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煤层甲烷一类由煤层自生自储非常规天然气,中国具有巨大资源前景。煤层中天然气主要呈吸附状态储集,煤层甲烷开发实质上如何有效地将天然气煤层中解吸出来。地层水静水压力控制了甲烷气解吸作用,地层水排出可为气体解吸提供压力差和空间。煤层结构不仅影响煤层孔隙性能,同时制约着其中天然气排出难易程度。另外,煤层甲烷地质评价中诸如物性、含气量等参数求取亦需认真对待。

  • 标签: 地层水 煤层结构 影响 煤层甲烷 开采效率
  • 简介:通过对孔隙结构参数与测井资料关系研究,江陵凹陷利用地层胶结指数判断油水层,突出了地层有效孔隙中油气贡献,具有更高分辨率和直观性;利用孔隙结构参数预测产能,提高了预测精度,其应用结果与试油情况吻合较好。

  • 标签: 孔隙结构 江陵凹陷 油层判别 产能预测 测井资料 地层胶结指数
  • 简介:当前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DMO处理仍然沿用传统做法,即在获得共反射点道集,仍采用共中心点道集距曲线方程进行速度分析。因此,获得速度分析结果低于介质均方根速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二维情况下共反射点道集速度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导出了可直接用于进行CRP道集速度分析时距关系方程式,从而为DMO速度分析及其动校正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 标签: 速度分析 二维地震资料处理 DMO处理 共反射点道集
  • 简介:1979年第64届AAPG年会主会场悬挂着这样两条大标语:"用老思路新区可以找到石油,用老思路老区就找不到石油,老区要用新思路才能找到石油”;"石油首先是地质家头脑里被发现,然后才在野外被发现”.这些话对于较老一代地质家并不陌生,但要在油气勘探中真正实现这两句话真谛却不容易.渤海海域自1965年开始油气勘探,但在1995年以前30年里,除了发现SZ36-1下第三系大油田外,没有第二个地质储量5000万t以上油田发现.1995年,QHD32-6大油田发现,揭开了上第三系油气发现序幕,截止2000年底,在这一领域相继发现了一大批石油地质储量5000万t以上油田,它们NB35-2、PL19-3、BZ25-1、CFD11-1、CFD12-1、BZ29-4、PL25-6、PL9-1、LD27-2.这批油田除PL25-6地质储量小于1亿t外,其它油田地质储量都超过1亿t,最大超过5亿t,各级地质储量总计已超过20亿t.

  • 标签: 创新思维 油气勘探 渤海海域 技术进步
  • 简介:基于Arps递减方程,建立了油气藏递减阶段无因次累积产量与无因次时间关系典型曲线图版,提出了应用典型曲线拟合进行油气藏产量递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快速地求得初始递减率D1、递减指数N及递减前稳定产量Q1,避免了应用产量进行分析时,产量波动性及时间离散性对分析结果影响。实例应用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实用有效

  • 标签: 油气藏 产量递减 典型曲线 产量预测
  • 简介:苏联在北极圈海上成功勘探,已从巴伦支海扩展到环境更加恶劣邻近喀拉海。最近由莫斯科当局和非官方石油界人士透露:亚马尔半岛喀拉海大陆架浅水区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大巨型和超巨型海上气田集中区。毫无疑问,喀拉海第一个气田发现天然气储量超过了苏联已开发里海、黑海和鄂霍次克海近海区总和。鲁萨诺夫斯考耶气田喀拉海发现第一个气田,发现于1989年,它距离亚马尔半

  • 标签: 苏联 巴伦支海 喀拉海 油气勘探成就
  • 简介:论述了油藏地球物理一些基本概念,并介绍一种新高分辨率地震反演技术-自适应波阻抗外推。油藏地球物理学中,人们主要利用地震信息反射波形,但波形直接解释很困难原因波形间相互干涉,干涉影响距离相当于子波延续度,这比常规时间分辨率1/2周期要大得多。波形干涉问题地震资料带限性质所造成,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地震和测井资料相结合才能解决。结合测井地震反演油藏地球物理学各种技术所共同采用基本方法。自适应波阻抗外推一种结合测井地震反演新方法,此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和井旁地震记录自适应映射关系,推导出一系列自适应算子,利用这些算子子可以地震记录估算出高分辨率波阻抗剖面。

