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1 个结果
  • 简介:用地震资料进行储描述,首先要求地震数据具有较高信噪比和分辨率。反Q滤波能去掉时变吸收作用影响,用极大似然反褶积则能最大限度地压缩子波。以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为基础,进行地震速度反演,获得较好速度剖面。用速度剖面结合井中资料,估算孔隙、净毛比等油藏参数,最后估算出石油地质储量。已编制出“储地球物理软件(RGS)”并在实际中应用。

  • 标签: 地震反演 储层描述 油气勘探 分辨率
  • 简介:根据大量岩心资料,通过地质多元统计分析,将影响砂岩储地质因素,包括沉积相,骨架颗粒成分,成岩作用及埋藏史等量化为沉积学参数,并研究这些参数与孔隙关系,从而建立了砂岩储孔隙预测公式,用该公式对辽东湾及埕岛地区深部地层孔隙进行了预测,误差般小于2%。

  • 标签: 预测 砂岩 孔隙度 砂岩储层 沉积学参数 数据库
  • 简介:分析了影响渤海海域深部碎屑岩储孔隙发育要因素,指出了有利于孔隙保存条件,选择适用预测方法和参数,对埋深2000-5000m碎屑岩储孔隙分布特片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渤海海域 碎屑岩 储层 孔隙度 预测 孔隙分布特征
  • 简介:空间展布形态异常复杂,传统数学难以精确描述,大量测井、沉积、地震资料表明,储非均质性具有分形特征,根据R/S分析方法可以定量描述垂向分布特征,以地震和沉积资料为约束,通过分形插值算法确定出储空间展布形态,对辽河油田开13井区,牛心坨地区做了大量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分形模型较好地定量描述了储非均质性宏观分布规律,具有较高分辨率和可信度,与地震解释,地质研究结合在起,能进步减少储描述不确定性。

  • 标签: 分形理论 井间储层描述 应用 研究 R/S分析 分形插值
  • 简介:二连盆地阿尔善油田为砂砾岩中孔低渗油田,目前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由于储薄、非均质性严重、物性差、地层水矿化度低,加之油层与弱、中、强各级水淹共存,高压与低压交错分布,致使水淹识别与水淹等级划分较为困难,定量解释难度更大.在分析水淹前后储物性、含油性、地层水矿化度、地层压力等储性质变化基础上,将水淹划分为6种类型,即低压弱水淹、低压中水淹、低压强水淹和高压弱水淹、高压中水淹、高压强水淹,并分别给出了识别方法和典型实例,适合于地质分析和开发生产.提出了种用常规测井资料求取剩余油饱和方法,平均绝对误差为6.09(%),可有效地用于定量分析.

  • 标签: 阿尔善油田 水淹层 测井解释 剩余油饱和度 求取
  • 简介:孤南垦23断块及三合村地区天然气滚动勘探开发胜利油田第成功地利用地震“亮点”技术进行浅层气藏滚动勘探开发范例。这两区块建成投产,既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巨大经济效益,也为胜利油田浅层气藏勘探开发、实现在少井条件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了经验,对其它油田浅层气藏及其它类型气藏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地震“亮点”技术 滚动勘探开发 开发方案 编制 少井条件 “亮点”识别
  • 简介:中国近海海域主要含油气盆地目前找到原油,依成熟程度可分为未成熟、低成熟、成熟和高成熟原油四大类。渤海湾盆地发现原油从未成熟、低成熟至高成熟组成了完整熟化序列;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和南海海域诸盆地找到原油多数为成熟-高成熟原油,少数为低成熟原油,未成熟原油尚未找到。从有机质演化成烃全过程分析,东海盆地、南黄海盆地和南海海域诸盆地具有寻找未成熟原油和低成熟原油资源勘探潜力,应该引起应有的重视。

  • 标签: 中国近海海域 原油 成熟度 特征 资源 勘探
  • 简介:利用常规二维地震资料,提取储物性参数,在近海油气勘探阶段和开发前期进行油藏初步描述。储几何形态和横向分布可由地震物性参数及其平面图信息来确定。根据这些信息综合分析,可预测油藏规模、油气边界,进行储量分级和计算,完成对油藏再评价。以崖13-1气田为例,简介使用该方法地质效果。

  • 标签: 油藏描述 岩石物理参数 崖13-1气田 二维地震资料
  • 简介:油藏描述技术综合研究与评价油气田新技术。它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理论为指导,用地震地层学、测井地质学和计算机,定性和定量描述三维空间中油气藏类型、油藏内部结构、外部几何形态、规模大小、储参数变化和流体分布状况等;最大限度地应用计算机自动绘制各方面的图件,掌握油气藏在三维空间中变化规律,从而对油气藏进行详细准确地描述和较全面地综合评价。这项技术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地质、物探、测并、钻井和地层测试等资料在油气田综合研究与评价中作用,而且为寻找

