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观点分析了通过降低炉上温度减少造气过程中潜热损失的方法,对于降低合成氨造气煤耗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造气 炉上温度 挥发分 潜热
  • 简介:1前言常压固定层煤气发生炉(下称层燃炉)1889年就出现在德国,经过百年来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块煤加压、粉煤常压、加压水煤浆、干粉煤加压等多种先进的气化方式,特别是排灰方式由固态改为液态后,气化效率有了明显提高,可达90%以上;在众多气化方式中,粉煤常压气化方法生产的煤制合成氨(不含中国)曾一度占到世界产量90%左右。因相对较为成熟,国内也几度引进过该技术。目前,国内的气化方法很多,生产厂家可以根据中间产品的不同,基本上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气化方式。

  • 标签: 固定层煤气发生炉 气化条件 温度 气化方式 气化方法 生产厂家
  • 简介:a.小氮肥行业传统的仅依据煤气温度操作的方法严重滞后;b.排出灰渣温度测温点应规范位置;c.倡导推广测温炉箅,炉箅测温点位置设计十分重要;d.介绍如何依据炉底设备各测温点温度变化指导操作。

  • 标签: 炉箅温度测量 灰仓(灰犁)温度测量 下行煤气温度测量
  • 简介:我厂造所车间通过对“三低一高”等操作作法的反思,形成了目前的低炉面温度操作法。该方法通过停用二次风和下吹氮气,加大上吹氮气,增加下吹比例等手段把炉面温度由原来550-600℃降到现在350-400℃,虽然蒸气消耗有所上升,但单炉能力上升,煤耗大幅下降,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

  • 标签: 低炉面温度操作法 煤气炉 氮肥 造气 合成氨
  • 简介:为降低合成氨压缩机一段入口的半水煤气温度,根据后续产品的不同进而选择优化的冷却路线工艺,在不影响后续产品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后续产品不同品位的低位热能来达到节能,同时增加合成氨压缩机提产。节电的目的。

  • 标签: 半水煤气 降温 冷却路线工艺 节能 提产
  • 简介:用褐煤和碱制作的腐植酸粘结剂配湖南粉煤制作型煤,最初从湖南研制成功,并被合成氦行业工业化应用,到以湖南粉煤为基础添加部分北方粉煤为原料制作成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完全以北方粉煤为原料制作成功,并在合成氨造气工段试烧成功后迅速推广,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可是这个具有10多年经验的造气技术,仍然在众多公司表现的参差不齐,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

  • 标签: 造气工段 腐植酸 制作 型煤 控制 工业化应用
  • 简介:3.8上行低、下行高、灰仓低3.8.1原因(1)下吹用量较大所致。此种炉况火层更为集中,极易致使炉子结疤,此时,由于过量的下吹蒸汽下吹时间的控制火层向下集中,产气量随着炉温的提高而提高,

  • 标签: 调节控制 炉况 造气 产气量 火层
  • 简介:从可监测三处温度入手,分析了十二种造气炉温度情况的操作,控制,工艺调节方法。为造气工艺调节人员及微机调优程序提供思路。

  • 标签: 造气生产 操作 调节 优化 温度
  • 简介:本文提出利用微机编程的灵活,改变传统造气炉制气程序,自由变更制气工艺,增加控制机功能,从而达到增产降耗目的尝试。

  • 标签: 造气顺序控制程序 造气炉 PLC机 化肥厂
  • 简介:从结构和油路两方面简要介绍系统的节能,分析噪声产生的原因并部分列举了几项降噪措施

  • 标签: 匹配 损失 振动 降噪
  • 简介:本文介绍小氮肥行业为节能降耗,在较少投资情况下,造气炉采用自动加焦控制装置的改造及运行情况,使造气炉单炉发气量提高10%以上,利用现有造气厂房高度,不改变厂房结构的情况下,实行自动加焦。

  • 标签: 合成氨 造气炉 自动加焦控制系统 机电一体化 应用
  • 简介:块煤焦固定床间歇气化造气的工艺技术,因其独有的反应床层温度特点适应我国块煤焦资源利用,在我国蓬勃发展半个多世纪了。虽然流化床、气流床工艺技术以及其它各种连续气化工艺像雨后春笋般地在全国各地冒出来,但在一些煤焦资源充分但资金不充裕的地方,固定床间歇炉仍在建设中。一些已新建流化床、气流床及其它连续气化床的工厂,原有的固定床仍在不停息地工作着。块煤焦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技术,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块煤焦固定床间歇气化造气 流化床 气流床 连续气化 炉况优化控制 造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