具有相同分辨率,则有利于识别特征地层标志,从而准确地进行层位对比,波长与分辨率密切相关,如果两剖面上波长近似相等,则分辨率大致相当,因此,为了有利于层位对比,需要进行波长滤波,文中从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出发,导出波长滤波要求转换波与纵波理想主频比,带宽比,滤波算子长度比,并根据实际处理需要提出利用相关函数频谱计算波长滤滤算子方法,实际资料试验处理说明了方法有效性。

  • 标签: 等波长滤波 多波地震勘探资料解释 层位对比
  • 简介:当前在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DMO处理仍然沿用传统做法,即在获得共反射点道集后,仍采用共中心点道集距曲线方程进行速度分析。因此,获得速度分析结果低于介质均方根速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二维情况下共反射点道集速度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导出了可直接用于进行CRP道集速度分析时距关系方程式,从而为DMO后速度分析及其动校正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 标签: 速度分析 二维地震资料处理 DMO处理 共反射点道集
  • 简介:马东东地区深部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异常超压形成与分布是影响本区深部储层物性主要因素.其中,沉积环境对深部储层物性影响主要表现为岩石组分、结构和沉积相带对储层物性影响,成岩作用铁白云石沉淀和硅质增生是导致深部储层物性变差重要因素,沉积物中有机质大量生烃以及粘土矿物在转化过程中所释放出酸性水溶解作用是产生大量次生孔隙重要因素,而深部异常超压存在是部分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得以保存重要条件.

  • 标签: 马东东地区 深部储层 物性 影响因素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 简介:通过生产实践,针对海上油藏评价存在几个值得注意问题,提出具体做法是:油藏评价应有规划按程序进行;利用二维地震详查和三维地震精查资料编制较精确构造图;突破三维地震特殊处理和解释关,确定储层分布状况;综合钻井、测井、测试(RFT、DST)、流体数据资料确定油气、油水界面;进行DST延长测试提供油田开发方案基础资料;岩性(或断块)油藏评价;海上边际油藏开发要提高单井产能和降低工程和生产设施投入。如果能处理好上述问题,将会提高海上油藏评价工作水平。

  • 标签: 海上油藏评价 二维地震 三维地震 综合钻井 测井
  • 简介:根据油气藏是否处于有利烃源岩范围内、油气藏所处古地貌背景、油气运移方式及距离因素,把歧口凹陷浅层油气藏划分为内、、外3个环状含油带.阐述了区内中浅层油气富集主要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提出了本区浅层油气藏两种成藏模式.一期成藏+幕式成藏模式是内、含油带主要成藏模式,而阶梯式运移成藏模式则是外含油带主要成藏模式.本区浅层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凹隆和斜坡带.

  • 标签: 歧口凹陷 中浅层 油气富集因素 成藏模式 油气藏成因 油气分布
  • 简介:我国大规模海上油气勘探已进行了二十余年,特别是近十年来,一方面对外开放招标,一方面坚持自营勘探,取得了巨大成绩。完成了各海域地球物理普查或概查,至1989年,发现了近500个圈闭,对其中148个进行钻探,发现含油气构造97个;共打井211口,其中92口井发现油气;探明或初步探明油气田十多个,已有三个油气田投入开发,预计五年左右还可有十多个油气田投产。1990年海上油气产量可达1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0.7%)。在十年对外开放吸收了20多亿美元风险勘探投资,我国以作

  • 标签: 勘探战略 战略地位 海上油气地质 海上油气勘探 中国
  • 简介: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层序地层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陡坡带(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为例,在假定湖平面变化呈-正弦函数曲线,物源供给速率中等,匀速条件下,分别模拟了盆地加速沉降和减速沉降两种过程陆相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构造沉降旋回过程控制一个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发育和形成。

