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2013年9月9—19日国际电信联盟(ITU)在瑞士召开了科学研究第7T作(7C)会议。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共80人,分别来自23个国家及组织,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日本、乍得、肯尼亚、马来西亚、墨西哥、荷兰、苏丹、泰国、韩国、黎巴嫩、世界气象组织、欧洲航天局、欧洲气象卫星组织等。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张明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国际电信联盟 科学研究 会议简介 工作组 世界气象组织 欧洲航天局
  • 简介:1基本情况2013年1月21~25日,基本系统委员会(CBS)资料加工和预报系统(DPFS)开放计划领域(OPAG)实施协调会议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由OPAG—DPFS新一届负责人、来自英国气象局的KenMylne先生主持。在简短的会议开幕式上,wMO天气和减灾服务司(WDS)代理司长施培量代表wMO秘书长致欢迎辞。他介绍了CBS的构架特点,即wMO世界天气监测网计划(WwW)的每个业务领域都设有一个开放计划领域(OPAG),

  • 标签: 预报系统 CBS 会议简介 加工 WMO 日内瓦
  • 简介:1会议基本情况2017年3月13—15日,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进军、国家气候中心,龚志强博士应邀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WMO全球气象预警系统(GMAS)第1次咨询及技术会议。此次会议安排了若干交流报告,涉及基本系统委员会(CBS)人道主义任务工作、国际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网、WMO强天气预报示范计划(SWFDP)等示范项目、WMO预警枢纽(WMOAlertHub)建设情况、欧洲区域气象预警系统、中亚区域气象预警系统、中国气象预警系统建设情况,以及香港天文台承担的世界气象信息服务网(WWIS)和灾害性天气信息中心(SWIC)建设运行情况及未来发展设想等。

  • 标签: 早期预警系统 中国气象局 WMO 会议简介 技术 咨询
  • 简介:2015年10月20—23日,世界气象组织(wMO)综合全球观钡4系统(WIGOS)实施协调元数据任务第4次会议(TT-WMD-4)在土耳其阿拉尼亚召开,专家组成员、航空器气象资料下传项目(AMDAR)代表、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代表、气候学委员会(CCD代表、WMO秘书处官员等15人参加。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王甫棣代表专家组成员赵立成参加会议。

  • 标签: 全球观测系统 元数据 WMO 会议简介 世界气象组织 气象信息中心
  • 简介:利用NCAR/NCEP再分析日资料计算了影响山西省区域的季风强度指数,并以山西省1960~2005年逐日降水资料为基础,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46年来山西省主汛期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考虑到季风在山西建立和撤退的多年平均日期,山西省的主汛期定为7月上旬到8月中旬更为恰当;山西省大部分地区主汛期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但日降水大于30mm和50mm降水量却有所增加,尤以中部地区增多为主;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山西省主汛期小雨日数明显减少;进入21世纪后,山西省主汛期降水虽然在减少,但极端强降水的次数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中部地区大于30mm、大于50mm降水的日数和强度均有增加或增强的趋势。在多暴雨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异常场上在乌拉尔山附近地区易产生稳定的、强大的高压形势或阻塞形势,贝加尔湖至巴尔咯什湖一带有强低压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且北抬西伸,山西处于强低压槽的东南侧与副高西北侧的交汇带,且850hPa风场异常显示华北地区被一致的偏南气流控制,且与蒙古异常气旋南部的异常西风相遇,极有利于山西产生极端强降水。

  • 标签: 山西省 主汛期 极端强降水 夏季风指数
  • 简介:在本章前面各节摘要性给出了一个成功的新的国家中尺度网的组织需求。委员会的判断认为,当前观测网的组织模式,从发展的眼光看都不适合于未来的需求,这种需求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和需求的多方国家层次上数据提供者和用户的需求。

  • 标签: 组织 数据提供者 中尺度 委员会 观测网
  • 简介:2018年1月8-12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全球冰冻圈观测(GCW)工作年度会议和指导(GSG)第5次会议在挪威奥斯陆举行,中国新任GSG成员、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平博士全程参加,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第三极环境项目(TPE)办公室主任艾丽坤博士和国家气候中心马丽娟参加了上述会议。会议由GCW主席ArniSnorrason和联合主席BarryGoodison轮流主持。

