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气象信息在现代服务传播方式上多样化,本文论述了MAS的系统本质和服务特点,以科学的、人性化的服务方式、系统所采用的服务软件,以及当前服务使用状况,保证气象服务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手机短信、彩信服务将成为满足现代人们生活信息需求的又一大服务手段,为实时防御突发性气象灾害提供保障,最终目的使气象信息人性化,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日常生活和防灾减灾服务。

  • 标签: 服务方式 手机短信 大众 国民经济发展 防灾减灾服务 气象信息
  • 简介:第一届国际学校和大众气象教育会议1984年7月2-4日在英国牛津召开。会议由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主办,美国气象学会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协办。这3家机构也因此成为这一系列国际会议的连续主办或协办机构。会议获得了积极响应,来自24个国家的8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论文34篇。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奥巴西教授在会议致辞中,

  • 标签: 国际会议 气象教育 国际学校 大众 海洋学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大气边界层中的对流活动,可以在其上部稳定层中激发出重力,并引起垂直动量输送,影响到对流层和平流层中的动量平衡过程.从二层模式中大气波动方程的线性解出发,得出了对流云街激发的重力波波阻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大气条件对阻的影响.这些分析可有助于大气环流模式(GCM)中此类重力波波阻参数化表达式的建立和改进.

  • 标签: 对流云街 重力波 解析解 波动阻力 对流层 大气环流模式
  • 简介:西安──兰州全话综合气象信息传输系统吕东峰(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西安——兰州区域中心全话路数据通信开通后,极大地改善了西安至兰州的气象通信条件,增强了共享区域中心计算机网络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传输内容,改进了传输方式,充分发挥了通信传输...

  • 标签: 综合气象信息 调制解调器 文件传输 逻辑盘 兰州 资料传输
  • 简介:产品概述:该智能化应用监测系统是专门为监测各种道路气象环境参数而研制的,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目前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公路的天气状况,可自动收集气象信息,主要监测道路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象能见度、路面状态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监测数据自动处理后及时上传到相应监测中心,供交通管制系统参考,以便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提出最佳监控方案.同时,可以实现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气象要素进行监测和预警.该系统由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和数据通讯装置3个主要部分组成.

  • 标签: 气象能见度 气象要素 气象信息 气象数据 降水量 气象环境
  • 简介:国际社会已就2℃温目标达成政治共识.将温目标向累积排放及各国减排目标转换的过程需要基于一致的科学认知.但由于目前地球系统模式、减排路径及减排方案的研究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缺乏建立政治共识所需的科学基础.通过谈判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国际气候制度的决策基础尚不具备.目前最有效和务实的方案仍是各国自下而上加大减排力度,并不断进行评估,促进各国持续加强减排力度,最终公平地承担减排义务.

  • 标签: 气候变化 不确定性 排放空间 气候谈判
  • 简介:采用2011年发布的20世纪全球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结合长期观测序列,分析了百余年来大气中南极绕极的强弱变化和传播过程.结果显示,南极绕极有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1940~1960年和1980~2000年附近出现和活跃,而在其他年代消失.东南太平洋南极绕极振幅最强,该区域的海气耦合过程可能是绕极信号增强的关键之一.初步揭示了百年来南极绕极和南极涛动的对应关系,偏强的南极涛动有利于南极绕极的出现,但并非决定绕极产生的唯一因素.

  • 标签: 南极绕极波 年代际变化 南极气候 南极涛动
  • 简介:利用了Morlet连续小变换分析了景德镇市1953~2002年共50a年降水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并利用Yamamoto检验法对突变点进行了真假性检验.结果显示,景德镇市年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征.年降水包含了17a、5a、7a、9a和4a的周期振荡;涝年或旱年主要取决于年际尺度(7a及7a以下)的周期变化;目前及今后2~3a景德镇市的年降水呈偏少的趋势;小变换系数的零点不一定就是突变点,景德镇市年降水小变化17a时间尺度的突变点发生在1958年和1992年.

  • 标签: 降水 小波分析 Yamamoto检验法
  • 简介:IBM—PC机的BASICA语言功能较强,字符串语句、命令比较丰富,对于处理气象电报来说,较之汇编语言要方便得多。但是它也有一些弱点,如:IBM—PC机系统允许同时可有两个异步通讯口工作,一般的通讯接口卡硬件也是双的,而BASICA

  • 标签: 异步通讯 气象电报 接口卡 中断服务程序 BASICA IBM
  • 简介:利用小变换法反演边界层高度时,不同小母函数的选取可能得到不同的边界层高度。因此,对构造的白天及夜间激光雷达后向散射信号理想廓线进行Haar小协方差变换,并对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廓线进行Morlet与MexicanHat小变换反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宜采用Haar函数与MexicanHat函数作为小母函数,其中Haar函数准确性优于MexicanHat函数,而MexicanHat函数更易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3种小变换法的反演结果对小振幅的敏感性,通过改变小母函数的小振幅,发现无论是理想廓线还是叠加扰动的廓线,较大的小振幅易得到比较稳定准确的白天边界层高度与夜间混合层高度。

