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长期以来,美国因缺少联邦政府层面的气候行动计划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这一情况在奥巴马总统的第二执政期有所改变.2013年6月,奥巴马行政当局发布《总统气候行动计划》,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联邦气候变化应对计划.本文通过梳理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从美国自身和国际社会角度分析了该行动计划出台的各种因素及影响,指出奥巴马行政当局旨在通过启动该气候行动和整合行政资源,修复国家气候战略,提升政治影响,同时此举有助于扭转美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被动地位,并重新确立领导地位.

  • 标签: 气候变化 奥巴马 《总统气候行动计划》
  • 简介:巴厘岛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明确了将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并重的立场,并对适应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通过介绍《公约》下适应认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巴厘岛会议针对适应行动的一些进展,讨论了我国在适应方面可开展的行动和关注的领域。分析认为,目前适应已成为和减缓并重的关注议题,适应行动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但行动的落实还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适应基金募集和分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内部也将有一个艰难而激烈的谈判交锋。

  • 标签: 气候变化 适应 进展 行动策略
  • 简介:IGBP科学计划和执行战略给出了IGBP第二阶段的研究议程。本阶段将比第一阶段更加综合化,因此也面临更大的挑战。我们不能忽视需要关注的中心问题,即在过程水平上对地球系统的认识还十分匮乏的学科研究领域。但同时,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贯穿全局的问题,需要一体化的——而非仅仅系统性的解决方法。我们必须将对地球系统组成(大气、陆地和海洋)的研究与对发生在各圈层交界面的过程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必须整合所有这些研究以提高对地球系统的诊断和预测能力。

  • 标签: IGBP 科学计划 地球系统 中心问题 预测能力 综合化
  • 简介:简要回顾美国气候变化研究沿革,分析美国制定和实施气候变化科学计划(USCCSP)的背景,综述USCCSP的研究目标、研究领域和组织管理方式。首先重点阐述USCCSP的关键科学发现以及全球和美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科学结论,介绍USCCSP综合评估产品。然后论述美国国家科学院研究理事会(NRC)对USCCSP进展的评估,评述未来美国气候变化研究的战略框架和领域。最后在归纳美国气候变化研究特色的基础上,阐述对我国制定长期战略规划、深化基础研究、强化模式创新、推进观测系统和资料系统建设、加强科学评估和应用服务、加快立法进程等方面的启示。

  • 标签: 美国 气候变化 科学计划 综合评述
  • 简介:黄勇在2007年5月15日《中国环境报》撰文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三份气候变化报告指出,通过在能源供应、建筑、交通、工业、农业、林业、废物处理七大关键领域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世界能够减缓并扭转排放趋势,最终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

  • 标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减排 中国环境 能源供应 废物处理 气体含量
  • 简介:金华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江河流域密布,钱塘江水系是我省也是我市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占我市总面积的85.49%,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较大江溪有22条。瓯江水系占我市总面积的8.69%,曹娥江水系占我市总面积的3.13%,椒江水系占我市总面积的2.69%。我市河流表现为雨源性,5—6月梅雨期,易出现洪涝水患,5—6月洪水次数占总洪水的

  • 标签: 金华江 江河流域 梅雨期 洪涝灾害 曹娥江 省也
  • 简介:华南暴雨试验研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专项华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暴雨区之一,暴雨导致的洪涝灾害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70年代末,我国气象工作者开展的“华南前汛期暴雨试验”以及近年进行的暴雨监测预报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是,要深入揭示其物理机制...

  • 标签: 华南暴雨 试验研究 攀登计划 中尺度诊断 数值模式 外场试验
  • 简介:国际科学联盟(ICSU)和世界气象组织(WMO)"2007-2008国际极地年"(IPY2007-2008)联合委员会(JC)第一次会议于2005年3月7~9日在巴黎召开,标志着"IPY2007-2008"科学计划正式启动.

  • 标签: 国际极地 极地科学 科学计划
  • 简介:气象部门“滚动式管理计划”刍议陈永卫(省气象局业务处兰州730020)滚动式管理计划是进行长、中、短期管理的一种方法,在气象部门制定基本业务、业务发展等计划时可以广为借鉴。采用此方法可使气象部门所制定的管理计划适应当今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应社会主义市场...

  • 标签: 管理计划 社会主义市场 陈永 高新科技产业 变率 管理目标
  • 简介:1概况2013年龙计划会议于6月3—7日在意大利西西里举行。龙计划是中国科技部和欧洲空间局(ESA)联合组织的大型国际性合作研究计划,目前已经完成了2期,正在实施的龙计划3期,在规模和研究领域上均比以往有很大拓展。2013年龙计划会议集中交流各项目研究进展,并开放研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黄富祥研究员,作为中国一芬兰合作研究计划“大气成分及上对流层和下平流层动力学过程”项目中方负责人,应邀出席了此次会议。

  • 标签: 意大利 会议总结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国科技部 欧洲空间局 动力学过程
  • 简介:该项目已经获得世界气象组织(WMO)正式批准,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张小曳研究员作为科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席负责牵头组织,执行期为10年。该项目执行2年以来已经在国际沙尘暴预报、预警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诸多进展。2006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上海召开了国际沙尘暴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第2次会议。来自中国、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西班牙、蒙古、埃及8个国家的20多位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会议特邀专家出席了会议。

  • 标签: 沙尘暴预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际 世界气象组织 委员会 研究员
  • 简介:2011年10月24-28日,在美国丹佛召开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开放科学会议(OpenScienceConference)。WCRP由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等主办。注册参会代表1990余人,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专家20多位。大

  • 标签: 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学会 世界气象组织 WCRP 委员会 海洋学
  • 简介:区域气候变化的信息是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的基础.在发展全球气候模式的同时,发展高分辨的区域气候模式是获取区域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作者介绍了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START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发起和主持,有中、美、韩、日和澳大利亚10个研究组参加的亚洲区域气候模式比较计划的目的、意义、工作任务和试验设计等主要内容,给出了该国际比较计划第1阶段(连续18个月积分)和第2阶段(1988~1998年连续10年积分)的初步结果,讨论了区域气候模式在亚洲应用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标签: 区域气候 模式比较 地面气候 气候变化
  • 简介:2018年10月17-19日,波兰极地区域模式对比计划(Polar-CORDEX)会议在波兰华沙举行,此次会议由波兰科学院下属的波兰地球物理研究院承办。来自该计划各项目组的约50名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杨堤益参加了会议。

  • 标签: 对比计划 域模式 波兰 会议总结 极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简介:2008年10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日文等8种文字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内容包括气候变化与中国国情、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应对

  • 标签: 中国应对 应对气候变化 政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