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固城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的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东(39°08′N,115°40′E,海拔高度15.2m),占地15hm^2,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直属唯一的国家级农业气象试验站,也是中国气象局农业气象试验站网的龙头站,在全国农业气象试验站中科研观测设施最为齐全。2004年固城站被选为中国气象局7个率先在全国气象部门开展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的野外台站之一,并明确要求固城站承担起7个生态气象观测站的示范和技术指导的责任。同时,固城站还承担着气象系统生态气象观测试验站网数据观测、收集、处理和分析的任务。2005年在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科研野外试验、常规监测和业务服务方面,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 标签: 观测试验站 农业气象 生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野外试验
  • 简介:1江西发展低碳工业的基础优势(1)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不断增强。以2009年GDP7589亿元为基数,增速只要维持在10%-13%,到2012年将突破1万亿元,从而进入全国GDP“万亿元俱乐部”行列。

  • 标签: 生态经济区 工业 低碳 鄱阳湖 经济发展 俱乐部
  • 简介:乐清是全国经济百强县,具有很高的经济发展活力。但乐清资源短缺,耕地面积紧缺,全面发展乐清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只能走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低污染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气候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乐清地处浙南沿海,气候资源丰富,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是解决能源紧缺的现实需要,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标签: 生态城市 气候资源 可持续发展
  • 简介:应对气候变化,江西在行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就是重大行动。2010年是江西全面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题中应有之义。江西省政协为了策应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部署,3—4月份组织部分常委、委员、有关专家学者及政府相关部门,就“发展低碳经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于5月8日召开省政协常委会议,专题民主协商。本刊现将调研总报告和5个委员大会发言汇集刊载,以飨广大读者,并以期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实施和项目规划提供参考。

  • 标签: 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 低碳 专题调研 项目规划 江西省
  • 简介:2016年6月27—30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曹晓钟副主任、李峰和张明一行3人对位于奥芬巴赫的德国气象局(DWD:DeutscherWetterdi—enst)总部、位于登伯格的气候观象台(MOL:MeteorologicalObservatoryLindenberg)以及位于波茨坦的数据质量控制部门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质量管理体系 观象台 德国 数据质量控制 气象探测
  • 简介:低碳城市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既有广泛共识与合作又有深层较量与博弈的大背景下,在我国政府大力倡导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低碳城市,对于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江西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 标签: 生态经济区 鄱阳湖 低碳 城市 行为特征 气候变化
  • 简介:为了加强短时临近灾害性天气预警报服务工作,长乐市气象局自2005年台风季起.利用手机短信发布平台,免费向地方各级党政领导、相关部门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发送重要天气预警信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指挥防灾减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和决策依据,通过近两年的服务,公益性气象短信服务深受服务对象的青睐,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将近年来长乐市局开展公益性气象短信服务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 标签: 短信服务 气象局 公益性 长乐市 灾害性天气 服务工作
  • 简介: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观测是生态学、气象学研究获得基础数据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基地,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气候及其相关的生物状况等有关因子监测,获取天气气候要素对生态系统的综合影响及其影响的结果,是不断提升对农业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交叉学科科学认知的需要。本文探讨了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建设背景与思路、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主要问题、站点选择的区域代表性、研究目标、功能定位、开展的观测内容和所用仪器、不足之处与未来规划,旨在为提高东北生态与农业气象综合监测和评估预警能力及合理进行试验站选址、开展生态气象观测,为生态建设提供气象保障等提供参考。

  • 标签: 东北地区 生态 农业气象 综合监测 建设思路 功能定位
  • 简介:鱼塘堤坝种植树木,既可以改善自然环境,又能起到固定堤坝和积累木材的作用,同时也影响着鱼塘里的小气候.这里主要探讨鱼复合系统的温度效应和不同林带结构对温度及鱼的产量的影响.一、测点设置测点设在江苏省江都县水产场,鱼塘为40m×150m的长方形,鱼塘两边有林带,走

