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由吉化集团公司精细化工技术中心开发的ABS抗氧剂颗粒化助剂包技术通过中油公司组织的专家验收。颗粒化添加剂可解决助剂粉末直接使用带来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克服了母粒技术中载体树脂与被添加树脂不一致而导致的性能下降,已成为未来助剂的发展方向。

  • 标签: 通过验收 颗粒化 抗氧剂 ABS 助剂 技术中心
  • 简介:当前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药用塑料包装容器将是快速发展时期,其中盛装药品片剂,胶囊用的高密度聚乙烯瓶HDPE,聚丙烯瓶(PP),将会取代低质的黄园玻璃瓶的落后包装,规格多在15毫升到150毫升范围内。而药品口服液类塑料瓶在“十五”期间到2010年,其用量将大幅谋产长,规格由100毫升至200毫升,材料主要为聚耐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碳酸酯(PC)类,产量由“八五”未的30%增加到60%以上。药品包装企业都在抓住目前发展的大好时要,引进或增加国内外的中空容器设备,扩大再生产,来满足药品包装市场的需求,本文提供塑料中空容器设备的有关选型参数、合理选择注射吹塑设备生产药用塑料瓶,并在此设备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容器生产的工艺条件。

  • 标签: 药用塑料瓶 注射吹塑设备 选型 技术参数 成型 工艺
  • 简介:分析影响注塑制件内应力的主要因素,针对造型设计、注塑机选用、模具设计、机械加工、注射成型工艺条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指出热处理是降低或消除注塑制件残余内应力,使其内部结构加速达到稳定状态的一个有效措施。

  • 标签: 注塑制件 内应力 因素 成型工艺 热处理 残余内应力
  • 简介:塑胶包装材料在世界塑胶的应用范围中名列首位,约占三成左右。虽然受到环境污染的问题困扰。塑胶材料在包装业的需求增长依然迅速,美国Freedonia的数据指出,近五年美国塑胶包装的年均增长为3.4%。目前,各国争相研究高性能和功能的塑胶包装材料,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的材料计有多功能保鲜、无菌(抗菌)、高阻渗、选择透过、耐热、除臭、形状记忆、防锈、能再封、易开封等,其中以多功能保鲜、无菌和高阻渗材料的发展最为迅速。此外,近年不断研究开发的纳米复合包装材料,亦深受业界的关注。

  • 标签: 塑胶包装 发展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 需求增长 包装业 美国
  • 简介: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长期高企,致使塑料的价格反复樊升(原油为塑料的主要生产原料),因此而累及以塑料为产品的生产厂家;另外市场需求增加,供应量少也是原因之一。

  • 标签: 原油价格 生产成本 生产厂家 供应量 产品 国际市场
  • 简介:通过混合焓法预测并用相差显微镜表征了PSU与PES-C合金体系的相容性,表明二者为相容合金体系。合金膜中聚合物的组成影响PSU与PES-C间的相容性,进而影响合金膜的结构和性能。随合金体系相容性的降低,膜的平均孔径显著增加,水通量增大而相应的截留率降;研究表明,改变PSU与PES-C间的相容性是调节膜结构、提高膜性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聚砜 酞侧基聚醚砜 合金膜 相容性 膜结构与性能
  • 简介:介绍双螺杆挤出机各种规格的螺杆元件及3种螺杆组合,分析了不同螺杆组合方式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6(GFRPA66)挤出工艺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设计出一种适合于GFRPA66加工的螺杆组合方式。结果表明,通过适当的螺杆组合可改善GFRPA66的挤出工艺,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 标签: 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玻璃纤维 尼龙66 增强增韧 挤出工艺 力学性能
  • 简介:主要研究了用刚果红法测有机锡热稳定剂对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共混物的脱氯化氢的影响。重点探索热塑性聚氮酯在不同有机锡稳定剂作用下对共混物脱氯化氢的影响,同时还比较了硫醇和非硫醇两大有机锡体系的稳定作用。此外,还探索了有机锡与金属皂稳定剂和环氧大豆油并用对共混物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共混体系中,热塑性聚氨酯在聚氯乙烯脱氯化氢过程中不仅起简单的稀释作用,还能促进聚氯乙烯分解。热稳定剂有效地抑制共混物中聚氯乙烯脱氯化氢的速度,在所选的三种有机锡稳定剂当中,硫醇系要好于非硫醇系。以395A和T-137作用效果最好。DBTL和CaSt2、环氧大豆油复合,都具有协同作用。

  • 标签: 有机锡 热稳定剂 刚果红法 热塑性聚氨酯 聚氯乙烯 氯化氢
  • 简介:用自制的含有蒙脱土,纳米二氧化硅,纳米碳酸钙的改性剂与聚碳酸酯混合,通过锥形量热仪测试了聚碳酸酯合金的阻燃性能。结果发现合金的热释放速率、质量损失速率、生烟速率等均显著降低.燃烧时间增加,说明改性剂对聚碳酸酯具有阻燃性。通过分析材料的燃烧性能,探讨了其可能的阻燃机理。研究表明乳液聚合法制备的含有无机粒子的复合材料对聚碳酸酯是一种阻燃效能高、环境友好且实际可行的阻燃体系。

  • 标签: 聚碳酸酯 核壳结构 层状结构 无机粒子 阻燃性能 改性剂
  • 简介:通过界面改性,制备了以CaCO3为核,马来酸酐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POE-g-MAH)弹性体为壳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PoE-g-MAH/CaCO3三元复合材料。由于“核-壳”结构的形成,弹性体和CaCO3表现出协同的增韧作用。在相同的POE-g-MAH含量时,与未经表面处理的CaCO3相比,表面处理的CaCO3由于与弹性体形成粘结更强的界面,使得三元复合材料的“脆-韧”转变提前。

  • 标签: 协同增韧作用 “核-壳”结构界面粘结聚烯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