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9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江西省稻田生态试验站信息流程的分析,结合现代信息传输技术和服务手段,设计开发了1套基于TCP/IP协议的后台处理系统,以及前台基于Internet技术的服务网站,并对试验站的传输机制、网络体系、数据库设计、实时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 标签: 稻田生态 监测 信息 系统.
  • 简介:2010年11月上旬.青海省首个电离层测高仪监测基础建设在都兰县气象局已完成建设。该站建成后,将获取电离层监测的第一手资料.为青海西部电离层天气的监测、预警、服务等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 标签: 电离层测高仪 基础建设 监测站 青海省 电离层监测 县气象局
  • 简介:产品概述:该智能化应用监测系统是专门为监测各种道路气象环境参数而研制的,具有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功能,目前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部门.该系统可实时监测公路的天气状况,可自动收集气象信息,主要监测道路的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气象能见度、路面状态等要素的变化情况.监测数据自动处理后及时上传到相应监测中心,供交通管制系统参考,以便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提出最佳监控方案.同时,可以实现对影响行车安全的气象要素进行监测和预警.该系统由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和数据通讯装置3个主要部分组成.

  • 标签: 气象能见度 气象要素 气象信息 气象数据 降水量 气象环境
  • 简介:2003年12月18日,科技部委托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主持对"我国西部生态环境监测预测方法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面临西部大开发的急需,项目立项对推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和开发西部资源意义重大.项目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如下:

  • 标签: 生态气候 环境监测 预测方法 西北地区 可持续发展 IPCC
  • 简介:论述了激光雷达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跟踪激光雷达最新发展和应用,根据探测物质的不同,分别讨论了激光雷达在探测气溶胶、云、边界层、温度、能见度、风、大气成分、水汽和钠层方面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国外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和新的应用动态。进一步讨论了在激光雷达探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激光雷达将向多波长、多探测功能、商业化、区域化及全球化方向发展,它在气象与环境监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激光雷达 气象探测 大气环境监测 星载 应用
  • 简介:基于中国气象局代表团与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与生态部所属联邦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Roshydromet)代表团气象科技合作第9次正式会议纪要,2017年10月2-7日,北京市气象局巡视员刘燕辉率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伍永学、北京市气象台何娜、河北省气象台连志鸾一行4人赴Roshydromet访问交流(图1)。

  • 标签: 俄罗斯联邦 水文气象 环境监测 北京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 科技合作
  • 简介:1概况2017年10月10-17日,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温室气体室方双喜、梁苗和浙江省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副站长马千里赴俄罗斯奥布宁斯克访问,此次访问是基于中国气象局与俄罗斯水文气象与环境监测局(Roshydromet)2015年签订的双边合作计划之合作领域1.2项“开展气候变化和环境气象相关的温室气体、臭氧、

  • 标签: 环境监测 水文气象 俄罗斯 中国气象局 温室气体 合作计划
  • 简介:2003年,青海省气象局依托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中心和54个气象台站,建成了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并投入业务化。5年来,广大气象科技工者将生态环境动态监测工作作为服务生态立省战略的切入点,在草地、水资源、土地沙漠化、土壤水分、土壤侵蚀、大气沉降、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碳通量、雪情及雪灾、草原和森林火灾、湿地、湖泊等方面开展动态监测,实时发布监测产品,直接服务于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 标签: 生态 监测 评估 服务
  • 简介:本文简要介绍了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自行设计和研制的NOAA-AVHRR卫星资料处理业务系统的设计思路、总体结构及主要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系统软件中三维立体图像显示技术及其在植被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 NOAA-AVHRR 卫星资料 处理业务 气象科学 总体结构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MacromediaAuthorware等制作《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开发过程,重点叙述了课件开发过程中素材的采集方法、屏幕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及课件的特点等主要内容,并想通过课件的开发一方面提高课件制作技术,另一方面改进职工培训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多媒体课件 设计 开发 设计与开发 生态环境监测
  • 简介:1前言我省14个Ⅱ型有线综合遥测仪于今年1月开始投入准业务运行,遥测和人工的平行观测也已进行了八个多月。从资料的角度看,观测仪器换型后,地面气象资料序列是否还具备连续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是需要认真分析评估的。做好Ⅱ型遥测资料评估工作,对于推动Ⅱ型遥测仪的正规化业务运行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遥测站 Ⅱ型 评估 福建省 地面气象资料 业务运行
  • 简介:重点介绍了盘锦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建立的背景、研究定位与研究方向,主要观测场及观测仪器设备,已有基础数据积累和科研任务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盘锦站应在建设目标、人才队伍建设及规范管理方面的重点工作。为将研究站建设成为生态气象监测示范与技术支持基地、研制生态气象业务评估方法与模型的平台、生态气象业务人才培养基地以及作为地球系统科学前沿研究的孵化器,最终成为生态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野外试验和研究平台提供保障。

