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灾害性天气现象。它发生既是一种加速土地荒漠化重要过程,又是土地荒漠化发展列一定程度具体表现。本文根据我团西部地表植被向悉性方向发展,土地沙化面积逐年增长,沙尘暴日趋频繁具体情况,分析了沙尘暴成因、危害,因地制宜提出五条对策:实行综合治理;加强沙尘暴科学研究;建立健全法规;增加投资力度;提高思想认识。

  • 标签: 沙尘暴 危害 治理 灾害性天气 土地荒漠化 成因
  • 简介:黑碳(Blackcarbon,BC)是土壤惰性碳库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黑氮(Blacknitrogen,BN)同样对碳封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化学氧化法研究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对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0~10cm)BCBN含量及储量影响。结果表明,5次采样年份,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BC平均含量分别为2.99~3.70g/kg3.52~4.36g/kg,储量分别为3.24t/hm^23.87t/hm^2;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BN平均含量均为0.12g/kg,储量分别为0.12t/hm20.11t/hm^2。方差分析表明,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土壤BCBN含量以及储量年际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BCBN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 标签: 黑碳 黑氮 杉木人工林 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
  • 简介:为了探讨泥炭沼泽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阻碍因素,研究了浸水冷冻处理对7种沼泽植物种子萌发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下,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种子都保持相对高萌发率,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parviflora)次之,而鳞苞针蔺(Trichophorumalpinum)种子却都未萌发;在浸水处理下,小星穗薹草(Carexangustior)、臌囊薹草(Carexschmidtii)山梗菜(Lobeliasessilifolia)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都显著提高,说明浸水处理能促进沼泽植物种子萌发。在浸水处理下,细花薹草(Carextenuiflora)种子萌发率最高,其次为小星穗薹草,臌囊薹草种子萌发率最低。浸水冷冻处理浸提液冷冻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沼泽植物种子萌发率、萌发速率,并显著延长了种子初次萌发时间。种子在浸水后遭遇冷冻环境可能是北方泥炭沼泽植物种子天然更新阻碍因素之一。

  • 标签: 种子休眠 萌发率 萌发速率 初次萌发时间 植物 泥炭沼泽
  • 简介:对长汀县2000年以来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生态补偿方式具体形式补偿客体;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各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结果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补偿部分缓解了因封山育林等措施对农户生计造成不利影响;实物补偿增强了主要参与农户物质资本,并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生计策略相对稳定纯收入;政策补偿主要使主要参与农户获得具有稳定产权山地资源;技术补偿产业补偿作用相对较弱.最后,为增强今后各类农户可持续生计,提出技术补偿、政策补偿产业补偿方式方面的具体对策.

  • 标签: 生态补偿 农户 可持续生计 水土保持 长汀
  • 简介:研究了纳帕海高原湿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质量影响,结果表明,天然沼泽浅水沼泽草甸,排水疏干后用于放牧草甸、垦后湿地相比,土壤有机质分别减少了4.33%、7.32%5.64%,全氮分别减少了0.1%、0.33%0.16%,除垦后湿地速效钾速效磷含量较高外,速效养分呈现有机质、全氮一样变化趋势,均随人为活动干扰加剧而不断下降,土壤酶活性中蛋白酶、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等肥力因子存在显著相关性.垦后湿地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较高,土壤质量改善,这与人为大量施用有机肥周围山上水土流失带下土壤养分汇集有关,但其湿地环境已完全转化为旱生环境,湿地功能丧失.综合土壤性质10项指标计算土壤退化指数表明,与天然沼泽比较,沼泽草甸草甸湿地均出现退化现象,垦后湿地环境完全改变,应及时进行保护恢复,退耕还湿.

