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2013《海洋测绘》刊载的论文情况,从海洋测绘学科发展角度,通过对各专业论文发表情况的统计分析,对海洋测量、遥感影像处理、海图制图等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要评述.旨在为广大测绘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海洋测绘 海洋测量 遥感影像处理 海图制图 论文分析
  • 简介:基于20111220126洪、枯季大潮北港上段河道水域的现场水文观测资料,以及1999、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10历史水文测验资料,分析潮流历时、流速、优势流和含沙量等水沙现状和变化特征,并探讨近年该水域水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目前北港上段河道水域落潮占主导优势;青草沙水库和长江大桥建成后,落潮优势明显增强,洪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减少,枯季大潮涨、落潮垂线平均含沙量增多;(2)流域径流量的季节性变化是造成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垂线平均流速洪季大、枯季小的主要原因;大型工程的建设是该水域落潮优势增强的主要影响因素;北港上段河道水域含沙量变化可能与近岸工程建设、入海泥沙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 标签: 水沙变化 优势流 大型工程 长江河口
  • 简介:以象山港海岸带为研究区域,利用1985,1995,2005和20154期TM遥感影像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8大类,通过计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以及土地开发利用强度综合指数4种指标模型,分析了象山港海岸带1985-2015土地开发利用的速度、结构、程度以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1985到2015象山港海岸带养殖用地及盐田扩张速度最快,动态度最高可达11.97%,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次之,但面积增幅最为显著,滩涂缩减速度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减少;(2)30间土地类型主要转变方向为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其次为林地转变为耕地;(3)信息熵逐时期增加,土地利用结构均质性不断加强,区域发展逐渐走向成熟;(4)各时期土地利用强度指数变化率均大于零,象山港海岸带土地开发利用强度不断增强。

  • 标签: 土地利用 开发强度 时空变化 象山港海岸带
  • 简介:Euphausiapacificisanimportantsourceofnaturalastaxanthin.StudieswerecarriedouttoassesstheextractabilityofastaxanthinfromE.pacificusingsubcritical1,1,1,2-tetrafluoroethane(R134a).Toexaminetheeffectsofmultipleprocessvariablesontheextractionyield,astaxanthinwasextractedundervariousconditionsofpressure(30-150bar),temperature(303-343K),time(10-50min),flowrate(2-10gmin-1),moisturecontent(5.5%-63.61%),andparticlesize(0.25-0.109mm).Theresultsshowedthattheextractionyieldincreasedwithtemperature,pressure,timeandflowrate,butdecreasedwithmoisturecontentandparticlesize.Amaximumyieldof87.74%wasobtainedunderconditionsof100bar,333K,and30minwithaflowrateof6gmin-1andamoisturecontentof5.5%.Thesubstantialastaxanthinyieldobtainedunderlow-pressureconditionsdemonstratesthatsubcriticalR134aisagoodalternativetoCO2forextractionofastaxanthinfromE.pacific.

  • 标签: 天然虾青素 四氟乙烷 提取率 亚临界 R134A 水分含量
  • 简介:针对2011《海洋测绘》刊载的论文情况,从海洋测绘学科发展角度,通过对各专业论文发表情况的统计分析,对海洋大地测量、水深测量、潮汐观测与水位控制、海洋遥感应用、海图制图、卫星定位与导航等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简要评述。旨在为广大测绘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海洋测绘 论文分析 学科发展
  • 简介:调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差比关系的运用,利用T/P和Jason-1卫星测高数据进行了南海北部潮汐状况的反演、分析。其中沿轨数据和交点数据的海面异常(SLA)样本标准差(STD)值计算表明,对于15资料而言,潮汐分析结果已基本一致。对3轨道改变后的T/P资料分析发现,运用差比分析的办法能使其分析精度有20%左右的提高,达到与15资料相近的分析效果。最后文章将近岸的反演结果与实测值作了对比,得出在大多数地区(除水动力复杂区域外),沿轨数据的反演水位与实测值的误差均值小于19cm,STD值小于14cm。

  • 标签: 卫星测高 调和模型 差比关系 海面异常
  • 简介:以典型渔村——舟山朱家尖岙村,分析渔村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社会变迁。利用空间转向作为研究该村社会变迁的切入点,观察渔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空间转向,展示基于外来渔工这支重要力量对典型渔村带来的变化,分析留守村民与外来渔工所进行的空间重构及空间冲突,揭示一个典型渔村由内外力所塑造的社会变迁。

  • 标签: 渔村 外来渔工 空间转向 空间冲突
  • 简介:以景观生态学相关指标为基础,定量分析了浙江省1990-2010围填海的空间格局,研究表明:(1)浙江省围填海总面积20间达108760ha,其中宁波市最大,嘉兴市最小;(2)各类用地斑块面积、个数、密度以及斑块面积变异系数差异明显,且地域之间差异显著;(3)不同地类用途的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台州市和宁波市指数较高,嘉兴市和绍兴市较低;(4)受相关地形条件、发展需要、人类活动等影响,浙江省围填海类型聚集度较高;(5)由于围填海面积、岸线长度、用地类型等存在差异,沿海6个地级市的围填海平均强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差异显著。

