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利用黄河流域内61个气象站逐月观测资料,使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19612010年黄河流域小型蒸发蒸发量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用SVD和多元回归方法检测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年蒸发蒸发量在1961-2010年显著下降,四季中夏季的下降趋势最显著,年和春、夏季蒸发量均征1979年发生突变.上、中、下游的年蒸发量变化率分别为-2.38mm/a、-2.35mm/a、-8.35mm/a,下游下降幅度较大.空间变化分布上,年和春、夏季蒸发蒸发量均在黄河流域河源地区、河套地区西部及北部、河南北部有显著下降趋势,在河套地区东部呈显著上升趋势.利用SVD分析发现蒸发量的空间变化与不同因子作用有着显著关联,通过对不同区域内各影响因子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流域内蒸发量上升的地区主要是由气温上升所引起,而下降的地区则与风速减小有关.

  • 标签: 蒸发量 变化趋势 影响因子 黄河流域
  • 简介:利用1961--2010年青海省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青海高原近50a蒸发蒸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采用偏相关及主成分分析法,探讨了青海高原蒸发蒸发量变化的气候成因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0a来青海高原蒸发蒸发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它是热力、水分、动力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三类因子中,动力及水分因子对蒸发蒸发量的影响较大,而热力因子相对较小;区域分析表明,影响东部农业区和柴达木盆地蒸发量的主导因子为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三江源区为相对湿度,而唐古拉山区为气温日较差。通过分析黄河上游可能蒸散量与地表水资源的关系发现,蒸散量对地表水资源的负效应十分显著,其中夏季蒸散量对平均流量的影响最显著,而秋季平均流量对蒸散量的响应最敏感。

  • 标签: 潜在蒸散量 平均流量 Mann—kendall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