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城市主导功能影响下区域碳平衡时空分异,有助于理解城市功能格局与碳循环过程之间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厦门市6个区为例,采用各区历史统计数据以及卫星影像处理的土地利用数据,通过构建简化的区域碳收支计算模型,核算各行政区不同历史时期的碳平衡,结果表明:厦门市整体上呈现碳收支失衡逐渐加剧的趋势,2003年CO_2排放量是吸收量的1.91倍,2013年增长至7.44倍;各区碳代谢以及碳平衡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分异特征。结合厦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制订的主导功能分类,阐明主导功能影响下时空分异的社会经济、自然景观等驱动因素对城市碳平衡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与过程。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区不同的碳平衡状况,制订适应各自主导功能的减排以及碳补偿政策。研究有助于直接服务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从城市生态服务角度指导建设规划,合理城市功能分区。

  • 标签: 碳收支 碳平衡 城市功能 时空分异 厦门
  • 简介: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0.5°×0.5°)、探空观测资料及中国降水月值格点数据分析了冬季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大气水汽含量平均特征、高原湿中心区域的水汽收支特征及其与中国降水的关系。结果发现:冬季高原东南部地区存在湿中心,对应着水汽含量标准差大值中心;高原湿中心区域的水汽从西、南边界输入,东、北边界输出,净水汽收支多年平均为水汽"盈余";该区域冬季净水汽收入、支出34a总趋势是增加的,而净水汽收支是减少的,但三者均存在4~6a左右的周期;冬季该区域净水汽收入对南疆、高原东部—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的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性,净水汽支出对西南—华南的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降水有较好的指示性,净水汽收支则可表征高原东部及邻近地区、长江中游地区的降水;冬季该区域异常多(少)水汽支出年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偏少(多),水汽输送场不(有)利于水汽向我国南方的输送及辐合,即其水汽支出的强弱反映了水汽输送的强弱和我国降水的分布,体现出水汽收支通过环流对降水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冬季高原湿中心区域 水汽收支 降水 相关
  • 简介:对2005年7月25-29日引发较大范围持续性暴雨的东北低涡的结构、涡度和水汽收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低涡是一个较深厚的冷性涡旋。初期,气旋性涡度出现在对流层中层,然后向中低层及高层伸展。而低涡加强阶段,气旋性涡度在对流层高层增加得最快,并逐渐向中低层传播,诱发地面气旋的发展;由于高低空锋生的相互作用,在低涡南部形成了深厚的近乎垂直的低层略前倾的“弓形”锋区。2)对涡度收支的计算表明,水平涡度平流项和水平辐散项对低涡的发展、加强起到最主要的作用。但在不同阶段,这两项的作用和大小各不相同。3)对流层高层位涡大值区在低涡东部向下传播,有利于低涡的发展加强,与低涡暴雨的落区位置较为接近。此外对卫星云顶亮度温度(TBB)的分析,发现低涡暴雨典型的涡旋云带中对流活动旺盛的地区与局地暴雨的位置对应。4)低涡暴雨的水汽初期主要来自北部,随着低纬地区西南季风的增强,沿副高西侧从低纬到中高纬建立起一条较强的水汽输送带,东北地区水汽收支以南北向的辐合为主。5)将2005年和1998年夏季6~8月的东北低涡暴雨个例的天气形势配置进行逐月比较,发现持续的较大范围的低涡暴雨过程与亚洲中高纬的阻塞形势、低涡的维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及夏季风和低纬系统的水汽输送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东北低涡 暴雨 位涡 涡度收支 水汽收支
  • 简介:世界气象组织确定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实际上,设立这个主题是与2007—2008年“第四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密切相关的。

  • 标签: 极地 国际 世界气象日 世界气象组织
  • 简介:统计表明在农业、林业和渔业、采矿、建筑、制造、交通和公共事业、批发贸易、零售贸易、金融、保险和固定资产、服务业等行业的GDP贡献中天气敏感部分约占到1/3。这正是气象科技普遍受到重视的原因。气象科技发展的基础是气象综合观测科技的发展,气象科技发展的核心是气象预报技术的发展,气象科技发展的目的是气象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国际上,综合观测系统向包括天、地、空立体观测的综合方向发展,向包括海洋和陆地的地球系统综合观测发展。逐步实现多尺度系统的综合观测,尤其是对中小尺度系统的精细化观测。逐步建立全球范围、统一规范、持续稳定、面向多圈层的气候观测系统。以保证观测资料的均一性和提高观测资料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开发资料同化系统;实现观测与数值模式、预报服务的互动,开发统一的集合系统;进一步提高模式分辨率;改善对预报过程不确定性的描述。最终完成从制作信息向提供更好的服务转变。这是多数国家共同努力的方向。面向世界,在天气、气候为经济、社会和安全服务方面我们要更加重视新的全球变化情景分析,以及应对政策和措施的选择;更加重视天气、气候变化影响的分析与评估;更加关注区域性天气、气候变化问题;更加强调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理念。

  • 标签: 科技发展趋势 气象科技 国际 观测资料质量 气候变化影响 综合观测
  • 简介:根据当前欧盟征收国际航空碳税政策的国际环境,介绍欧盟航空碳税的历史沿革、具体政策、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方法,就各国反应及其国际影响进行分析。欧盟航空碳税可能会导致全球航空业成本增加,并最终转嫁给消费者;欧盟航空碳税对发达国家航空公司影响较小,而对发展中国家的航空公司影响较大。鉴于欧盟航空碳税对中国航空业的影响,建议尽早制定相关的碳排放标准,维护中国应有的发展权与话语权。

  • 标签: 欧盟 航空碳税 碳排放 排放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