  • 标签: 纳帕海 利用方式 土壤质量 退化指数 高原湿地
  • 简介:研究了2008年5~10月对废水中氮深度处理效果,采用Monod动力学模型对该人工湿地进行模拟并验证,分析进水中NH4^+-NNO3^-N含量与其去除率相关性以及COD/NIL4^+—N、COD/NO3^—N对降解系数影响。结果表明,①复合湿地组合形式对NH4+-NNO3--N去除率分别介于66.0%~77.1%46.2%~77.2%之间;(2)Monod模型对人工湿地中NH4+—_NNO3-—N去除率预测值与实验观测值吻合程度较好;③NH4+-NNO3--N去除率分别随着其在进水中含量增加而增大;④进水中COD/NH4+-N与凤Ht^+N呈负相关关系,而COD/NO3-—N与/(NO3-N呈正相关关系。人工湿地中硝化反硝化作用受到进水中NH4—NNO3-—N含量限制,氮去除率随着进水中NH4+—NNO3-—N浓度增加而增大。有机物NH4+—N在人工湿地中降解可能存在竞争氧关系,可利用碳源构成了反硝化作用限制因素。

  • 标签: 复合人工湿地 深度处理 Monod模型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各计划单列市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现将《国家林业草原局2019年工作要点》(见附件)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19年各项工作任务。

  • 标签: 林业 草原 国家 印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主管部门
  • 简介:泥裂在现代环境地质时期都很常见,是细粒沉积物浸水后出露于水面之上蒸发干裂而形成,泥裂出现说明沉积物曾出露于地表水面之上,地质时期常被作为干旱化或干湿交替环境标志。然而,泥裂可在沉积物出露水面之上很短时间内形成,泥裂本身并不足以反映其古环境,需结合沉积物特征分析。本研究详细阐述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丹霞红层中不同形式泥裂特征,与现代泥裂形成环境对比,结合红层环境意义磁性矿物特征,初步探讨地质时期红层中泥裂所代表古环境。泥裂表明沉积物曾出露于水面之上,红层形成稳定需要长时间处于透水性较好氧化环境;对红层中泥裂磁学分析可知,赤铁矿是其中主要磁性矿物,含量非常高,赤铁矿形成并稳定于干燥氧化环境;综合分析认为:红层中泥裂形成后长期处于相对干燥氧化环境,受水下还原环境影响时间较短。根据红层中泥裂代表古环境可以推断,太行山中元古界红层白垩系红层发育泥裂所在层位可能以长期干燥氧化环境为主。

  • 标签: 泥裂 红层 氧化环境
  • 简介:南海地区拥有大面积浅海和丰富热带生物多样性,支持着一个世界重要渔场,同时南海周边国家也是目前亚洲太平洋地区工业化经济快速增长中心,关系着东南亚及相邻地区政治经济稳定.由于受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巨大压力,南海湿地破坏严重,退化趋势明显.虽然南海周边国家过去都实施了相应海洋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然而由于缺乏区域协调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行动有效性.在对南海地区海岸湿地利用现状退化原因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南海地区海岸湿地资源保护与管理建议,以期能在双边或区域层面上共同协作,采取适当措施去扭转南海环境退化趋势.

  • 标签: 海岸湿地 退化 保护 南海
  • 简介:经济空间集聚扩散动力机制探讨何承耕(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工业化经济发展在空间结构上演变存在着对立统一两种趋势:集聚扩散。这两种趋势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集聚中意味着扩散,扩散中又含有集聚。从宏观上看,当经济向少...

  • 标签: 集聚和扩散 经济空间 动力机制 生产要素 市场机制 落后地区
  • 简介:一、新时代对能源矿产资源调查提出了新要求改革开放40年,是地质工作实现跨越发展、创造辉煌成就、作出巨大贡献40年。党十九大描绘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战略安排。新时代能源矿产资源调查工作既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资源保障,也要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基础支撑全方位服务。

  • 标签: 矿产资源调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 油气 全方位服务
  • 简介:民间信仰祠神是人们内心精神需求外化,信众群体及相应社会空间与地方祠神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辩证关系,是以祠神为标志纽带地方认同得以培育维系基础.本研究将宁波地区鄞县、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6县方志中记载与海洋相关祠神进行统计,分析海神信仰作为宁波沿海地方标志及其与在区域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人群融合关系.本研究认为,民间祠神“功能”是推动民间祠神传播扩散主要力量之一,并且是连结迁移人群本土居民共同心理诉求和维系地方认同重要纽带.