  • 标签: 工作组 冰冻圈 会议总结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观测 挪威
  • 简介:2005年4月4~6日在上海同济大学召开了大气棕色云(AtmosphericBrownCloud,简称:ABC)项目科学会议(ScienceTeamMeetingoftheProjectAtmosphericBrownClouds).会议由ABC科学委员会主持召开,科学委员会中方负责人是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石广玉研究员和北京大学张远航教授.与会代表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越南、印度、意大利、马尔代夫、尼泊尔、瑞典、泰国等大约40余位科学家,其中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J.Crutzen.会议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资助.

  • 标签: 云项目 会议简介 大气棕色
  • 简介:基于全球空间相对定标系统(GSICS)工作会议,即GSICS研究工作第2次会议(GRWG—Ⅱ)和数据工作第1次会议(GDWG-Ⅰ)于2007年6月12~14日在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举行。与会代表分别介绍了有关国家和组织在相对定标工作方面的进展,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所张鹏和戎志国代表中国气象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工作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意向 中国气象局 定标系统 气象卫星
  • 简介:文章针对大同市2006—2009年、榆社县2006—2008年PM10质量浓度数据,使用趋势分析、后向轨迹模拟不同高度的PM10的传输路径,可以看出:PM10浓度的日变化特征为"两高三低";PM10浓度日际变化不明显,只在典型日PM10浓度值明显增大;PM10浓度月变化特征为1、5、12月浓度高,春季5月份由于为沙尘期浓度高。PM10浓度季节变化规律与采暖期和非采暖期变化相符合,即采暖期的冬春季浓度高、非采暖期的夏秋季浓度低;从2006—2009年间,两站PM10质量浓度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气象要素与PM10浓度的相关性,按相关系数绝对值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露点温度、气温、降水量、相对湿度。其中露点温度和PM10浓度呈显著负相关性,气温与PM10浓度呈较弱负相关性。

  • 标签: PM10气溶胶 污染特征 分析
  • 简介:1概况2013年频率专家指导(SG—RFC)会议于1月22—25日在加拿大渥太华召开。此次会议是新研究周期WMO召开的第1次频率专家指导会,会议由WMO组织,加拿大环境部负责承办。来自世界气象组织观测仪器与观测方法委员会(CIMO)、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欧洲气象联合体(EUMETNET)、国际电联(ITU)、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

  • 标签: 会议简介 专家 频率 世界气象组织 加拿大 观测方法
  • 简介: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和OTTParsivel激光雨滴谱仪资料对山西汾阳地区2次降水进行分析,对比对流云和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特征。结果表明:层状云降水雨滴平均数浓度和雨强分别为286.20个·m~(-3)和1.33mm·h~(-1),对流云降水雨滴平均数浓度和雨强分别为516.13个·m~(-3)和10.17mm·h~(-1);对流云降水雨强主要由降水粒子数浓度决定,直径为1—2mm的粒子对2种云系雨强贡献最大;2种云系不同雨强下雨滴谱分布和雨滴平均谱分布均呈单峰型,对流云降水雨滴平均谱宽大于层状云降水雨滴平均谱宽,Gamma分布对2种云系降水平均谱拟合均存在一定偏差;通过雨滴谱计算的雷达反射率因子估算降水会造成对降水的低估。

