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降水自记纸预处理的内容及扫描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为各地在进行降水自记纸的信息时提供参考.

  • 标签: 降水 自记纸 信息化
  • 简介:本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在IBM系列微机上完成对基准气候站信息资料的格式检查。

  • 标签: 格式 方式位 要素顺序
  • 简介: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境内长江堤防有6个总段和16个分段全面建设信息项目工程,但招标方案存在着防直击雷和屏蔽措施不到位,属综合防雷装置未达国家标准项目。针对现状,增加了部分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等电位端子连接等。第一道拦截就是接闪器防直击雷措施和外部屏蔽措施,防雷措施必须达国家标准才能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和通信设备的畅通。

  • 标签: 信息化项目 防雷装置 长江堤防 湖北省 屏蔽措施 端子连接
  • 简介:在对我省气象部门信息工作现状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信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气象电子政务建设为切入点,围绕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利用这个根本,推动全省气象部门信息进程的观点.

  • 标签: 气象 信息化 思考
  • 简介:利用威海市1965-2013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1977-2012年经济社会统计资料,采用城郊气温对比、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典型滨海城市威海的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其与城市进程的关系.结果表明:1)近50a威海城市热岛强度阶段性变化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从90年代开始上升日益显著,平均上升速率为0.13℃/(10a);2)城市热岛强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夏季热岛效应较为显著,上升速率分别为0.02和0.18℃/(10a)秋、冬季由于受海洋影响出现冷岛效应,但是随着城市进程加快,2010年之后冬季也由“冷岛”转变为“热岛”3)城市对威海市城区增温的贡献率达到36.4%,城市发展指标与城市热岛强度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市区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住宅建设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73和0.44.

  • 标签: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 相关分析 滨海型城市
  • 简介:利用1981—2010年安徽省61个站的逐日风速资料,结合卫星遥感台站分类方法,统计分析了城市进程对年、季节平均风速、最大风速和小风日数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1)近30年安徽省年、季节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呈显著减少趋势,小风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城市站的变化速率明显大于乡村站,郊区站基本介于二者之间。(2)2000年开始安徽省城市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站与乡村站平均风速及小风日数距平的差异有明显增大趋势。(3)城市站与乡村站年平均风速的趋势系数之差为-0.10(m/s)/10a,城市对年平均风速减弱的贡献率为40.0%,春季更明显;城市站与乡村站年小风日数的趋势系数之差为15.58d/10a,城市对年小风日数增多的贡献率为46.9%,秋、冬季更明显;城市对年最大风速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城市化效应 风速 贡献率 安徽省
  • 简介: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安徽省46个台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城市站、郊区站和乡村站1961—2010年的极端气温指数的年和季节的变化趋势及其受城市的影响和贡献。结果表明:1)近50年来,除最高气温年极大值外,其他气温年极值都有明显上升趋势,以最低温度极小值最显著;暖日、暖夜天数呈增加趋势,而冷日、冷夜天数呈减少趋势,其中暖夜和冷夜变化趋势更明显;各极端指数的变化趋势总体均表现为城市站较乡村站更显著,郊区站介于两者之间。2)城市站最高气温极大值、最低气温极大值和最低气温极小值因城市造成的增温分别为0.144、0.184和0.161℃/10a,增温贡献率分别达100.0%、58.8%和21.6%,但城市对最高气温极小值影响较弱;季节尺度的城市影响基本都造成增温,春、秋季更明显,而增温贡献率以春、夏季更明显,冬季最小或不显著。3)城市效应使暖日和暖夜天数增加、冷夜天数减少的趋势更加显著,城市影响贡献率都在40%以上;暖日、暖夜和冷夜天数的城市影响贡献率都在冬季最小或不显著。

  • 标签: 城市化 极端气温 变化趋势 安徽省
  • 简介:提出采用城区站与郊区站相对湿度的差值作为干湿岛强度指标,利用趋势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64—2007年承德市空气湿度变化及城市影响。结果表明:近44a承德市空气湿度呈明显增加趋势,尤以近10a最为明显,且由1988年以前的千岛特征逐渐转成了近10a的湿岛特征,以夏、秋季的湿岛效应最为明显;湿度场的明显变化主要来源于城市影响。

