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2 个结果
  • 简介:大兴农场是农垦建江管理局在第三次国土调査工作中确定的先行示范点,目前已率先开展工作。

  • 标签: 国土调查 农场 有序 管理局
  • 简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新时代国土资源管理基础性工作内容,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调查是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各地要充分利用城镇地籍、村庄地籍以及其他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查清城镇村庄内部各类用地状况。该举措对于全面评价土地利用潜力、开展土地存量挖潜和综合整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得益于国家近年来对城镇化发展的重视,各地积累的城镇村庄相关基础数据也更为翔实多样,在进行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调查时,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料,开展已有内容细化及新增内容补充等工作,有效减少外业调查的工作量。

  • 标签: 城镇地籍 土地调查 村庄 数据融合 土地利用调查 城镇化发展
  • 简介:国土调查办发[2018]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现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已按照《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国土调查办发[2018]3号)开展调查的地区,请依本方案,对调查成果予以调整和补充。

  • 标签: 国土调查 办公室 领导 印发 国务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2018年12月26日,大兴安岭地区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推进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梳理了前阶段调查工作,查找了问题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要求。大兴安岭地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邹永东主持会议,省国土调查办派专家参加会议。

  • 标签: 大兴安岭地区 国土调查 哈尔滨 办公室
  • 简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 标签: 土地调查 线状地物 土地利用现状 调绘 生态文明建设 自然资源管理
  • 简介:城镇村界线划定主要是参照二次调查成果中的“20”界线(城市(201)、建制镇(202)、村庄(203))、2016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的“20”界线、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地籍调查数据、土地管理数据等权属和用地资料,结合高分辨率影像特征划定城镇村范围界线,同时作为城镇土地调查和农村土地调查的分界范围线,保证城镇土地利用图斑和农村土地利用图斑的良好衔接,也是城乡一体化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城镇土地调查 线状地物 调绘 调查成果 土地利用 土地所有权
  • 简介:12月6日,鹤岗市国土资源局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召开了全市第三次国土调查新闻发布会。会上,鹤岗局党组成员、调研员任玉刚介绍了鹤岗市国土调查工作的历史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任务、时间安排、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鹤岗市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市政府出台了《鹤岗市第三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鹤岗市城镇村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国土、发改、财政、住建、农委、林业、环保等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提供了资金保障。

  • 标签: 新闻发布会 国土调查 鹤岗市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国土资源局 时间安排
  • 简介:本刊讯(记者焦思颖)近日,全国省级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会议在京召开,就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调”工作重要要求、扎实推进“调”工作进行具体部署。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陆昊出席会议并讲话。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广华主持会议。

  • 标签: 国土调查 办公室 与时俱进 主任 省级 自然资源部
  • 简介:2018年12月6日,鹤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鹤岗市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工作进展情况,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 标签: 新闻发布会 国土调查 鹤岗市 市政府
  • 简介:2018年12月21日,黑龙江省矿业联合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通过了2018年度工作报告,明确2019年八项重点工作。会长张文友主持会议。

  • 标签: 会员代表大会 黑龙江省 矿业 哈尔滨
  • 简介: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局)、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厅(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和2018年政府丁作报告“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要求,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决定2018年开展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现就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范围中央财政主要支持影响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核心区域、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点区域和生态系统受损严重、开展治理修复最迫切的关键区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及修复工作,相关省份可择优选择一个工程申报。相关工程如在前两批试点中申报过,可以按照党的十九大、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有关精神优化完善方案后再报。

  • 标签: 修复工程 生态保护 申报 山水 生态系统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 简介:11月19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实施方案》(简称《方案》),明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调”)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并对工作实施作出具体部署。

