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根在城市绿地地下碳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用土芯法和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对福建省福州市区内城市绿地的根现存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片林的根生物量在1.15~2.60t/hm^2之间,低于草坪的根生物量(1.34~4.45t/hm^2),总体上也低于多数亚热带天然森林的根生物量.2)根垂直分布总体规律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城市草坪上层根生物量与下层根生物量差异大于城市片林.城市草坪土壤中79%的根集中于表层土壤(0—10cm),10~40cm土层中的根生物量仅占20%,而各城市片林中仅有50%左右的根集中于土壤表层0~10cm,10~30cm深度的土层中的根生物量占30%,40~60cm的土层都仍有20%的根存在.3)采用根长度、直径建立双因素模型,对城市绿地根生物量均有较好的拟合结果,但城市片林的模型拟合效果(R^2〉0.85)优于城市草坪(R^2为0.59~0.79).鉴于草坪具有可观的根生物量,其对城市土壤地下碳过程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今后还需进一步引入其他变量优化其根拟合模型.

  • 标签: 城市草坪 城市片林 细根生物量 细根直径 细根长度
  • 简介: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预测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增温1.1-6.4℃。大量研究表明,温度升高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上和地下生态过程,有关全球变暖对地上部分的影响在过去十几年已有许多报道,而到目前为止地下部分,包括根系、土壤等了解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根是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土壤碳输入以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关键环节,对调控生态系统碳平衡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土壤微生物活性 形态特征 杉木幼苗 细根 增温 森林生态系统
  • 简介: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增温和养分有效性对根生物量的影响,对于理解林木养分吸收、生产力和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镇国有林场内设置土壤增温和氮沉降双因子试验,研究杉木幼树不同月份根生物量的变化,结果发现:1)土壤增温、氮沉降分别对总根生物量有显著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土壤增温与氮沉降的交互作用对总根生物量则无显著影响。2)增温对4月、7月、11月份根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增温对根总生物量的抑制效应以7月最大;氮沉降对7月和11月根总生物量有显著影响,7月份的促进作用大于11月份。3)土壤增温对0~1mm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大于1~2mm根,表明0~1mm根系对增温的响应更加敏感。4)土壤增温对表层0~10cm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大于较深层的根生物量;而氮沉降只对表层土壤根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土壤增温和氮沉降均能显著改变细根的垂直分布。结论表明,土壤增温显著抑制根生物量,而氮沉降显著促进根生物量,并引起根生物量在不同径级、不同土层分配格局的变化,从而可能对杉木适应性和生长产生影响。

  • 标签: 土壤增温 氮沉降 杉木 细根生物量 垂直分布
  • 简介:全球变暖愈演愈烈,IPCC(2013)报告指出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增幅可能超过1.5-2℃[1],许多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的地上和地下生态过程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温度升高的影响[2]。根系分泌物是植物地下碳输入的重要渠道,每年的碳输入可占光合产物的5%-21%[3],因为大多数根系分泌物可以被微生物直接利用,它是驱动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主要有机碳源[4]。

  • 标签: 森林生态系统 全球平均气温 有机碳源 杉木根 根系分泌物 全球变暖
  • 简介:通过对34年生木英红豆人工林根生物量、季节动态与垂直分布进行为期3年(1999~2001)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荚红豆人工林根生物量为(3.01±0.47)t/hm^2,其中活根生物量为(1.70±0.77)t/hm^2,死根生物量为(1.31±0.52)t/hm^2.活根和死根生物量不同季节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年际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活根生物量一般在3月份出现极大值,11月份出现极小值.死根生物量峰值出现在9~11月份间,最低值一般出现在3月份.活根和死根生物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下降.

  • 标签: 木荚红豆 细根 季节动态 垂直分布
  • 简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根系创造了一个能够促进自身生长发育的适宜的根际环境,是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保障之一。植物根系除了吸收营养元素外,还不断地向根际环境分泌大量化合物[1],这些由根系不同部位分泌产生的无机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统称为根系分泌物[2]。植物根系的分泌作用是其适应胁迫环境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根系分泌作用,植物与根际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3]。由于大多数根系分泌物能被微生物直接吸收利用,它是驱动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有机碳源[4]。

  • 标签: 根际环境 植物生长过程 米槠 分泌作用 有机碳源 森林生态系统
  • 简介:尝试用不同方法构建洪河自然保护区湿地植被乌拉苔草(Carexmeyeriana)的光谱植被指数,建立水上鲜/干生物量光谱估算模型,并比较了不同模型的反演精度。通过实测不同覆盖度和水深状况下乌拉苔草的冠层高光谱反射率与水上生物量的数据,采用光谱可见光-近红外波段及其微分光谱波段(350—1050nm)逐波段构建FNDVI、FRVI、FDVI、FDNDVI、FDRVI、FDDVI植被指数,分别找出与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具有最佳相关性波段组合的植被指数,建立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最佳估算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反射率光谱植被指数(FNDVI、FRVI、FDVI)模型和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NDVI、FDRVI、FDDVI)模型的反演精度。结果显示,微分光谱与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比反射率光谱好;微分光谱植被指数与乌拉苔草水上生物量的相关性比反射率光谱植被指数好,尤其以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RVI与FDNDVI建立的二次函数模型反演乌拉苔草的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的效果最好,精度分别达74.9%、71.4%,其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744和0.0262,通过了P〈0.01极显著验证。这表明,采用微分光谱植被指数FDRVI、FDNDVI对乌拉苔草水上鲜生物量和干生物量的估算可以取得较高的预测精度。

  • 标签: 高光谱 乌拉苔草 生物量 植被指数 洪河自然保护区
  • 简介:为提高不动产登记质量和效率,优化营商环境,为百姓提供优质服务,从2017年末起,上海市实施不动产登记服务改革,通过对不动产登记、交易、纳税等的流程优化改造、系统升级和资源整合,实现不动产登记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审批效率明显提高、成果应用明显优化,得到了广大办事群众的好评。

  • 标签: 服务质量 优化改造 不动产 上海市 环境 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