  • 标签: 油藏 地球物理学 方法 研究 振幅 波形
  • 简介:球坐标系统中,球内一点受到挤压力时,在其前方会产生一个向上分量。俯冲板块前方所产生向上分力破坏了岩石圈重力均衡和相均衡,引起地幔底辟和岩石圈下部熔蚀,使地壳减薄,俯冲板块持续作用下,上述作用反复进行,最终地壳被拱裂张开,形成洋壳化边缘海盆地。俯冲作用所产生张应力可用公式Fui=(h-hi)fsinαcos(β-ωi)θi(1-n)^pij计算。由俯冲产生张应力分布范围可宽达1000-2000km以上。

  • 标签: 球坐标系统 俯冲挤压 弧后拉张 边缘海盆地 形成机制
  • 简介:本世纪石油全世界最重要能源。人类对石油利用已达到极高水平,如以石油为原料而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涤纶、乙烯、合成氨等近5000种产品。石油科学家预言,下世纪对石油新利用就是石油中提取金属,以满足工业需要。石油主要成分碳氢化合物,但其中仍有少量金属成分,如钠、铅、钒、铁、镍等金属,特别是钒含量引起科学家注意。钒银灰色贵重稀有金属,熔点1910℃,耐蚀性好、易于加工,因而主要做钛基合金添加剂。金属钒合金钢、工具、不锈中起很大作用;一般认为开采品位不低于0.10%钒矿层在经济上合算,石油中钒含量已接近这一要求,一

  • 标签: 石油 利用 提取 金属 21世纪
  • 简介:随着渤海海域油气田开发高潮到来,众多油气田相继投入开发,与此同时,大量含油气构造评价工作也提到议事日程.研究和总结油气田开发中出现问题,进而反思油气藏评价工作,有利于降低开发风险.文中根据JZ9-3、QHD32-6、SZ36-1、QK18-1、QK17-3、QK17-2等油气田ODP方案实施和生产情况,分析和总结了由于油气藏评价阶段工作量不足以及对地质模式认识上偏差给油气田开发造成困难,并对今后油气藏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油气田开发 油气藏 评价 渤海海域 开发风险
  • 简介:我国近海已发现油气大部分产于陆相第三系,为开拓找油新领域,解决好目前油气地质储量不足问题,提出寻找中生代海相油气,为此,探讨南海特提斯演化历史入手,阐述了海相油气成烃-成藏地质条件和沉积环境,并将珠江口地东部潮汕坳陷,台西南盆地和南海北部陆坡区列为勘探首选地区。

  • 标签: 特提斯 海相油气 南海北部 成烃 成藏 中国
  • 简介:美国加州Beta油田与我国辽东湾SZ36-1油田具有相似的特点。Beta油田具油稠(平均比重0.96)、埋深适中、含油井段长、储层疏松易出砂等特点。壳牌石油公司采用了防砂系统,电潜泵采油,注水保持压力以及多井槽、弯导管平台钻井等工艺措施,取得了较好效益、笔者通过Beta油田与SZ36-1油田对比,对开发SZ36-1油田试验区开发井网、完井工艺、采油方式以及钻井平台选型等,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工艺 Beta油田开发 SZ36-1油田开发 油气地质特征
  • 简介:绥中36-1油田J区1997年12月投产,初期原油产量远低于预测值,对地质条件,原油性质及钻,完井过程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所,认为低产原因主要是油层钻井过程中受到了严重伤害,并提出了酸化措施,实施酸化,增产效果十分明显,J区酸化成功对II期工程钻,完井及已开发区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绥中36-1油田 J区 低产原因 增产措施 油层伤害 酸化
  • 简介:对比一下铀和钍地化性质,就可为勘探地质家提供一种描绘运移途径和与烃生成运移流体演化新手段。铀和钍亲石阿系元素,它们一般以低浓度(1-50ppm)出现在沉积物中。还原条件下它们地化特性相似,两者基本上不活泼。但由于所处环境氧化电位升高,铀被氧化成五价,然后又变成六价,而钍仍然不活泼。这样,正如钍/铀比所示,铀相对于钍活泼性指出了富集铀孔隙流体通道。干酪根成熟阶段孔隙流体成了富集铀流体。铀显然对富氧有机质(如未成熟干酪

