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渤海某油田生产水处理系统管线腐蚀刺漏情况逐年加剧,需开展相关研究查找腐蚀原因,并对现场所用缓蚀剂A和防垢剂A的注入浓度和药剂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价,以此判断是否满足现场防腐、防垢需求,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本研究采用高温高压釜动态模拟评价实验装置进行缓蚀剂评价;采用EDTA滴定法进行防垢剂评价,并选取缓蚀剂B和防垢剂B作为对比药剂,进行现场所用药剂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缓蚀剂A和防垢剂A性能均分别低于缓蚀剂B和防垢剂B,证明管线刺漏原因为现场药剂不满足现场防腐和防垢需求,建议更换药剂。

  • 标签: 管线刺漏 缓蚀剂评价 防垢剂评价 药剂性能
  • 简介:某沙漠油田集气站高压生产总汇管在安全使用3a后,发现其管线下部发生了1处刺漏。为了找到刺漏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眼役环境、工艺流程、内防腐措施、腐蚀监测及管线运行工况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刺漏的形成与管线内介质腐蚀性大、工艺流程上存在U形弯、未设置内涂层、缺少腐蚀监测措施以及管线内壁污水静置时间长、未排污所致的淤泥沉降附着量大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刺漏产生的措施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集气站生产汇管的刺漏预防与控制提供借鉴。

  • 标签: 高压生产汇管 刺漏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集气站
  • 简介:在对某沙漠油田油系统2台生产分离器检验合格使用5a后的再停产检修期间,发现其罐内底部存在大面积腐蚀坑。腐蚀坑不规则分布在罐底焊缝和母材上,最深达12mm。为了找到腐蚀坑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从罐体结构、内涂层和牺牲阳极联合保护及使用环节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腐蚀坑的形成与水腔罐底污水静置时间长、淤泥沉降附着量大、内涂层和牺牲阳极联合保护失效以及排污周期长等因素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腐蚀进一步扩展的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相关压力容器的腐蚀预防与控制提供借鉴。

  • 标签: 生产分离器 腐蚀坑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介绍了运输罐的安全技术改进和管理改进方法。技术改进通过采取罐内涂装纳米增强防腐涂料的方法,降低了罐的腐蚀渗漏概率,降低了药剂对环境的污染概率,同时显著地提高了药剂罐的使用年限;管理改进通过完善现有的管理程序,并采用最新的监控技术和管理软件相结合,变静态的表格管理为动态的现场系统管理。提高了药剂罐的使用安全和应用效率。

  • 标签: 药剂罐安全 技术改进 管理改进 动态系统管理
  • 简介:几乎50%的清洁专业人员每天都会经历血液或粪便的泄露.像血液、粪便和呕吐物这样的生物污渍可能包含各种病原体.当人们在环境中移动时,他们会与不同的表面相互作用,病菌随之在各种表面移动.这种影响不仅对公共卫生而且对企业声誉的影响有可能是巨大的.人们最反感的是粪便(56%和76%)和呕吐物(44%和72%)等生物污渍带来的气味和混乱,超过对于垃圾(30%和32%)和食物带来的气味和混乱(3%和5%)的感受,这不足为奇.但气味和混乱所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不喜欢的范畴,还会影响到设施管理的声誉、业务成果,并导致对设施管理和维护的投诉.

  • 标签: 气味 污渍 生物 消费者 表面相互作用 安全
  • 简介:简述了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5BM的理化性质和使用特点.为了让人们对荧光增白剂5BM的使用安全性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根据欧洲化学品管理局(ECHA)数据库的资料和其他相关信息,对荧光增白剂5BM的来源、分布、急性毒性、遗传毒性等毒理学数据,以及对人、动物和环境的影响作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 标签: 荧光增白剂5BM 毒理学数据 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半数致死浓度 安全性
  • 简介:基于无机富锌涂层优良的防腐性能和热传导性能。AP1000核电站钢制安全壳广泛采用了无机富锌涂层进行防护。通过对不同厂商的无机富锌涂层直线对接工艺研究,获得了一整套对接施工工艺,研究了接缝区域的力学性能并对两种涂层的颜色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实现了同一台安全壳设备采用不同厂商的无机富锌涂层对接施工,降低了工程建设中受单一涂层制约的风险。

  • 标签: AP1000 钢制安全壳(CV) 无机富锌涂层 直线对接T艺 色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