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7 个结果
  • 简介:陈欢欢在2007年1月26日《科学时报》撰文介绍,把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中到底在中国适用不适用?李民赞认为,不管用不用得起、合不合算,作为国家来说,要实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设新农村和城市化的目标就必须推进精细农业,农民买不起,国家就要想办法补助。

  • 标签: 精细农业 现代化 “十一五”规划 信息技术应用 城市化 新农村
  • 简介: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1°×1°再分析资料,对贵州2010年一次冬季暴雨极端天气的诊断分析发现:这次暴雨天气主要是因南支槽、准静止锋以及850hPa切变共同影响造成,其形成原因与贵州秋末暴雨非常近似,属于冬行秋令。对比分析本次降水过程中2个重要天气系统之一的南支槽与气候平均态的差异发现:本次过程中南支槽前的强偏南气流提供了有利的暖湿输送,不同于气候平均态的干暖输送;南支槽前偏南气流的水汽辐合、上升运动、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均明显强于气候平均态。另一个重要天气系统准静止锋具有2个主要特点:(1)锋区温度较高,锋面逆温层温度均高于0℃;(2)锋区表现为等θse密集区,锋区狭窄而陡峭,锋后低空逆温明显。在暴雨发生期间,静止锋是一个加强北抬的过程,在静止锋加强的过程中促使了水汽辐合、上升运动发展以及低层辐合等产生暴雨的有利条件发展。

  • 标签: 冬季暴雨 南支槽 准静止锋
  • 简介:农业气象测报工作的本次内容与以往实况关系密切,为此可将其观测、编报、报表制作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如果县站农气观测人员在平时输入基本气象数据、农气观测数据,通过微机编发AL报、AB报,把有

  • 标签: 观测人员 报表制作 农业气象 测报系统 气象数据 气表
  • 简介:基于1961—2015年贵州省81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资料,分析了贵州省夏季各月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及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为夏季最低值,7月和8月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穿衣指数的年际变化基本一致,其中6月第1候和第2候是贵州省夏季最舒适的候;空间分布上,夏季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整体上自西向东呈递增趋势,而穿衣指数由西向东呈递减趋势;舒适度空间分布表明,6月是贵州省夏季旅游的最佳月份,6月仅贵州省南部低海拔地区处于"较不舒适"等级,大部分地区处于"较舒适、舒适"等级,7月和8月"舒适"区域主要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区。

  • 标签: 旅游 舒适度 时空分布 贵州省
  • 简介:《气候与效益农业的关系》课题调研表明,效益农业发达的地区,顺天时地利,变气候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因此欲写本文,提供服务,推进效益农业的稳定发展。

  • 标签: 效益农业 气候优势 稳定发展 经济优势 地区 服务
  • 简介:在作者多年开展农业气候论证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开发的实践经验,指出了开展农业气候论证工作的必要性、可行性,论述了农业气候论证的原则,提出了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农业气候论证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步骤.

  • 标签: 农业气候 论证 农业开发
  • 简介:利用2008-2012年贵州省85个测站小时降水资料,对交通气象中的短时强降雨进行时空分析.并结合贵州省高速公路路网分布,分析对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贵州暴雨在2—11月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4—9月,且以5-8月居多,峰值在6月;近5年来,2008年发生频次最多,2011年发生最少;空间分布呈现的是南部和东北部多,其余地区较少,其中4个主要的高值中心位于省的安顺-黔西南、黔南和铜仁。低值区主要位于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低值中心较为分散;受其影响较多的高速分别是G60沪昆高速、G75兰海高速、G76厦蓉高速、G56杭瑞高速、S50花溪到紫云高速、S65晴隆到兴义高速,安顺到紫云高速.

  • 标签: 暴雨 时空分布 高速公路
  • 简介:本文分析了降雨、能见度、凝冻、高温等不同气象条件对贵州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危害,并就道路交通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的工程措施、政策管理及气象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同时就不良气象条件下公路保通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气象条件 公路交通 贵州 交通安全 条件影响 道路交通
  • 简介:1.1包含光抑制过程的作物生长模式的建立与验证在近期国内外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气孔导度、光合、蒸腾、光抑制、能量平衡等子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对描述上述子过程的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得到能反映光抑制过程的叶片光合模式,用Gaussian3点积分法将叶片尺度光合模式升尺度到冠层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光抑制功能的作物生长模型,并用冬小麦田间生理生态观测和干物质积累动态观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评价(图1)。(邬定荣)

  • 标签: 生理生态 农业气象 作物生长模型 光合作用 动态观测 干物质积累
  • 简介:200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作物模拟模式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方面,分别针对我同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北方农业干旱、北方农业低温冷害、华南寒害和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等)建立了灾害的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生态环境 监测预警体系 长江中下游 气候变化 模拟模式
  • 简介:1.1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通过对西南玉米和水稻干旱、南方双季稻低温、黄淮海小麦干热风不同灾害的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的研究,提出上述不同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气象指标和灾害分级指标体系,研发了可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基于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作物模式相结合的不同灾害的立体监测技术和动态评估的技术方法。该项目所研究解决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关键技术是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和灾害对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同时也是针对气象和农业部门的业务需求和决策服务的需求而展开的,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比较显著地提高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评估能力。(赵艳霞)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动态评估 监测技术 立体监测 生态 农业生产模式
  • 简介:2012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生态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3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部分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1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技术1.1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PyWOFOST模型在东北玉米估产中的适用性研究在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构建的遥感信息-作物模型耦合模型(PyWOFOST)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叶面积指数(LAI)为结合点、使用MODISLAI数据作为外部同化数据的中国东北玉米同化模拟模型。

  • 标签: 农业气象 生态环境 集合卡尔曼滤波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理论 东北玉米
  • 简介:1.1高时空分辨率数据融合模型研究本研究对基于MODIS产品(高时间分辨率、低空间分辨率)和Landsat卫星数据(高空间分辨率、低时间分辨率)光谱相似性、像元空间尺度和时间差异的数据融合模型STARFM进行如下改进:(1)将MODIS双向反射率数据校正为天顶方向,根据地表覆盖类型数据实现BRDF产品的缺测值填图;(2)利用滑动窗技术,计算得到MODIS和Landsat数据的最大相关系数,进而实现MODIS和Landsat数据的几何精度校正;在此基础上构建集成的数据融合模型框架(IntegratedSTARFM,ISTARFM),实现模型半自动化运行。该模型框架可以实现两类数据在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向上融合,为高时频、精细化冬小麦区域干旱监测服务。(王培娟)

  • 标签: 农业气象 数据融合模型 高时间分辨率 高空间分辨率 MODIS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