  • 标签: 构造因素 断陷湖盆 陆相层序 影响 机理 计算机模拟
  • 简介:探讨层序地层学研究某些有争议问题,认为层序地层学是关于沉积相研究与地层研究一种综合方法;层序地层学最佳适用范围是被动型大陆边缘,对于陆相及其它大地构造环境,目前层序地层学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地震地层学是层序地层学一大支柱;EXXON旋回图“全球性”问题在理论上不成立,在实践发现有例外。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被动型大陆边缘 地震地层学 全球对比
  • 简介:一个美国石油公司发言人说,中国提供巨大塔里木盆地陆上区块供外国公司竞争投标,已经为国际石油公司造成了重大机会。自从1993年2月公布开放塔里木盆地东南部地区让外国公司参与以来,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CNPC)王涛总经理说:'响应十分强烈'。4月初,王涛在休斯顿中美研讨会上说:至3

  • 标签: 中国 塔里木盆地 机会 国际石油公司 油气潜力
  • 简介:珠江口盆地珠二拗陷南缘存在一条北东向基底隆起带。被北西向断裂错断为东、、西三段.东段和西段为宽阔基底隆起,新生代沉积小于ikm;中段向东南错位约50km,由三列平行次一级北东向基底高和两列基底凹陷组成,新生代沉积厚0.3—3km。隆起带普遍缺失下第三系。隆起带由中生代花岗岩及前古生代变质岩和轻度变质中生代沉积岩所组成。隆起带形成于中生代晚期,早第三纪沉积时屹立于珠江口盆地南缘,成为盆地天然屏障。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珠二拗陷南缘 封堵 油气远景
  • 简介:1前言源于被动大陆边缘海相盆地、以地震地层学为基础新兴地层学分支学科——层序地层学是70年代末形成。由于该理论在指导油气勘探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功,因而自80年代初一经被引入我国立即受到了国内同行关注,特别是受到了石油部门有关科研、生产单位高度重视,现已形成了一股势不可挡应用研究热潮。但是,不同学者在应用该理论时由于理解上差异、所涉及实际问题不同、采用标准不同,结果导致对层序地层学理论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有争议、亟待完善和解决问题。本文就目前层序地层学中所存在有关概念加以论述,与同行进行讨论,以便在今后工作取得比较一致认识,从而更好地应用该理论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更多还原

  • 标签: 层序地层学 理论 地震地层学 准层序 叠置形式
  • 简介:目前,油气储量6P分类在石油公司已逐渐流行.要正确理解油气储量6P分类及其相关概念,需要注意3个关键问题:(1)6P分类对象;(2)如何正确理解油气商业性概念?(3)如何认识地质把握程度?文中对上述关键问题提出了看法,并阐述了在准确理解和应用6P分类应注意问题.

  • 标签: 油气储量 6P分类 分类对象 油气商业性 剩余可采储量 地质储量
  • 简介:由中国海洋石油学会和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主办锦州20-2气田黑油问题研讨会于1995年5月3~8日在南京召开.出席会议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渤海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中海石油工程设计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规划设计总院、江苏石油勘探局、四川石油管理局、大港油田和石油大学单位代表26人.会议集中讨论4个议题是:(1)锦州20-2油藏地质模式、储层研究及出黑油地质因素;(2)治理黑油采油工艺技术;(3)如何防止黑油对乙二醇污染;(4)黑油对长距离油气混输影响及对策.会议结合国内外类似气田开发状况,系统地总结了海上凝析气田开发经验教训,理清了解决黑油问题思路,提出了许多有益建议.例如,秦同洛认为,出黑油不能片面地被看作是坏事,它也有好一面,必须坚持排油采气方针;龙怀祖提出了取消MFG,油气分别脱水再混输方案;张义堂提出了利用试井、生产压差等资料,通过数值模拟准确测定储量和产量方法;刘同斌结合四川气田开发实践,提出了排油采气具体意见;吴光斌根据板桥凝析气田开采经验,提出了自己对处理黑油问题看法;王善书和胡仲琴介绍了他们对锦州20-2气田黑油问题认识,等等.

