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1概况2014年10月1—3日,WMO全球学校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瑞士日内瓦WMO总部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中国、荷兰、芬兰、俄罗斯、韩国、肯尼亚、南非、巴巴多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WMO等国家和组织的2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WMO 学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澳大利亚 巴巴多斯 日内瓦
  • 简介:以1981—2010年中国鲁西南地区的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7种木本植物生长季与物候期的持续日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981—2010年中国鲁西南地区气温呈极显著上升的趋势(P〈0.01),随着气候变暖,木本植物春季物候期间隔缩短,秋季物候期间隔延长,全生长季延长,且全生长季变化趋势比各物候持续期变化趋势明显。展叶持续期主要与上月、当月和持续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其中梧桐展叶持续期与当月平均气温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旱柳和刺槐开花持续期与持续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变色持续期和落叶持续期与上月、当月、结束月和持续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其中旱柳与平均气温达显著正相关(P〈0.05)。木本植物全生长季与气温呈正相关,其中旱柳生长季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最敏感,其次为榆树、梧桐和楝树生长季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较敏感。随着年平均气温每升高1℃,植物生长季延长3.0—20.0d;年平均最高气温每升高1℃,生长季延长5.0—14.0d;年平均最低气温每升高1℃,生长季延长2.0—18.0d。

  • 标签: 生长季 物候期 气候变暖 木本植物
  • 简介:本文通过对罗源县63所中小学188座校舍防雷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指出罗源县中小学校舍防雷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罗源县雷暴特点和全县中小学雷灾统计情况,从雷电防御技术和雷电综合管理两方面提出防御措施和对策。

  • 标签: 中小学 校舍 防雷现状 对策
  • 简介:利用2013年12月1—9日淮安市气象观测资料、空气污染监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13年12月初中国中东部地区一次大范围持续性重度雾霾过程的气象要素、PM2.5浓度和大气边界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淮安地区持续性雾霾过程高空为偏西气流,冷空气弱且850hPa有暖平流输送,为雾霾持续的背景条件。在此次持续性雾霾过程中,PM2.5日平均浓度均大于0.075mg·m^-3,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关系;高质量浓度的PM2.5长时间堆积使低能见度维持,随着湿度的增大或减小,雾霾交替出现。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逆温层结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垂直交换及污染物垂直扩散,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混合层高度低且上升运动弱,为此次持续性雾霾过程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

  • 标签: 雾霾 PM2.5 逆温 混合层高度
  • 简介:近年来,信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全国气象部门纷纷借助新媒体优势提升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水平,开展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气象科普工作是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必然要求,是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实现气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标签: 科普宣传工作 气象部门 新媒体 应用 信息科学技术 全民科学素质
  • 简介:海峡两岸依水相连,风土同天。两岸的气象学会同根同源,历史渊源深厚。闽台间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随着两岸关系的发展,经历了短暂活跃期、冰冻期、解冻期、热络期,如今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交流日益紧密,合作逐步深入,人员往来更加频繁,交流层次提升,领域不断扩大,形式日趋多样,已成为两岸气象人联手防御气象灾害和增进民间友谊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共同推进两岸关系,共同享有发展成果,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家园,这对两岸气象科技交流与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在研究了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发展历程后,总结了过去20年来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作用及存在问题,分析了面临的发展前景,并结合两岸发展和气象现代化建设大局,提出进一步深化海峡两岸气象科技交流合作的策略建议。

  • 标签: 海峡两岸 气象 交流 合作
  • 简介: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 标签: 干旱 卫星 遥感 干旱指数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