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利用1961—2009年苏浙沪地区144个气象站的观测数据和2008—2010年苏浙沪地区社会经济资料,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度、承灾体易损性及抗灾能力4个方面综合评估和分析了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风险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961—2009年苏浙沪地区高温致灾因子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浙江地区高温致灾因子危险性明显大于上海和江苏地区;孕灾环境敏感度指数呈北部和中部地区高、南部地区低的分布,高温灾害高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及浙北的平原和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和规模较大的苏浙沪核心城市多为高温灾害承灾体高易损性区,苏北和浙南相对欠发达地区多为高温灾害承灾体低易损性区、次低易损性区或中等易损性区;沪宁杭地区高温灾害的抗灾能力最强,对应的抗灾能力风险较低,而苏北地区和浙南山区高温灾害的的抗灾能力风险较高。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度、承灾体易损性和抗灾能力4个方面,苏浙沪地区高温灾害综合风险总体呈中南部地区风险高、北部地区风险低的分布,高温灾害高风险区和次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浙江大部及上海、苏南部分地区,高温灾害低风险区或次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和浙江沿海地区。

  • 标签: 高温 致灾因子危险性 孕灾环境敏感度 承灾体易损性 抗灾能力 风险区划
  • 简介:青海东部地区春小麦生长发育期内,自然降水亏缺,不能满足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是小麦因干旱而减产的首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青海东部地区气候生产潜力及影响生产潜力的限制因素。春小麦不同发育阶段降水亏缺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构建了春小麦干旱风险模型,对青海东部地区春小麦干旱风险进行评估、区划。

  • 标签: 青海东部 春小麦 干旱风险 评估
  • 简介:1交流和访问总体情况2015年12月15-17日,受WMO减灾服务处(DRR)邀请,国家气候中心张存杰研究员赴瑞士日内瓦参加了WMO天气与减灾服务司组织的减灾用户界面专家咨询组灾害与风险评估会议,并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WMO发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征分析及分类系统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报告的讨论。

  • 标签: 专家咨询 风险评估 用户界面 WMO 减灾 会议总结
  • 简介:本文以高速公路为区划对象,利用2004—2013年浙江省68个气象站常规观测资料、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及交通事故数据,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从致灾因子、承灾体及历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特征3个方面,构建了浙江省高速公路风险区划指标体系,并对浙江省高速公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进行了评估与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浙江省高速公路可划分为高、较高、中等、较低和低风险5个等级;高风险区路段占浙江省高速公路总长的13.49%,主要分布在杭景新高速建德段、杭瑞高速杭州至临安段、沪渝高速湖州段、申嘉湖高速湖州段、练杭高速德清至余杭段、长深高速杭州市段及湖州至余杭段、杭金衢高速衢州段、诸永高速东阳至磐安段、台金高速缙云段。高速公路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区划结果可为公路管理部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高速公路 ARC GIS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10月11—15日,WMOⅡ、V区协综合全球观测系统(WIGOS)减轻灾害风险(DRR)工作组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召开。在3天的会议期间(12—14日),主要交流和讨论了气象雷达、卫星资料对Ⅱ、V区协减灾防灾方面的作用。

  • 标签: 全球观测系统 灾害风险 工作组 WMO 会议简介 印度尼西亚
  • 简介:利用2014年7月Landsat8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对天津市津南区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基于RS技术提取的天津市津南区高精度土地利用分类,为气象灾害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运用GIS技术将2004—2014年天津市津南区的气象观测数据、地理环境和历史灾情等基础数据整合,采用层次分析法、风险指数法及综合加权法等方法建立了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载体脆弱性和灾害防御措施4个一级指标展开,建立了津南区各种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模型,绘制了天津市津南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天津市津南区气象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在人口密度大、工业产业密集及灾害防御能力薄弱的区域,如城区和大片农业种植区;而人口少和经济密度低的区域对各种气象灾害反应不敏感,属于气象灾害低风险区。

  • 标签: RS 土地利用 GIS技术 气象灾害 风险区划
  • 简介:致灾临界面雨量、洪水淹没范围及深度的确定是暴雨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的核心环节。本文以淠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统计方法与水文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雨-洪关系,得到致灾临界面雨量;基于FloodArea开展洪水淹没模拟,叠加承灾体信息,得到T年一遇洪水淹没风险评估与区划图。通过对2015年13号台风“苏迪罗”强降水过程的淹没反演,验证表明:无论是洪水淹没范围还是淹没水深,FloodArea模拟值与实况值均较为吻合。综合来看,淠河流域暴雨山洪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估结果较为合理;基于FloodArea模型在淠河流域具有较好的洪水淹没模拟效果,可用于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预警。

  • 标签: 暴雨山洪 FloodArea 风险区划 淹没模拟 淠河流域
  • 简介:利用雷电探测分析系统和地基闪电定位系统(LLS)资料,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11个镇(街)行政区域为评估单元,考虑人口密度以及经济发展因素,选取雷电灾害频数、地闪密度、人口密度、单位面积上的工农业总产值作为评估指标,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得到新会区的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新会区会城街道辖区具有极高的雷电灾害风险值;司前镇具有高雷电灾害风险值;大泽镇、古井镇、三江镇、双水镇、睦洲镇具有中等雷电灾害风险;其他镇雷电灾害风险值较低;无极低雷电灾害风险区。

  • 标签: 雷电灾害 风险 区划 层次分析
  • 简介:1会议概况及背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区域气候变化预估及其在影响和风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专家会议于2015年9月15—18日在巴西圣保罗召开,来自40多个国家的120名科学家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单位的8名专家受邀参加。

  • 标签: 区域气候变化 风险分析 会议简介 专家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应用
  • 简介:针对Notes系统在气象部门使用中频繁出现的一人兼顾多个账户,服务器空间频繁占满等问题,详细介绍通过配置自动转发规则、自动归档等技术手段,方便地解决了这两种问题,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 标签: NOTES 邮件 管理
  • 简介:1概况2016年4月5—8日,WMO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管理组在德国奥芬巴赫德国气象局总部举行了第14次会议(CIMOMG-14),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李柏作为CIMO管理组成员和CIMO管理组地基遥感与新技术组联合组长参加了会议。

  • 标签: 管理 会议简介 中国气象局 观测方法 地基遥感 气象探测
  • 简介:2016年6月27—30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曹晓钟副主任、李峰和张明一行3人对位于奥芬巴赫的德国气象局(DWD:DeutscherWetterdi—enst)总部、位于林登伯格的气候观象台(MOL: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Lindenberg)以及位于波茨坦的数据质量控制部门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质量管理体系 观象台 德国 数据质量控制 气象探测
  • 简介:1会议概况2015年12月10—13日,第2届中亚干旱区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与环境演变研讨会在德国慕尼黑市召开。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德干旱区生态与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科学院(CAS)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XIEG)与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TUM)联合承办,会议由中德科学中心、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

  • 标签: 可持续管理 生态系统 环境演变 干旱区 中亚 慕尼黑市
  • 简介:艰苦气象台站的管理问题是困扰基层艰苦地区气象事业发展的难点,基层艰苦台站工作好坏事关气象事业发展大局,没有基层现代化,就没有气象事业的现代化。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是推动气象事业发展方式转变,实施统筹集约发展的需求,也是建设“一流台站”,推进现代气象业务向基层延伸的需要。本文结合沱沱河气象站实际,分析了当前沱沱河气象站现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困难,并从提出了加强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优化基层台站人才成长环境,不断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强化以人为本理念,上下形成共同推进基层台站人才队伍建设和台站运行稳定的良好局面。

  • 标签: 沱沱河 艰苦台站 现状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