  • 标签: 承德 干岛效应 湿岛效应 城市化影响
  • 简介:利用世界银行1970—2007年的112个国家(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和城市率数据,基于SPSS与Eviews软件,分析城市水平与人均碳排放量的关联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城市水平的上升,人均碳排放量逐步增加;40%的城市率是人均碳排放变化的转折点;在相近城市水平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化石能源主产区的人均碳排放高于其他地区。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人均碳排放与城市之间基本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地区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既有共性,也有差异。

  • 标签: 碳排放 城市化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简介: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业气象知识的丰富积累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现阶段解决农业生产的分散性、时空变异性、灾害性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它的应用将能部分改变农业生产的被动局面.改革开放以来农业气象信息系统在信息监测、采集、处理和信息服务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进入21世纪,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又在网络的普及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条件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标签: 农业气象 信息服务 天气预报 灾害预防
  • 简介:城市水平预测与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研究息息相关。基于国家统计局2005—2015年全国各省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以各省区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进行分组,结合IPCC5种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的发展特征设置模型参数,运用Logistic模型预测了我国各省区2016—2050年城市水平。结果表明,到2050年,各省区(除天津、北京、上海、西藏外)在5种典型SSPs下城市水平收敛于75%左右。其中,SSP1、SSP3、SSP4、SSP5路径下,各省城市水平比较趋同。而在SSP2路径下,全国总体上从东部到西部城市程度逐渐降低,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梯次递减性。5种SSPs路径下城市速度方面,基本上呈现出中西部快而东部慢、西南快而东北慢的空间分布格局。同时,高收入省份不同路径下的城市水平差别小,而中低收入省份的差别较大。

  • 标签: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s) LOGISTIC模型 城市化水平预测 各省区 中国
  • 简介:通过浙江省气象局办公自动之气象信息建设,介绍和分析了远程DDN专线的网络的连接、气象资料的传输使用和配套的显示软件的编写,以及Micaps系统在其中的基础应用。

  • 标签: DDN专线 网络 气象资料 显示软件
  • 简介:利用临海与天台1971~2002年的气候资料,研究分析临海、天台的月季年和年代的各种气温变化特征,证实整个区域气候确实在变暖,而且从90年代以来表现更加明显;城市对当地的气温增益明显,加大了当地气候变暖的程度;城市的影响可能造成对区域气候变暖评估的偏大;同时初步探讨了城市对当地气候变暖的贡献问题.

  • 标签: 气候变暖 城市化 临海 气温变化特征 2002年 气候资料
  • 简介:陕西气象培训中心2005年1月至9月已举办培训班共14期,参加培训为585人次,远程培训3期,培训学员约500余人。其中举办的培训班:全省防雷工程培训、生态气候环境监测服务系统(1期),并根据业务需求在榆林、商洛各办1期。环境评价业务知识、全省人影指挥人员及综合管理,北京敏视达雷达有限公司CIRADICB雷达用户培训,综合财务管理,气象标准,全省气象部门老干部业务政策,高空测报预审工作,全省气象系统办公室综合管理,酸雨业务观测规范,气象综合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及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培训班。

  • 标签: 管理信息系统 培训班 气象观测规范 气象部门 业务需求 财务管理
  • 简介:利用美国国防气象卫星DMSP/OLS数据以及2000-2008年陕西省社会经济数据建立了卫星灯光指数和城市水平指数(ULI-NCLI)模型,分析了1992-2013年间灯光指数的变化特征和陕西省城市化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灯光指数(NCLI)和城市水平指数(ULI)存在较好的相关性,陕西省1992-2013年城市过程发展南北不均衡,关中城市城市过程发展快于陕北和陕南)992-2010年全省城市发展过程较缓慢,空间特征基本可以概括为以关中城市群为中心和大城市周围的面状发展过程,沿交通干线周围的线状发展过程,陕北、陕南区域内新型小城市或小城镇出现为特征的点状发展过程等三种基本过程;本世纪初关中城市群落基本形成,随后从2005-2013年为城市快速发展阶段,关中以西咸为核心的城市群形成并向周围扩张发展,陕北和陕南的中小城市点状发展过程开始呈现面状扩张发展的趋势.

  • 标签: DMSP/OLS数据 城市化 灯光指数(NCLI)城市化水平指数(ULI)
  • 简介:本文对影响酉安城区洪涝的暴雨标准、气候规律、天气形势、物理量场、降水因子研究分析,建立此类天气的预报模式。

  • 标签: 城市 致洪暴雨 分析 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