  • 标签: 国土调查 生态文明建设 利用现状 印发 办公室 国务院
  • 简介:颜色旋回变化是地质剖面中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可以直观地反映地层的粗略的气候信息,如果地质剖面出露良好,也可以直接被卫星影像记录。GoogleEarth卫星影像是地质工作者野外工作准备过程中重要的参考资料。通过实地走访甘肃省张掖市南台子村彩色丹霞和GoogleEarth图像的观察,尝试提取3040m剖面亮度(L^*)、红度(a^*)、黄度(b^*)颜色变化信息并与地层局部实测的碳酸盐变化对比,发现L^*值与a^*值基本呈反向变化。L^*值一般与碳酸盐含量有关,高L^*值对应高碳酸盐值,反映湿润环境,红色层对应低碳酸盐值,反映干旱环境。L^*值和碳酸盐含量变化以及a^*值的变化共同反映了气候的干湿交替。根据地质调查,剖面年代在1000~1400万年之间,大致反映了白垩世气候变化的框架,白垩早期气候旋回变化明显,并非一直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更为详尽的年代以及具体气候变化信息有待于后续的古地磁学与旋回地层学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白垩纪 卫星影像 Google Earth 古气候变化 丹霞地貌
  • 简介:国土是生产之要、生存之本、生态之源、自然之基。调查和掌握真实准确的资源国情.事关国计民生。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査,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全面摸清资源家底、加快推进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2018年9月,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聚焦自治区“大战略”,宁夏全面启动“调”工作,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作组织严密、调査重点突出、技术方法创新,调查进展快、成果质量高,是全国唯一受到国务院调办表扬的省区。

  • 标签: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国土调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经验
  • 简介:面向21世高中地理的思考袁书琪(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系)今年4月开始,面向21世的高中地理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由国家教委召集专家开始设计。目前,这项宏大的工程已经完成前期研究工作,对现行高中地理课程作出评价,提出新的课程构想、大纲指导思想...

  • 标签: 高中地理 福建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教学 地理教师 地理系 指导思想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根据机构设置、人员变动情况和工作需要,国务院决定,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调整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调整为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对领导小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相应调整。

  • 标签: 国务院办公厅 国土调查 调整 机构设置 土地调查 人民政府
  • 简介:根据已有研究的文献资料,对福建第四冰期时没有冰川活动进行论证.首先从早、中、晚更新世的化石研究资料,阐明福建地层古生物资料不支持“冰川说”;然后根据福建从北到南各地大量现存的第三以至古生代的喜暖孑遗植物,说明第四福建南北都没有冰川活动;再从福建的纬度和海拔2方面,证明福建第四不具备形成冰川的温度条件;最后指出所谓的冰臼,实为河水冲刷侵蚀而成的壶穴.

  • 标签: 第四纪 古生物化石 孑遗植物 冰川形成条件 冰臼 壶穴
  • 简介:广东南雄盆地广泛分布着白垩红色地层,厚5千多米,面积约1020km^2。前人普遍认为该套地层属山间盆地河湖相碎屑沉积,同时在湖底还沉积了大量钙质结核及多层泥灰岩。野外观察发现,地层中红颜色随层理/层次变化也发生深浅变化,说明地层的红色是与层理同期形成,属沉积阶段的原生色。所谓湖底沉积结核及泥灰岩实为红色古土壤层中的钙结核与钙板层。磁性矿物测量表明,地层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且相对含量较黄土一古土壤高得多,表明该地层是长期处于地表高温干旱氧化环境中形成。红色粉砂层和黏土层中发育的钙质结核及钙板层与古近系红黏土类似,属土壤淀积层,位于土壤黏化层下部。因此,南雄盆地白垩红层的“水成”只是局部或者短暂特点,总体是地表干旱氧化条件下经成土作用形成的红仁.土壤序列。

  • 标签: 南雄盆地 白垩纪红色地层 岩石磁学 赤铁矿 沉积环境
  • 简介:以14C测年为基础,构建了天湖山泥炭剖面的年代序列,通过对研究区泥炭腐殖化度与有机质的分析研究,发现两者呈现出很好的相关性,共同记录了研究区约9.5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出3个主要阶段:1)早期(9.5kaBP-6.3kaBP)泥炭腐殖化度最低,指示气候湿热,其中7.9kaBP-6.3kaBP为整个剖面腐殖化度最低值阶段,可能为研究区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全新世大暖期)阶段;2)中期(6.3kaBP~2.8kaBP)泥炭腐殖化度较低,指示气候温凉湿润;3)晚期(2.8kaBP以来),泥炭腐殖化度偏高,波动较大,指示气候温凉偏于.利用redfit红色噪声谱分析发现,有机质含量变化时间序列中存在948a、268a、342a的准周期,反映了中低纬度亚热带季风区气候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 标签: 泥炭 腐殖化度 全新世 古气候 福建天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