  • 标签: 油藏描述 技术发展 电缆测井 泥浆录井 岩心分析
  • 简介:许多研究者发现,深部地层异常高孔隙带往往处于欠压实地层中异常高压带内,本文结合实际资料,对异常压力与异常孔隙之间关系作了些研究,并进步探讨了异常压力与深部油气藏关系。

  • 标签: 深部地层 异常压力 异常孔隙度 油气藏
  • 简介:确定油藏有效含油边界及预测油藏单井原油产能储量评价和合理确定井位基础.文中提出了种用地球化学参数圈定油藏有效开采边界方法.该方法中地球化学参数根据单井油层有效厚度和抽提物含量求出,能反映单井含油程度.该方法只需通过分析岩心或岩屑抽提物含量,结合少量井试油成果,便可圈定出油层合理经济开采下限范围.以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为例介绍了这方法基本思路、参数选取、运算步骤及应用成效.

  • 标签: 油藏地球化学 抽提物 油藏 含油边界 油层 开采边界
  • 简介:本文在总结近十余年来剩余油饱和测井经验基础上,概括介绍了江汉中子寿命测井技术在高矿化度地层与低矿化度地层中应用,重点阐述了中子寿命测井方法、现场施工工艺、资料处理软件研制与解释评价技术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了硼示踪剂室内岩心评价试验情况

  • 标签: 确定剩余油饱和度 江汉油田 中子寿命测井 测井解释 资料处理
  • 简介:本文在国内首次模拟了野外露头埋藏史和地热史,并通过人工改变埋藏轨迹,预测了盆地内中侏罗统地下烃源岩有机质成熟。西宁盆地现今出露中侏罗统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59%,刚进入生油门限。模拟结果表明:地下同层位、同深度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为0.82%,达到了大量生油成熟阶段。

  • 标签: 盆地模拟 预测 含油气盆地 野外露头 烃源岩 埋藏史
  • 简介:本文根据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区碳酸盐岩高速厚度变化影响,引起伏构造在时间剖面上畸变特点,提出用速度替代法,平面变速时深转换法和射线深度偏移等三种方法校正灰岩高速和作构造图。并以116-1油田为例说明三种方法应用及效果。

  • 标签: 碳酸盐岩 高速层 下伏构造 作图方法 礁油藏 勘探
  • 简介:含油储岩性和物性预测方法利用合成地震记录和VSP,根据钻并揭露主要目的岩性组合地震响应,用相关对比原则对比追踪目的地震响应,完成沉积相和岩性预测,进而依据钻井提供物性参数和沉积相边界参数,用内插、外推方法,在人机交互工作站上可完成储物性参数计算和等值线图绘制。

  • 标签: 预测 储层特性 油气藏 开发 钻井 测井
  • 简介:《中国海上油气(地质)》编委会1992年会议,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召开。编委会副主任龚再升同志主持会议。来自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曾鼎乾、王善书、杨川恒、焦多奎等16位编委出席了会议。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外刘光鼎、冯志强、蔡乾忠、刘雨芬等编委来信或来电说明因故不能赴会,并对会议表示祝贺。

  • 标签: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编委会 1992年 科技期刊
  • 简介:文章简要地介绍了崖13-1气田地质特征、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着重叙述了气田形成有利条件:崖城组气源丰富,大量生气时间晚、速率高,岩性组合有利于生排烃;主力储气层陵三段砂层属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具背斜形态、圈闭面积较大、幅度高;梅山组岩性致密.分布稳定为区域盖层,对气层具岩性—压力双重封闭作用;圈闭形成期早于大量生气期;生储之间不整合,使运移通道范围大、距离短;气田保存条件好。

  • 标签: 崖13-1气田 形成条件 地质特征 区域构造
  • 简介:椭圆形边界油藏渗流问题油气田开发尤其各向异性油藏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问题,但直没有得到较好解决,该问题可看作中心带有点源椭圆形区域位势流动问题,它与两平行直线边界之间源(汇)流动问题十分相似,而后者理论解已知,文中通过相似流动替换方法,给出了椭圆形区域流动问题解析解,并对该解在油藏工程中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椭圆形边界 油藏 稳定渗流 解析解
  • 简介:1989年11月6日至12月9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其四地区公司驻地--广州、湛江、上海、塘沽,分别召开了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工作会议。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各地区公司共44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时间共23天,有80人次在会上作了78专题报告,80人次在会议讨论中发了言。这是次集中各专业力量、充分发挥技术民主、共商我国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大计会议。本次会议有四特点:、领导十分重视海洋石油总公司系统由总地质师为首组成高技术团组参加会

  • 标签: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989年度 勘探开发工作会议 海洋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