  • 标签: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度 小波变换法 Haar函数 Morlet函数 MEXICAN
  • 简介:研究海洋的候变化是了解海洋动力过程对气候变迁响应的关键。渤海所处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候在长期风场变化影响下存在阶段性变化特征。文章采用1950~2011年NCEP再分析资料中的渤海海域10m风场资料,利用SWAN模式模拟逐月渤海波浪的有效高、向、周期,分析该海区候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1950~2011年期间渤海海域的有效高呈现下降的趋势;向角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周期相对平稳,略有上升;有效高平均下降0.3cm/a,向角度平均增加0.12°/a。有效高在1968年前后显现突变点,向角度约在1960年突变,周期在1965年左右出现突变点。渤海波候变化与海气振荡密切相关,是大尺度的大气环流变异导致的结果,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东亚环流天气系统的长期变化(包括东亚季风强度、夏季风北界的移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与强度的变化、脊点位置西伸与北进,以及西风指数的强弱变化等),是影响和控制渤海海域气长期变化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波候 有效波高 西太平洋副高 西风环流 东亚季风
  • 简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理想开阔海域中的台风暴潮模型,讨论了开阔海域中移行台风下的海洋响应。分析表明,在开阔的浅海域,台风下的海洋运动以地转流为主,同时又激发出振幅较小的重力惯性流。重力惯性是由于台风强度或移速的突然变化引起的,其波速通常大于台风移速。台风气压场造成海面升高且基本符合“静压效应”,但产生的正压流场非常微弱。伴随强风的气旋性风场造成的海面下降在台风经过之后可以维持很长时间,从而在台风后面形成一个长达几百公里的尾迹。而台风风应力和气压梯度力的总效果是在台风正前方造成海面上升,正后方造成海面下降。

  • 标签: 风暴潮 地转流 重力惯性波 先兆波
  • 简介: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和诊断是检验区域气候模式性能、研究其发生机制的重要途径。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4对1995年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春季极端干旱事件进行数值模拟,并基于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和西北地区137个测站的降水量资料对模拟效果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流理论对此次极端干旱事件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气候模式RegCM4能够较好模拟出此次极端干旱事件的干旱等级空间分布特征,但不同区域的模拟误差有差异;对造成此次极端干旱事件的主要天气气候影响系统模拟非常准确,表明该模式对此次极端干旱事件发生过程具有很好的再现能力。由于1995年春季乌拉尔山高压、蒙古低压偏强,使得我国西北地区辐散下沉气流增强,加之低层强西风气流阻碍水汽的输送,从而使得西北地区水汽通量较常年显著偏小。—流理论分析表明,300hPa存在自西向东传的列,且4月瞬变能量在乌拉尔山区域达到最大,中层乌拉尔山高压脊以北区域辐散的E-P通量导致该区域西风急流增强,是乌拉尔山高压得以发展和维持的原因,从而造成了此次极端干旱事件。

  • 标签: 极端干旱事件 数值模拟 波—流作用
  • 简介:广袤无边的可可西里,我感到了心胸的狭隘;高耸人云的玉珠峰前,我看到了身躯的渺小;长江、黄河、澜沧江畔,

  • 标签: 三江源 可可西里 澜沧江
  • 简介:利用2003—2013年湖北省峡谷地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观测资料、NCEP/NCAR逐6h再分析资料,对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分型,并从环流背景及天气系统、环境场、地形影响等方面分别进行分析阐述,确立有预报意义的概念模型。结果如下:2003—2013年间,峡谷地突发性中尺度暴雨过程分为西南低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和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类。其中,西南低涡前冷暖切变结合型,以天气尺度强迫为主,低层冷暖切变结合区对中尺度暴雨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北风气流为主,峡谷入口处南侧迎风坡抬升作用强,峡谷附近温度场呈Ω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后多沿峡谷向东移动;东北冷槽尾部南北气流汇合型,天气尺度系统明显,低层冷切变尾部辐合区对中尺度暴雨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南、北两支气流并存,在峡谷入口处交汇进入峡谷,MCS形成后多由北向南移动;副高内部边界层辐合型,以边界层辐合和地形强迫抬升为主,边界层弱切变对预报指示意义强,地面上以偏南气流为主,进入峡谷后受地形阻挡作用,形成逆时针旋转的中尺度辐合中心,配合峡谷入口北侧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动力强迫达到最强,MCS形成后多由南向北移。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峡谷地类中尺度暴雨概念模型。

  • 标签: 三峡谷地 中尺度暴雨 地形强迫 概念模型
  • 简介:最近,通过省局机关党委检查考核,气科所党支部首批进入“五好支部”行列,达到原定目标。回顾这一段创建活动,我们主要抓了项工作。

  • 标签: 气象局 考核工作 工作目标 政府工作
  • 简介:寇东亮在《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撰文指出,“和谐文化”的提出,表明我国文化转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和谐文化具有重意蕴:其一,在文化类型学意义上,和谐文化就是以和谐为核心理念与根本价值取向的文化,是关于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等,和谐文化包括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宽厚包容的处世态度、通融和解的行为方式、平和理性的社会心理、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身心一体的健全心态等基本内容;

  • 标签: 文化转型 和谐 价值体系 社会心理 大学学报 思想观念
  • 简介:维闪电探测系统研制”是国家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其目标是开发完整的维全闪(云闪、地闪、云内特殊放电事件)探测和定位系统。采用闪电VLF/LF和VHF辐射信号同步联合分析的方式,采用时差定位技术,利用闪电波形匹配、脉冲匹配、时域相关和频谱分析等方法,实现对闪电辐射事件的维探测。2007年主要开展了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闪电探测 三维探测 定位系统 辐射事件 技术开发 波形匹配
  • 简介:提起气象局的“老游”,连江县的气象信息用户无人不知,服务单位无人不晓,用户对气象信息的信任感寄托在他的身上,这是对他7年来兢兢业业、努力工作,真心付出的回报。

  • 标签: 县气象局 科技服务 连江县 事迹 风雨 信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