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由于气候变化,现有气候分区内水工混凝土经历的温度正在发生改变,采用研制的气候模拟系统,对不同强度等级、不同抗设计等级的水工混凝土在-30~-5℃中心温度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变化条件下水工混凝土温度一强度等级一抗设计等级一冻融循环次数归因分析图。基于试验结果,对我国现行水工混凝土抗制度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改变水工混凝土抗中心温度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

  • 标签: 冻融变化 水工混凝土 耐久性 归因分析 节能减排
  • 简介:为进一步了解高寒地区草地土壤期(5—9月为期,10月—翌年4月为期)能量收支平衡及不同剖面物理属性过程,采用热传导对流法、振幅法和相位法就该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分别进行了计算,并初步分析了不同年际间土壤热力学参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热传导对流法能较好地描述高寒地区不同深度土壤热通量的变化特征。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多年平均值由地表向深层土壤逐渐呈滞后效应,地表温度(T0cm)最高值出现在7月份左右,而深层土壤T160cm和T320cm的最高值出现时间分别为8月和9月,且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振幅减小,相位滞后。中间层土壤温度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效果最佳,回归校正系数分别为0.9361、0.9509和0.9133;土壤总热通量与对流热通量相位的变化趋势一致,而与传导热通量相反。因此,季节变化是影响该区土壤剖面热量传递过程和传输方向的主导因子。

  • 标签: 高寒草地 土壤冻融期 回归校正系数 热扩散率 热通量
  • 简介:80年代后期青海南部牧区冬、春季降水量明显增多,雪害、冻害发生的机率增大,利用过去总结的雪灾指标评估历史上雪害、冻害,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在翻阅大量原始资料、灾情档案、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利用降雪、降温、积雪及天气过程等因子,初步建立了青南地区的雪灾害标准。

  • 标签: 青南地区 雪冻灾害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