  • 标签: 围填海 空间格局 景观指数 生态学 浙江省
  • 简介:有不同规模的很多海底的山崩Liwan3-1气体地的海底的管道线路的峡谷区域被识别了。仍然有许多机会,海底的斜坡失败将发生,并且下列集体运动将介绍大风险给海底的管道。鉴于这,一个数字预言方法基于Eulerian-Eulerian二阶段的流动模型被介绍模仿潜在的海底的山崩的集体运动。滑动土壤和周围的水被Herschel-Bulkley流变学模型和牛顿的液体模型分别地模仿。骚乱用k-模型被模仿。与两个相比实验数据并且是结果,二阶段的流动模型显示出好精确性,并且它的结果是更多关门到实际状况;土壤和周围的水之间的动态联合能有效地被模仿,hydroplaning和头分开的现象能被获得。最后,潜在的海底的山崩的土壤运动作为一个例子被模仿,根据峡谷区域的地震侧面。结果证明hydroplaning发生在运动过程期间。二阶段的流动模型计算的刺杀距离是877m,它是27.1%比是大结果。然而,土壤的山峰前面速度是相对的小,与8.32m/s的最大的价值。是有一个简单、快速的过程的节目能被用于初步的评估,当二阶段的流动模型为一个精确评价是更适当的时。

  • 标签: 海底滑坡 动态特性分析 跳动 气田 两相流模型 模型模拟
  • 简介:Thetyphoon,asamaturetropicalcyclonethatdevelopsinthewesternpartoftheNorthPacificOceanwithhighwindspeedandheavyrainfall,isoneofthemostlethalandcostlyofnaturaldisastersforthedenselypopulatedcountriesofEastAsia.Itcanbeeasilydetectedbyspace-bornesensorsoperatedatmicrowave,visibleorinfraredbands(Liuetal.,2014).SyntheticApertureRadar(SAR)is

  • 标签:
  • 简介:根据塘沽海洋环境监测站从1991-2010,20的潮汐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得到天津平均每年发生近10的100cm以上的增水过程,天津沿海夏秋两季的最高潮位和平均潮位最高,且最大增水值多出现在夏秋两季,超过100cm的增水天数多集中春季和秋冬季,并从天文潮因素、气象因素、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以及地理因素等,总结了天津沿海风暴潮灾害的成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风暴潮灾害防范措施。

  • 标签: 天津 风暴潮 增水 统计分析 成因分析
  • 简介:对19986南海北部20天的海流和温度定点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该海域内潮的特征及其能量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内潮的主要成分为O1,K1,M2与S2分量,其中全日内潮(O1与K1)的能量占主要部分。观测期间,此四个分量的海流失量均为顺时针旋转,其潮流椭圆半长轴的最大值超过14cm/s。海水温度的变化显示出内潮存在准日周期振动,平均垂向振幅达到50m。观测到的内潮携带高能量且其活动存在不连续性,观测范围内,全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2kJ/m^2及3.5kJ/m^2,半日内潮的动能及势能密度的最大值分别达到1kJ/m^2及1.5kJ/m^2

  • 标签: 内潮 定点观测 南海北部 能量
  • 简介:2000以来,渤海海域每年都有赤潮发生,这往往使渤海沿海水域受其影响.卫星遥感技术和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图像,已经成功地用于识别和观测赤潮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然而,由于研究的水体、使用的遥感数据和建模方法都各不相同,因此需针对渤海海域的水体特点建立特定的赤潮反演模型.本文利用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和渤海海域实测叶绿素a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选择表达式(B10-B8)/(B13-B8)作为渤海海域赤潮反演的指标,相关系数达到0.7815,呈现显著相关结果.研究发现2014渤海海域赤潮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较为明显.其中渤海海域赤潮大规模爆发的主要原因归结于其半封闭型的地理形态导致的水交换不畅和沿岸径流的大量陆源物质输入,河流输入是陆源污染入海的主要来源.然后,本文利用云覆盖较少的GOCI遥感数据,建立了-个改进型赤潮指数的赤潮反演模型,并且证明了浑浊水域中描述赤潮的有效性.2014515日、26日和30日的每小时RI图像在-天中呈现出基本-致的赤潮变化,并且-天中渤海海域的赤潮面积变化非常明显,赤潮藻类优势种的垂直迁移可能是导致赤潮表面表达短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赤潮 渤海 MODIS GOCI 卫星遥感 日变化
  • 简介:基于广州及深圳海岛海岸带区域的1:2000航空摄影测量项目,对比分析A3航摄仪在有、无地面像控点情况下的空中三角测量精度.结果表明,无地面像控点的情况下,A3仍可满足海岛海岸带区域大比例尺成图的精度要求,且航摄效率高、成图周期短.本研究可为A3海岛海岸带区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航空摄影 A3航摄仪 空中三角测量 海岛海岸带 数字正射影像
  • 简介:志愿船观测是中国必须履行的国际义务。目前,中国海洋志愿观测船只呈逐年减少趋势,从过去的百余艘船只降至三、四十艘,并且从观测能力上也存在较多问题,比如观测手段比较落后、观测要素单一、观测资料缺乏。从根本上讲,志愿船运行机制缺乏有效的制度化保障,因此难以形成业务化能力,并且不能有效的履行国际义务。本文将对志愿船运行状态及发展进行论述。

  • 标签: 志愿船 海洋观测 船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