  • 标签: 温度效应 复合系统 林带结构 江都 五排 降温作用
  • 简介:江西省7~9月伏旱、秋旱的出现,是影响我省油茶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立体栽培方式,可以降低林内近地层温度,增加林内湿度,加大日较差,从而达到改善油茶小气候、提高油茶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 标签: 油茶林 立体栽培 小气候 产量
  • 简介:对黔东南以杉木和马尾松为主的低效改造规划的案例分析表明,相对于维持现状的基线情景,低效改造的碳汇效益的有无或大小取决于现有基线林分状况、低改措施以及林分的经营目的。如果以培育长周期大径材为目标,即项目期内无主伐,则将有明显的碳汇效益;但是,如果以短周期工业原料或速生丰产为经营目标,即项目期内发生一次或多次主伐,则碳汇效益十分有限,甚至相对基线情景,生物量中的长期碳储量将减少;择伐可大大提高低效改造的碳汇效益。因此,要使低效改造产生较大的净碳汇效益,甚至纳入碳交易,应尽可能避免短轮伐期;如果必须要主伐,也应尽可能采用择伐方式,以提高碳储量的长期平均水平。

  • 标签: 低效林改造 碳汇潜力 情景分析
  • 简介:2007年12月30日,杰出的瑞典气候学家博尔特·伯(BertBolin)教授在斯德哥尔摩与世长辞,享年82岁。博尔特·伯首先是一个科学家,作为世界气候研究领域的先驱,他不仅在推动气候研究的国际发展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最早认识到日益增加的温室气体将造成严重后果的人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个游走于气候学界与社会政治领域之间的出色的“政治家”,

  • 标签: 科学事业 斯德哥尔摩 气候学 世界气候 温室气体 政治家
  • 简介:水资源问题是个全球性问题。水资源是生态发展的中心问题。“生态平衡”的提法应当说是相对的、阶段的。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地球上人类生存的环境,生态的发展,根据国内外有关方面专家的分析预

  • 标签: 生态环境 生态发展 全球性问题 生态建设 土壤退化 热带森林
  • 简介: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去审视人类社会,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正面临一个比“国家安全”更严峻的安全问题,即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性的生态灾难和环境危机正在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和安全,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变化和环境恶化问题警示我们,人类社会生存的支持系统正在退化,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正在动摇,

  • 标签: 生态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问题 人类社会 人类进步 国家安全 环境危机
  • 简介:1.1包含光抑制过程的作物生长模式的建立与验证在近期国内外对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气孔导度、光合、蒸腾、光抑制、能量平衡等子过程研究的基础上,对描述上述子过程的方程进行联立求解,得到能反映光抑制过程的叶片光合模式,用Gaussian3点积分法将叶片尺度光合模式升尺度到冠层尺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含光抑制功能的作物生长模型,并用冬小麦田间生理生态观测和干物质积累动态观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评价(图1)。(邬定荣)

  • 标签: 生理生态 农业气象 作物生长模型 光合作用 动态观测 干物质积累
  • 简介:200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作物模拟模式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特别是在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方面,分别针对我同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北方农业干旱、北方农业低温冷害、华南寒害和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等)建立了灾害的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生态环境 监测预警体系 长江中下游 气候变化 模拟模式
  • 简介:1.1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通过对西南玉米和水稻干旱、南方双季稻低温、黄淮海小麦干热风不同灾害的立体监测与动态评估技术的研究,提出上述不同农业气象灾害的致灾气象指标和灾害分级指标体系,研发了可在气象业务中应用的基于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作物模式相结合的不同灾害的立体监测技术和动态评估的技术方法。该项目所研究解决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评估中的关键技术是针对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和灾害对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现实性等特点,同时也是针对气象和农业部门的业务需求和决策服务的需求而展开的,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比较显著地提高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评估能力。(赵艳霞)

  • 标签: 农业气象灾害 动态评估 监测技术 立体监测 生态 农业生产模式
  • 简介:2012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生态与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3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部分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1生态与农业气象理论及应用技术1.1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的PyWOFOST模型在东北玉米估产中的适用性研究在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构建的遥感信息-作物模型耦合模型(PyWOFOST)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叶面积指数(LAI)为结合点、使用MODISLAI数据作为外部同化数据的中国东北玉米同化模拟模型。

  • 标签: 农业气象 生态环境 集合卡尔曼滤波 气象防灾减灾 气象理论 东北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