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地质勘察,查明路基土的性质,设计对处理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用水泥土加固方案,效果较好。

  • 标签: 路基 地质条件 效果检验
  • 简介:详细介绍了可倾瓦径向轴承顶部间隙的各种测量方法,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劣后,笔者提出了可倾瓦轴承顶部间隙及内径测量的新思路:(1)压铅丝法的改进,即轴承压盖参与压铅丝,避免了铅丝可能被过度压缩而损坏瓦块巴氏合金层;(2)设计专用测量器具,即新三点内径千分尺解决可倾瓦径向轴承内径及顶部间隙的测量问题。

  • 标签: 可倾瓦 轴承 内径 顶部间隙 新三点内径千分尺 测量方法
  • 简介:碳酸钠分子式为2Na2CO3·3H2O2,呈白色松散颗粒或粉末状固体,广泛作为家庭及工业用漂白剂、洗涤剂、氧化剂。亦用作造纸、纺织等行业的漂白剂,公共设施的清洗剂、金属表面的处理剂。医药用消毒剂以及气味消除剂等。把碳酸钠作为添加剂用到彩漂洗衣粉中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据统计,仅用作洗衣粉添加剂一项,年需求量50kt~100kt。传统工艺流程较长,需要多次冷却降温,消耗能源,操作繁琐。而目前产量只有5kt左右,因此,碳酸钠是一种很有发展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为满足市场需要,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碳酸钠的制造工艺及影响因素,改进了传统低温结晶的方法,得出优惠工艺条件。

  • 标签: 过碳酸钠 工艺 原料配比 活性氧 产率
  • 简介:文章对溶液法制氯乙氯(CPVC)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影响过氯乙烯产品质量指标的工艺参数,比较了不同条件下过氯乙烯产品的热分解温度,通过实验确定了较适宜的工艺条件,提出实际生产装置中可以优化的工艺参数。

  • 标签: 溶液法 水析 热分解温度 过氯乙烯
  • 简介:通过在过碳酸钠生产中加入内,外稳定剂,合成了高稳定性的碳酸钠,并确定了最佳操作配方,当60mL水中溶解15g无水碳酸钠时,在MgSO4+Na2SiO2加入量为0.02309g+0.07698g,EDTA+三乙醇胺加入量达到0.007698g+0.0054g,原料配比H2O2:Na2CO3为1.6:1,盐析剂加入量9g时,收率达80%以上。

  • 标签: 高稳定性 过碳酸钠 工艺 研究 活性氧 含量
  • 简介:传统的最大件周期收益法具有计算过程较繁锁、工作量大和没有考虑可接受报酬率的缺陷。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步到位算法和考虑报酬率算法。改进后的算法简单、易于掌握,优化程度较理想且经济上可行。

  • 标签: 订货方法 报酬率 |
  • 简介:宁波市区的售业发展很快,目前已存在多种业态。文章对这些业态一一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结构作了深入地分析。

  • 标签: 零售业态 结构 商业竞争
  • 简介:本文回顾了空分设备用立式径向吸附器的应用历程,介绍了立式径向吸附器结构及其特点,讨论了单层床和双层床的选择问题,针对目前的立式双层床径向吸附器结构,从设计和制造角度提出了一些优化措施和发展方向,并展望了立式径向吸附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径向流吸附器 双层床 结构优化 气流均布 应用前景
  • 简介:磷酸和碳酸钾为原料,经中和、聚合一步法制备三聚磷酸钾。研究了反应物配比、中和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产品质量分数≥93%。

  • 标签: 过磷酸 碳酸钾 一步法 三聚磷酸钾
  • 简介:通过实验,表述了氯化铜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其实际态化对氧氯化反应的影响。

  • 标签: 催化剂 流态化 氧氯化反应
  • 简介:分析了多模腔注塑模具分流道的平衡性,探讨了浇注系统的影响因素以及浇注系统平衡的控制与调节。结果表明:同模多腔模具道非平衡排布时,可通过调节浇口的长度及截面尺寸来补充道长度的差异而引起的不平衡;而对于异模多腔模具,应将模腔容积作为调整系数,依此来设计道的长度、浇口的长度及截面尺寸。

  • 标签: 平衡控制 注塑模具 分流道 多模腔 机械 浇注系统
  • 简介:气、液旋分离过程是气、液两相的三维强旋运动,以漂移流动模型和颗粒轨迹方程为基础。采用欧拉-拉格朗目方法建立一种新的气液两相流动机理模型,该模型可以用来直接计算气液旋流分离器内部场中连续相、分散相(液滴)的速度分布情况,通过计算能够预测旋流器内部浓度分布情况,并通过对影响气液分率效率的主要原因一出口气体中的液滴夹带情况进行分析计算,预测旋流器的分离性能。

  • 标签: 气液两相流 旋流分离器器 漂移流动模型 颗粒轨迹模型
  • 简介:北京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载衡.利用氧化原理首创的“燃煤锅炉无添加剂脱硫除尘脱氮氧化物技术”.实现了除尘、脱硫、脱硝一体化。这一技术无废水和废渣排放.脱硝率大于90%%.除尘牢大于99%%.一氧化氮基本消除。该技术已通过中试、评审和测试。

  • 标签: 技术实现 脱硫脱硝 脱硫除尘 一体化 零排放 环境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