  • 标签: 盘锦 湿地 野外观测站 定位 研究方向 基础设施
  • 简介:我省县级气象终端系统已全面开通,并投入到日常业务运行之中,但由于各县(市)气象局业务人员运用和开发的基础水平不尽一致,日常使用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同时,随着系统的不断开发、更新,日常应用更显繁锁和不便.为此,我们研制了县级气象终端操作系统(简称MFRTOS见图1)将实时业务系统的各个流程集成在统一的操作环境中,提高了终端系统的运行效率.1系统特点和功能1.1中文环境、汉字提示系统选用了中西文兼容性好、占用内存少、自带WPS文字处理系统的ACIOSV3.0或UCDOSV3.1具有直接写屏功能的字符型中文系统作汉字平台,为菜单及提示信息的汉字化提供了良好的系统环境,并可方便地进行汉字输入、输出;在有扩展内存时,可达到不占用640K基本内存的效果,为其它各

  • 标签: 终端操作系统 实时业务系统 气象终端 汉字输入 扩展内存 终端系统
  • 简介:应用中国194站地表气压(OP)、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地表气压(NP)和海平面气压(NS)及ERA-40再分析月平均海平面气压(ES)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夏季气压的气候变率,特别是再分析资料集中地表气压和海平面气压的再现能力。分析发现:1)3种资料均显示我国东部气压升高,NP(NS)中1976年前后的年代际突变特征显著,ES的变化量与OP相当,NP(NS)远高于其他两种资料;1965年以前NP、NS与OP、ES差异较大,NP(NS)显著偏低。2)OP和ES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具有较为相似的3~4年的周期变化,而NP周期特征与OP、ES有显著差异,存在虚假的14年左右的周期特征;3)3种气压资料为一致的线性增高趋势,NP线性变化趋势最大,OP最小,北方大于南方,但再分析资料在对气压变化长期趋势的研究中,不确定性较大;4)OP显示气压变化不大,而ES、NP(NS)反映气压变化较大,以我国北方变化最为明显,从北向南逐渐降低,中心均在内蒙古中部一带。NP对我国北方地区气压变化估计偏高,对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和山东半岛气压变化的反映略有不足;5)再分析资料可以再现我国气压年际变化特征,对我国气压的再现能力在东部优于西部,低纬度地区优于高纬度地区,并且ES的再现能力要优于NP(NS)。

  • 标签: 观测资料 NCEP/NCAR资料 ERA-40再分析资料 气压 气候变率
  • 简介:中国气象局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际气象合作与竞争,从2001年起,通过一系列系统工程建设,在关键和典型地区初步建成了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沙尘暴)观测站网,至2007年底,已建立大气成分观测站29个,沙尘暴观测站34个(包括10个中韩沙尘暴联合观测站),开展了包括气溶胶吸收特性、散射特性、能见度、质量浓度、光学厚度以及化学成分等观测,

  • 标签: 大气成分 观测站 沙尘暴 运行评估 站网 中国气象局
  • 简介:根据中国气象局与韩国气象厅签订的中韩沙尘暴联合监测合作协议,中韩双方联合在我国新建了5个沙尘暴监测,分别是内蒙古赤峰和二连浩特、辽宁省丹东、山东省青岛和吉林省四平,开展了对能见度、气溶胶颗粒物PM10/PM25/PM1质量浓度的在线监测。该建设任务由气科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具体承担。经过充分的前期准备,2007年3月10~31日期间开展建站工作,4月1日进入试运行阶段,并顺利通过了现场验收。

  • 标签: 沙尘暴 观测站 中国气象局 合作协议 在线监测 质量浓度
  • 简介:文中全面介绍了气象报文处理分析的手段、质量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并结合降水量查阅编辑系统,介绍了气象实时业务工具的先进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 标签: 气象报文 降水量 统计分析
  • 简介:以户县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例,简要介绍了县级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县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出建议,为提高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提供参考和帮助。

  • 标签: 气象防灾减灾 体系建设 县级气象部门
  • 简介:“广告”这一新兴行业,随着澎湃的改革大潮正一浪高过一浪地向前奔流。据悉2002年央视广告的收入可望达到70亿元。气象部门也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在电视气象节目背景上插播以提高城市、企业、景点和产品知名度的宣传广告,并以其时段好、内容新、收视高、费用低的优势而获得广大客户的青睐,不仅提高了气象节目的可读性,而且促进了气象产业的发展。2001年福建省气象节目广告收入达1205万元,占全省气象部门产业额的35.1%。

  • 标签: 电视气象节目 广告收入 县级 气象部门 气象产业 产品知名度
  • 简介:结合临安市气象局开播的气象影视节目《临安气象》的前期策划和制作过程,分析了县级市气象局开展影视节目需要注意的问题。

  • 标签: 县级市 气象 影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