  • 标签: 地方祠神 地方认同 迁移人群 融合
  • 简介:11月12日,穆棱市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及管网项目通过建设用地预审。该项目位于穆棱经济开发区核心区,拟用地面积2.7622公顷,总投资0.47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彻底改变穆棱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排放现状,提高出水水质,解决开发区水污染治理问题,带来良好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对开发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建设用地 污水处理项目 穆棱市 预审 经济开发区 工业污水处理
  • 简介: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约有自然人工湿地96180km2,这些湿地按成因分为断层陷落积水成湿地,冰川湖湿地,地下水浅出湿地,灌溉退水湿地人工湿地.栖息着《湿地公约》规定水禽142种,占我国水禽种数54.8%,其中繁殖种类74种,占52.1%.列入国家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26种,占18.3%,占我国列入保护名录水禽种数50.0%.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2种,占8.4%;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84种,占59.2%.荒漠地区湿地对水禽迁徙、繁殖、越冬有着特殊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改变,尤其气候变干旱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荒漠地区湿地存在,对水禽物种多样性种群数量产生了强烈影响.应加强荒漠地区湿地保护.

  • 标签: 人工湿地 水禽 湿地保护 野生动植物 人类活动 公约
  • 简介:盐地碱蓬(Suaedasalsa)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湿地。2015年3月,在温室中,利用在天津市七里海湿地采集到盐地碱蓬种子,在1PSU10PSU盐度、0cm3cm水淹深度以及小动物践踏(以用玻璃棒随机点触土壤表面来模拟)(干扰)或无干扰条件下,研究盐地碱蓬幼苗出土率幼苗生长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盐度水淹深度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无显著作用,而践踏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有显著促进作用;相对于较低盐度,10PSU盐度对盐地碱蓬幼苗高度根长有促进作用;而水淹深度增加对盐地碱蓬幼苗高度根长有抑制作用;践踏使盐地碱蓬幼苗显著变矮根长缩短。

  • 标签: 盐地碱蓬 幼苗出土 幼苗生长 盐度 水淹深度 践踏
  • 简介:为了保护湿地,对湿地进行认证,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方法,研究湿地认证工作中必须适用法律原则法律制度,为湿地认证工作提供法律依据。研究表明:湿地认证作为中国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方法之一,尚无统一湿地认证法律规范标准,在法律理论研究及湿地保护实践中都是空白。湿地认证应当遵循原则是优先体现生态效益原则、弹性认定原则、综合性认定原则、申请与强制认证相结合原则可持续发展认证原则;在湿地认证工作中要适用公众参与认证制度、湿地认定补偿制度、湿地认证等级制度认证许可证制度。

  • 标签: 湿地认证 法律原则 认证制度
  • 简介:于2015年10月11日,在无锡太湖贡湖湾退圩还湖生态恢复工程区,采集苦草(Vallisnerianatans)、荇菜(Nymphoidespeltatum)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样品,将样品清洗、剪段烘干后,投入装有8L自来水实验池中。于2015年10月28日-2016年1月15日,分别在充气自然条件下,对植物腐烂过程中水质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植物腐烂过程中,水体中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其中,水体pH始终比较稳定,化学需氧量总磷含量在实验初期增大,而铵态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在腐烂过程中波动变化。荇菜苦草腐烂过程对水质指标的影响较大;在芦苇腐烂过程中,水质指标变化规律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充气条件对投入芦苇实验组水体各水质指标影响很小,对投入苦草实验组水体各水质指标影响显著。

  • 标签: 苦草 荇菜 芦苇 腐烂 植物种类 充气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为加强国家林业草原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林业草原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标签: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林业 草原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管理
  • 简介:通过闽东茶园黄红壤长期培肥定位试验,培肥处理包括:100%化肥(NPK)、50%化肥+50%有机肥(1/2NPK+1/2OM)、100%有机肥(OM)、100%化肥+豆科牧草(NPK+L)、50%化肥+50%有机肥+豆科牧草(1/2NPK+1/2OM+L)未施肥对照(CK),探讨了不同培肥处理对土壤总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量碳(MBC)影响。结果表明:1/2NPK+1/2OM+LOM等培肥处理下SOC、DOCMBC含量较CK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土壤MBC含量在2009年分别比CK增加了2.59、2.58、2.62倍,2011年增加了1.89、1.50、1.27倍。同时,不同处理茶叶产量比CK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尤以处理OM1/2NPK+1/2OM+L增幅较大,分别高达104.46%128.26%,并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而增产。此外,茶叶产量与MBC含量之间存在密切直线关系。因此,处理OM1/2NPK+1/2OM+L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碳总量,而且提高活性碳含量,为茶叶增产奠定基础。

  • 标签: 黄红壤 培肥处理 土壤碳组分 茶叶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