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哈拉哈塘地区奥陶良里塔格组碳酸盐岩沉积后发生短暂暴露,形成了古喀斯特地貌,岩溶古河道有利于形成高产油气藏,但其复杂性带来了较高的勘探风险。综合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资料,优化古河道河床侵蚀深度自动识别、RGB混频三原色、振幅属性提取及地震反射结构分析技术,在该区奥陶碳酸盐岩中识别出6组明河河道和47条暗河河道。研究认为,储层发育与暗河系统类型关系密切,哈拉哈塘地区发育流入型、流出型和含水层洞穴型等3种类型的暗河系统,以流入型和流出型暗河河道系统为主,该类暗河系统是大规模缝洞体储层形成的主要方式,也是大规模油气富集区形成的基础,该类成因的储层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目标。该套碳酸盐岩岩溶古河道识别方法对喀斯特地区有利储层预测、油气富集区优选及勘探开发均具有示范意义。

  • 标签: 碳酸盐岩油气藏 岩溶古河道 奥陶系 哈拉哈塘地区
  • 简介:长昌凹陷是琼东南盆地东部具有一定勘探潜力的地区,新近三亚组为一套厚度巨大的海相砂泥岩地层,可分为2段,均是重要的储层。综合应用测井、重矿物、古生物、地震剖面等资料对物源进行对比与分析,在长昌凹陷三亚组共识别出5种主要的沉积体系:滨海、浅海、三角洲、半深海、海底扇。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长昌凹陷在三亚组沉积期是中国南海北部一个大型的坳陷型海盆,在古地貌、物源输入等2个地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大型海底扇,厚度大,物性好,沿中央坳陷带轴向展布。三亚组大面积海底扇的发育形成了长昌凹陷最大规模的优质储层,具有成藏的独特优势,其与构造叠合所形成的构造-岩性油气藏是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获得突破最现实的领域。

  • 标签: 海底扇 坳陷型海盆 物源体系 三亚组 琼东南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