  • 标签: 锦州20-2气田 黑油 海上凝析气田开发 中国海洋石油学会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
  • 简介:焉耆盆地处于塔里木盆地与吐哈盆地之间,其中生代地层归属一直是个有争论问题.本文采用多元地层研究方法,分析了南北疆古生物、沉积旋回、岩石学、构造演化特征,初步认为焉耆盆地中生代地层属南疆型,兼具南、北双重特征.

  • 标签: 南型 北型 油气地质 焉耆盆地 中生代 地层
  • 简介:应用层序地层学进行地层研究,在勘探开发不同阶段要采用不同级别的层序地层单元。研究陆相地层烃源岩分布,要以二级层序为基本单元;研究海相或海陆过渡相地层储盖组合,要以三级层序为基本单元;在勘探程度较高地区(包括开发区)寻找地导圈闭,要以四级或更高频层序为基本单元。层序地层学主要贡献是它能够提供统一、比传统地层单元组更细年代地层单元,从而提高了年代地层对比精度和沉积相预测准确性。

  • 标签: 预测 勘探目标 层序地层学 珠江口盆地
  • 简介:利用镜质体反射率(R0)资料反演热史是否存在多解性取决于所采用热流演化模型,采用目前常用线性或指数模型,用R0作为检验标准,通过地史与热史联合模拟,能够对持续沉降升温含油气盆地热史进行反演,R0不仅与温度及受热时间有关,而且与地层压力和镜质体类型因素有关,用TTI-R0法恢复烃源岩热演化,应当进行校正和氢指数校正,文中提出了具体校正方法。

  • 标签: TTI-R0法 热史恢复 镜质体反射率 含油气盆地 烃源岩
  • 简介:随着渤海海域油气田开发高潮到来,众多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与此同时,大量含油气构造评价工作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和总结油气田开发中出现问题,进而反思油气藏评价工作,有利于降低开发风险.文中根据JZ9-3、QHD32-6、SZ36-1、QK18-1、QK17-3、QK17-2油气田ODP方案实施和生产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由于油气藏评价阶段工作量不足以及对地质模式认识上偏差给油气田开发造成困难,并对今后油气藏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油气田开发 油气藏 评价 渤海海域 开发风险
  • 简介:为寻求油田开发后期合理有效开发方式,充分利用油藏亲水特点和断块油藏陡构造特征,合理利用注水开发阶段积累下来能量,在开发后期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本文运用理论分析、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降压开采驱油机理、合理压力界限,以及降压开采适宜条件、时机和工艺要求几个方面,提出了降压开采实施阶段和发展方向,论证了开发后期实行降压开采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将降压开采成功地应用于王场油田潜三段北断块,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

  • 标签: 油田开发 降压开采 开发方式 王场油田 采收率 压力界限
  • 简介:珠江口盆地影响断层封闭性四个主要因素:(1)断面两侧岩层接触关系控制断层横向封闭性;(2)断层活动强度,控制断层纵向封闭性,在区域盖层沉积后和排烃期以后断层活动强度越大,其纵向封闭能力越差;(3)现代构造应力场影响断层纵向封闭性。珠江舅地双轴挤压应力环境对断层封闭有利,其中NE-NEE向断层封闭性优于EW向,而EW向又优于NW-NWW向;(4)断层活动方式,主要影响断层纵向封闭性,亦影响横向封闭性。按封闭性递增顺序为正断层→逆断层→扭断层(离散型→平行型→聚敛型扭断层)。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油气地质 断层封闭性 Allan断面图 构造应力场
  • 简介:平湖油气田是在我国东海发现第一个以天然气为主复合型油气田,其油气层主要分布于平湖组和花港组.纵向上油气藏分带特征明显,自下而上可分为正常原油带、含油凝析气带和轻质原油带;平面上不同区块油气分布组合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分析发现,这种复杂油气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盖层质量、构造(尤其是断层)分布以及不同期次油气充注所引起蒸发分馏作用.

  • 标签: 平湖油气田 油气分布 主控因素 盖层质量 断层分布 蒸发分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