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1气象服务的效用1.1气象服务效用的含义气象服务的效用是由一定的气象服务产品的属性,即服务产品的性质、标准和质量决定的,而对效用的评价、选择,却又因消费者对一定气象服务敏感性大小的不同而不同,即因人们主观判断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天气预报的效用,首先是决定于天气预报的性质以及由这一性质所决定的气象要素的规定性,其次是预报对这一规定性的描述的准确性(此乃是有用性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否使用天气预报,

  • 标签: 气象服务产品 经济性质 天气预报 主观判断 气象要素 敏感性
  • 简介:在研究水云的微物理性质与光学性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用于长波区域窄带和宽带水云光学性质计算的参数化方案,研究了应用不同的水云光学性质参数化方案和不同的宽带数目对云辐射性质的影响,分析了云滴的散射作用对有云大气中长波辐射通量和冷却率的影响.

  • 标签: 水云 长波辐射 光学性质 参数化 气候模式 散射作用
  • 简介:利用1951~1990年4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中国昆明(25°01′N,102°41′E)地区的气候变化时间序列进行了多重分维计算与分析,并对所获结果进行了讨论,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 标签: 气候 多重分维 太阳活动 混沌
  • 简介:陕南季侯华先中国自然地理上有一条很有名的分界线,那就是东西走向的秦谁线.中国疆域大致上被此线分成了两个部分:以北是干燥的温带,称为北方;以南为湿润的亚热带和热带,称为南方.陕南正位于秦淮线西段的秦巴山地之中,处在南北之间的过渡地带,加之陕南地形复杂...

  • 标签: 陕南 副热带高压 中国自然地理 地方特色 开发利用 秦巴山地
  • 简介:又一个冬季无声无息地到了,我们在感叹白驹过隙、光阴似箭、转眼即逝的同时,也再一次品尝到了收获和储藏的喜悦,咀嚼到了人生的五味。

  • 标签: 四季人生
  • 简介:文章根据欧阳首承的演化溃变理论和信息数字化方法,对区域性暴雨与局地强降水、雷暴天气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各地探空资料,通过大气探测特性层的非规则信息,发现不同性质的降水天气在V-3θ上明显的结构性差别.即一般性降水或大面积的灾害性暴雨的对流强度,比强对流天气弱得多.并提取各类降水天气的可预报性信息,为灾害天气的预报预警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降水 演化溃变 V-3Θ图
  • 简介:利用法国动力学气象实验室开发的格点大气环流模式(LMDZ)考察了海陆地高度对阻塞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式中地形高度的存在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阻塞事件的发生位置,使气候态的阻塞发生区域产生调整。可以看出海陆地在阻塞形成中起固定阻塞位置的作用,也可以加强阻塞的强度,增加阻塞发生的频率。

  • 标签: 阻塞 地形强迫 数值模拟
  • 简介:生物炭比重、表面结构及孔隙状况等特征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施用生物炭对土壤结构、水力特征和热性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全面地总结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总体而言,施用生物炭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容重,改善土壤孔隙结构,但对土壤团聚性和水力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生物炭可调节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降低土壤热导率和地表反射率,基于目前关于生物炭对土壤热性质影响的研究较少,其影响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生物炭种类、热解条件及土壤类型等方面深入分析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生物炭研究的重点。

  • 标签: 生物炭 土壤结构 水力特征 土壤热性质
  • 简介:利用2004-2009年秋季臭氧监测仪的3级观测资料,分析了华北及周边地区的气溶胶光学性质。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OpticalDepth,AOD)和气溶胶紫外吸收指数(UltraVioletAerosolIndex,UVAI)平均值分别高于0.8和0.75;高气溶胶事件发生频次统计表明,AOD高值(〉0.4)频发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UVAI高值(〉1.0)频发于河北中部及南部地区;华北及其周边地区绝大多数城市平均AOD和UVAl分别高于0.7和0.60,而张家口、承德和阳泉3个城市的平均AOD和UVAI值分别低于0.6和0.65。作者进一步研究了2006年10月30日的一次霾事件中气溶胶的光学性质以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霾由华北地区输送至渤海海域,并向东北方向输送;香河地基EZlidar激光雷达的垂直观测结果进一步表明,工业和城市型气溶胶主要集中在1500m以下,其中高浓度部分集中于650m以下,平均峰值位于285m,平均消光系数达2.15km^-1;CALIOP卫星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大气低层气溶胶类型以工业和城市型气溶胶为主,而高层则由于上游大气输送沙尘粒予的混入使气溶胶类型转变为污染一沙尘型。霾事件期间,香河站CE-318太阳光度计观测的AOD平均值(标准差)从背景值0.08(0.04)升高至1.17(0.14);Angstrom指数平均值(标准差)从背景值0.90(0.10)升拿1.12(0.09);核模态、积聚模态和粗模态的气溶胶粒子数柱总量均增加,其中细粒子所占比例明显升高。

