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大和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层分散CuCl/分子筛吸附分离CO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是利用吸附技术在江苏丹化集团醋酐公司建成了以水煤气为原料、每小时产1700m~3CO的大型工业化装置,CO吸收率>85%,CO纯度>98.5%,为我国羰基化工开辟了一条提供高纯CO的新途径。

  • 标签: 二等奖成果 分离技术 发明二等奖
  • 简介:一、高纯工业氧化镁(1)氧化镁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西方先进国家96~99%以上高纯氧化镁用海水卤水制取,第二种是不发达国家生产93~95%的氧化镁用高污染的白云石和菱镁矿制取。我们研究和开发生产99%以上高纯氧化镁是从蛇纹岩化学湿法制取。它的投入生产解决了国内外两大技术难题,第一解决了用白云岩和菱镁矿生产氧化镁分离CaO的难题,也解决了用海水卤水生产高纯氧化镁分离B2O3的困难。同时也克服了当前国内外生产氧化镁高投入、高成本、长周期、低效益的缺点。用蛇纹岩生产99%以上高纯氧化镁解决了我国几十年来用白云石和菱镁矿生产低品级氧化镁长期徘徊的局面,给我国镁盐生产增加了光辉的一页,该项目的成功投产填补了本领域化工生产的一项空白。

  • 标签: 高纯氧化镁 技术成果 自主创新 工业 吸附剂 化工生产
  • 简介:简要介绍了杭氧新开发的BXND-500变压吸附制氧设备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配套组成及平面布置情况。该设备具有吸附器尺寸最小、进口切换阀门寿命长、除水系统工作可靠等特点,同时,碳分子筛、阀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需从国外进口,这也是国产化的课题。图6表3。

  • 标签: 变压吸附 制氮设备 性能 介绍 碳分子筛 切换阀
  • 简介:一、前言磷系水质稳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用单一的聚磷酸盐(如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为水质稳定:2.用无机磷酸盐(如磷酸氢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三钠)与锌盐复合的水质稳定:3.有机磷酸盐(如羟基亚乙基二磷酸、氨基三甲叉磷酸等)与低分子水溶性聚合物(如聚丙烯酸、丙烯酸-丙烯酸脂共聚物、水解聚马来酸酐等)的出现,所构成的有机磷酸盐、聚合物及唑类复配的水质稳定。虽然有机磷对钙离子、镁离子等金属离子具有优良的鳌合能力,但有机磷的相对分子量小,

  • 标签: 水质稳定剂 研究和应用 磷系 环保型 有机磷酸盐 水溶性聚合物
  • 简介:以异佛尔嗣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醚三元醇(GE310)为基本原料,选用乙醇和异丙醇混合溶剂.实现亚硫酸氢钠对异氰酸酯的良好封端.合成了热反应水性聚氨酯。使用该聚氨酯对羊毛织物进行防缩整理,毡化收缩丰达到国际羊毛局规定的机可洗标准。

  • 标签: 水性聚氨酯 亚硫酸氢钠 封闭 羊毛织物 防毡缩
  • 简介:从网络形式、控制处理机、应用操作站、组态形式和系统环境,对I/ASeriesV8.0与I/ASeries50系统不同之处进行了详细比较,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SERIES V8.0 SERIES 50 网络 控制处理机
  • 简介:本文是对日本“触媒化成”的NC-1000催化和AKZO的FPC-2LD催化及两者掺混的催化性能在小试流化床裳置上进行考评,找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生产装置上采用掺混催化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氧氯化 催化剂 掺混 触媒 小试 生产装置
  • 简介:文章介绍了采用碳分子筛的新颖变压吸附流程,能从空气中高效地制取高纯氮。由于该流程克服了一般变压吸附流程的缺点,能够制取含氧量为40ppm的产品氮。图8。

  • 标签: 碳分子筛 变压吸附流程 制氮
  • 简介:通过对日本“触媒化成”的NC-1000催化刑和AKZO的FPC-2LD催化荆及两者掺混的催化荆性能在小试流化床装置上进行考评。找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生产装置上采用掺混催化刺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催化剂 试验研究 D型 氧氯化 应用 最佳工艺条件
  • 简介:自1989年,杭氧从德国林德公司引进变压吸附技术,以后又通过对日本、英国等国大型空分公司技术的积极消化吸收,使本公司的变压吸附设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结合我公司独家生产的斯特林技术的有利条件,开发了具有杭氧特色的变压吸附液氮设备新流程,即变压吸附(PSA)+斯特林制冷机(ST)的组合流程。继出口朝鲜的一套KDN-10Y变压吸附液氮设备后,我们又承接了一套KDN-25Y变压吸附液氮设备

  • 标签: 变压吸附 吸附液氮 液氮设备
  • 简介: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通过冷冻一乙醇置换法制备多孔淀粉,并进行了表面形貌分析,考察了不同制备工艺对多孔淀粉吸附能力的影响;通过对甲基蓝水溶液的吸附实验,研究了吸附时间、温度和甲基蓝初始浓度对多孔淀粉的甲基蓝吸附量的影响,以及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当淀粉与水的质量配比为10:100时,制得的多孔淀粉表面成孔情况以及吸附性能达到最优;多孔淀粉对甲基蓝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在60min左右逐渐趋向平衡;在15-35℃的吸附温度范围内。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0-300mg/L的甲基蓝初始浓度范围内,吸附量经历先增大,后接近饱和的变化过程;拟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更能描述多孔淀粉对甲基蓝的吸附过程。

  • 标签: 多孔淀粉 吸附 甲基蓝 动力学
  • 简介:废报纸作为一种富含纤维素的废物,因其量大且价廉易得,可以进行资源化利用。本文综述了废报纸在吸水树脂和染料吸附、金属离子吸附、活性炭和碳化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促进废报纸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发展。

  • 标签: 吸附材料 废报纸 纤维素
  • 简介:前言变压吸附(PSA)因能耗和成本低,因而已成为气体分离的一个热点。变压吸附循环的基本步骤通常包括加压、高压吸附、平衡、逆流换气和吹除。PSA流程已广泛应用于氢纯化、空气干燥和空气分离。在前两种应用中,由于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平衡吸附等温线不同,因而发生分离。为了预测

  • 标签: 变压吸附 循环时间 动态控制 单位产品 再生 吸附等温线
  • 简介:本文回顾了空分设备用立式径向流吸附器的应用历程,介绍了立式径向流吸附器结构及其特点,讨论了单层床和双层床的选择问题,针对目前的立式双层床径向流吸附器结构,从设计和制造角度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和发展方向,并展望了立式径向流吸附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径向流吸附器 双层床 结构优化 气流均布 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