  • 标签: 成岩作用 晚期 地化性质 油气勘探
  • 简介:南海蕴藏油气资源十分丰富,而南海又是多灾害海域,一些渐发型和突发型地质灾害可能对油气勘探开发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其中危害较大活断层、地震及其诱发次生灾害对钻井平台和输油(气)管线可能产生影响,作为初步探讨并提出防治对策设想。

  • 标签: 南海北部 地质灾害 油气勘探开发 断裂系统
  • 简介:马东东地区深部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异常超压形成与分布影响本区深部储层物性主要因素.其中,沉积环境对深部储层物性影响主要表现为岩石组分、结构和沉积相带对储层物性影响,成岩作用中铁白云石沉淀和硅质增生导致深部储层物性变差重要因素,沉积物中有机质大量生烃以及粘土矿物转化过程中所释放出酸性水溶解作用是产生大量次生孔隙重要因素,而深部异常超压存在部分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得以保存重要条件.

  • 标签: 马东东地区 深部储层 物性 影响因素 沉积环境 成岩作用
  • 简介:苏联和美国两大产油国石油供应量迅速衰减,这意味着石油贸易兴旺主要靠全世界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工业。请看如下事实:1.欧佩克石油未来据推测欧佩克正试图加速渡过萧条期,但专家们怀疑该组织能否独立渡过这个时期,因为他们虽然拥有大规模储量,却缺乏生产能力.现在仍有82%储量不能开采。如果没有大量外汇投资,欧佩克生产能力不会有太大提高。欧佩克成员国中,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和伊朗都在海洋拥有可观石油产量。利比亚1988年也加入了欧佩克海洋生产俱乐部行列,沙特、尼日利亚、印尼和伊朗都已宣布计划扩大其海洋生产能力.所以欧佩克石油未来海洋.2.非欧佩克国家石油未来美国石油进口量占消耗量49.9%,创最高记录,这是因为美国

  • 标签: 世界 海洋石油 石油贸易 石油供应 石油资源
  • 简介:指出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中烃类气体(包括CO2气藏中少量烃类气体)都是有机成因。CO2气体有有机成因、无机成因,也有混合成因。无机成因CO2气体在上新世以后火山-岩浆CO2气体通过深断裂向上运移,取代了早期形成油气藏中油气而形成。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钻探过程中,3个构造发现了4个CO2气藏。特别是阿纳达科合作区内28-2-1井CO2气藏,使油气勘探失利。因此,研究CO2气藏成因及其与油气藏关系,对盆地内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油气聚集 影响 二氧化碳气藏 CO2 有机成因
  • 简介:介绍了小井眼技术一种应用特例,即大井眼、小套管技术坪北区块应用情况。主要从坪北应用技术特点、相关配套技术情况、工艺适用性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简要介绍了小套管技术坪北应用情况和取得经济效益。同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该项技术建议。

  • 标签: 小套管技术 采油工艺 油层套管 钻井 测井技术 固井
  • 简介:综合考虑陆源碎屑物供给,内源碳酸盐沉积,沉积物侵蚀与再沉积,重力流沉积以及构造升降和水平位移等诸多地质因素,建立了一个能够模拟各型盆地层序地层综合数学物理方程式,采用自行研制定量层序地层模拟系统,以断陷湖盆陡坡带(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为例,假定湖平面变化呈-正弦函数曲线,物源供给速率中等,匀速条件下,分别模拟了盆地加速沉降和减速沉降两种过程陆相层序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构造沉降旋回过程控制着一个陆相层序及其体系域发育和形成。

  • 标签: 构造因素 断陷湖盆 陆相层序 影响 机理 计算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