  • 标签: 雨滴谱 层状云 对流云 微物理量 GAMMA分布
  • 简介: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在逐日监测中往往会出现干旱突然加重的现象,这是由于某时段内每日降水量对当前干旱的发展贡献是等权重的。本文基于线性递减非等权重的方法对CI进行了修正,同时对加权降水量(WAP)进行了标准化(StandardWAPIndex,SWI)。以山西为例,通过对比CI修正前后,即CI和CI_new(CI修正后),与SPI和SWI在不连续加重现象(UED)的总体分布、典型事例干旱演变特征以及与土壤湿度相关性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了4种干旱指数对山西逐日干旱演变的监测能力。结果表明:1)CI_new出现UED的次数较CI有了明显下降,SWI出现UED的次数也比SPI有了大幅的减少,且SWI在这4种指数中是出现UED次数最少的指数;2)CI_new和SWI较CI和SPI与同期土壤湿度的相关性均有所提高,表明修正后的CI_new和SWI更加符合土壤湿度的变化,更能反映土壤干旱的演变规律。针对干旱发展过程中不连续加重的现象,通过非等权重方法有效地减少了该现象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标准化降水指数 加权降水量
  • 简介:1概况第16次国际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Argo:ArrayforReal-TimeGeo-strophicOceanography)指导(AST-16)会议于2015年3月1820Et在法国布雷斯特(Brest)举行,会议由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IFREMER:INSTITUTFRANCAISDERE-CHERCHEPOURL'EXPLOITA-TIONDELAMER)承办。应会议组委会的邀请,国家气象信息中心通信台薛蕾参加了此次会议。根据会议执委会于3月17日修订的AST-15会议日程安排,全体代表会议于18日在法国国家海洋开发研究院正式拉开序幕,来自12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意大利、韩国、印度和南非)的6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 标签: 会议总结 ARGO 国际 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 REAL-TIME 气象信息中心
  • 简介:由中国气象局、国家编委和财政部组成的调研一行9人,在中国气象局温克刚副局长的带领,在青海省气象局徐建伟局长、施守智副局长、王国祯局长助理及有关处室领导的陪同下,于1995年5月30日抵达海东地区气象部门进行调研"关于国务院(1992)2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和指导工作。在地区局职工大会上,听取了地区局领导的工作汇报和地委刘汉文书记的讲话后,温副局长发表了重要指示,他首先代表中国气象局向海东地区局的同志们,并通过他们向全区的气象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同时,也对海东地委和行署、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海东气象事业的发展和气象工作的关心表示衷心地感谢!对海东气象部门近几年来在建立新型的三大部分事业结构、科技服务、综合经营、分流人员、基础业务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海东的气象工作为全区的社会经

  • 标签: 海东地区 指导工作 气象工作 气象部门 气象局 青海省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管理第7次会议于2007年6月18~20日在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召开。管理组成员、WMO秘书处有关官员出席了会议。CBS主席Gusev先生主持会议,颜宏副秘书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WMOWWW司司长JackHayes先生、综合协调办主任Schiessl先生出席了会议。

  • 标签: WMO CBS 会议总结 管理 世界气象组织 日内瓦
  • 简介:1概况世界气象组织基本系统委员会管理(CBS—MG)第6次会议于2006年4月3~5日在日内瓦世界气象组织总部召开。管理组成员、WMO秘书处有关官员和GEO秘书处有关官员出席了会议。CBS主席Gusev先生主持会议,颜宏副秘书长出席开幕式并讲话。WMOWWW司新任司长JackHayes先生,原司长、现任综合协调办(Cross—cuttingCoordinationOffice)主任Schiessl先生出席了会议。

  • 标签: 会议总结 WMO CBS 管理 世界气象组织 第6次会议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天气研究计划临近预报和中尺度天气预报研究工作(NMRWG/WWRP/WMO,以下简称NMRWG)第2次会议于2016年7月30一31日在香港天文台会议厅召开,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王建捷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副所长余晖作为该工作的成员应邀参加会议。

  • 标签: 工作组 WMO 会议总结 世界气象组织 国家气象中心 天气预报
  • 简介:1会议概况2016年4月18—22日,WMO信息系统中心专家(ET—WISC)及其全球信息系统中心任务(TT—GISC)联合会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澳大利亚、巴西、中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摩洛哥、俄罗斯、英国、美国等GISC代表,以及ET—WISC成员、WMO基本系统委员会(CBS)信息系统和服务实施协调组组长和WMO秘书处官员共24人与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李湘、王鹏应邀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全球信息系统 WMO 专家组 会议简介 中国气象局 气象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