  • 标签: 气溶胶光学参数 华北地区 臭氧监测仪 激光雷达
  • 简介:提起云霄县气象局,大家都知道那儿有朵并蒂竞放的“姐妹花”。巾帼不让须眉,她们不甘成为藏在“深闺”中的摆设,用忙忙碌碌的身影美丽了该局的风景,用勤劳和智慧描绘着气象万千的蓝图,用辛勤的汗水谱写着气象服务的新篇章。她们在气象舞台上尽情挥洒笑容,展现风采。

  • 标签: 气象局 气象服务 服务措施 云霄县
  • 简介:我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在福州、宁德、南平、三明、龙岩五地市布设近五十个要素自动气象站。这些地面自动气象探测网设备能否有效地投入运用以及运行是否可靠,探测的数据是否准确等,与自动气象站的正确使用及日常维护维修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这两年自动气象站建设及运行中维护维修的实际经验归纳总结,共同探讨自动站的有效运用。

  • 标签: 维护维修 自动站 自动气象站 天气预警系统 二期工程 归纳总结
  • 简介:选取2008年3月21—29日奥地利地区的降水天气过程,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集合数值预报模式生成的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出发,通过聚类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16个成员,为中欧有限区域集合预报系统区域集合预报系统提供初值扰动,进行初条件不确定性数值试验,揭示初条件不确定性对区域集合预报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聚类后选取的16个成员可以较好地代表50个全球集合预报成员大尺度背景的不确定性;集合平均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奥地利中部地区降水量级偏大和北部的降水空报情况;通过聚类后的集合系统得到的预报结果与控制预报相比表明,某些集合成员对降水预报有更好的指示意义;通过连续试验的对比,两个经聚类后得到的集合系统的降水预报评分均比业务预报的评分高,且集合离散度也较大;而成对和不成对的集合预报系统的预报结果基本相似。说明直接从全球大尺度集合预报模式成员中"降尺度"构造区域集合预报模式成员是可行有效的。

  • 标签: 集合预报 初边界不确定性 聚类法
  • 简介:系统介绍了利用SilviScan-3TM测量细胞结构、术材密度、微纤丝角和划分年轮界线的方法,并以祁连山青海云杉为例,分析青海云杉6个术材性质参数(年轮细胞直径、年轮细胞壁厚、年轮宽度、年轮密度、年轮微纤丝角、年轮弹性模量)与气候因子的关系,以期为利用多个树轮参数研究气候提供参考.结果表明:6个木材性质参数与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都有显著相关的月份,但显著相关的时间段不同,并且微纤丝角和细胞结构参数中包含的气候信息强于常用的年轮宽度和年轮密度.SilviScan-3TM测量木材性质参数的优越性体现在:测量精度高、速度快,能在同一个试样上测量多个参数并能精确定年.

  • 标签: SilviScan-3TM 木材性质参数 气温 降水 气候重建
  • 简介:采用克什克腾旗建站以来(1959-2012年)的日平均温度资料,根据季划分标准,统计了历年各季节的起始日期、终止日期和持续天数.结果表明:(1)该地季长度分配不均,冬、春、夏、秋个季节长度的月比例为6:3:1:2,即冬季漫长达半年,夏季短促仅1个月.(2)54a来冬季日数以每10a变幅为3.1d的速率在显著减少,54a减少了17d.同时,夏季日数以同样速率在增加,春秋两季长度变化趋势不明显.(3)54a平均季起始日期为,4月11日入春,7月6日入夏,8月6日入秋,10月16日入冬.其中,入秋时间年际变化幅度最大.(4)54a来入春和入夏时间明显提前,入冬时间明显推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冬春季减少了13d,夏秋季增加了13d.分析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该地暖季延长,冷季缩短,其综合影响是利大于弊.

  • 标签: 四季划分 平均气温 变化特征
  • 简介:目前大多台站使用暗筒式日照计进行日照观测,由于日照纸涂药方法不当,常造成记录不够完善。表现为:日照迹线模糊不清,底色发蓝,迹线颜色不正常或漂洗后迹纹消失等。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多次进行了分析讨论,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在此对个较突出的问题作以分析。1混合...

  • 标签: 日照纸 问题浅析 柠檬酸铁铵 涂药 日照记录 赤血盐
  • 简介:采用新安江、富春江、乌溪江、紧水滩流域1951年至2000年5~7月总降水量资料,对梅汛期旱涝与前期500hPa大气环流和大副高(西太平洋、南海、印度、全北半球)的长期演变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事件和太阳活动的背景下,江流域旱涝的前期环流和副高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

  • 标签: 旱涝 前期环流特征 分析
  • 简介:分析了法律建设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地位、作用,得出法律、法规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基础保障;分析了防御规划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前瞻性作用,得出规划、设计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关键保障;分析了教育宣传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主导性作用,得出教育、宣传是防御自然灾害的全民保障;分析了自救在防御自然灾害中的自我保障,得出自救、互救是防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综合分析得出,自然灾害防御是国家、政府、组织、法人、自然人的责任,应纳入日常工作管理。

  • 标签: 自然灾害防御 法律建设 教育宣传 工作管理 保障 自然人
  • 简介:本文针对开展专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搞好专业气象服务必须树立的“种意识”,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 标签: 专业气象服务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