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5 个结果
  • 简介:对2015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我国公众中男性对气候变化认识程度以及对气象灾害预警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都比女性高。城镇女性选择环保产品、环保出行及愿意对生活或工作方式做出改变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比例高于城镇男性,而农村男性选择调整或改变种植或养殖方式、改变种植或养殖品种及转换谋生方式的比例高于女性。男性选择购买相关气象或气候保险、参加培训或辅导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女性选择学习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知识比例高于男性。女性对气象服务信息的需求比例比男性高。建议:1)积极推进气候变化及其灾害认知的社会性别研究,建立灾害认知性别数据库,将社会性别融入到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2)在气象服务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加强针对女性的宣传和指导,开发适合女性的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渠道,提升她们应对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 标签: 社会性别 气候变化 气象灾害 公众认知
  • 简介:阐述了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了公共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即: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不足,覆盖面存在明显空隙;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公共基础设施抵御气象风险的现实不相适应:基本公共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存在较多问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满足社会多元化、多层次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相差较大。提出发展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我国气象 服务现状 气象服务
  • 简介:介绍深生态的思想来源及基本观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生态战略与深生态的“作为整体的大自然是一个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共同体”观点是一致的。从气象对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国家重大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估及气象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给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是深生态中国气象事业生态建设战略的具体体现,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生态战略 深生态学 中国 环境影响评估 学习
  • 简介:通过对“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估问卷调查”项目中有关手机发布信息调查数据的研究得出,城乡居民获取气象信息的渠道中“手机短信”和“手机彩信”已经成为城市和农村第二大气象信息获取渠道。并提出希望“让更多公众能及时收听(看)到天气预报警报”、“发布途径和渠道多些”、“进一步推出个性化预报产品”等改进气象服务的相关建议。

  • 标签: 公众气象服务 需求分析 信息产品 3G 手机彩信 调查数据
  • 简介:利用民意调查数据,以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分析美国公众对全球变暖的认知、减缓行为和气候政策的支持等。分析表明,大部分美国民众认为全球在变暖,但很多人不了解全球变暖与温室气体的关系,把全球变暖混为大气污染和臭氧层耗竭等;不到一半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个人和美国是现实威胁,更多的公众认为全球变暖对后代和发展中国家是严重威胁;大部分公众认为减缓全球变暖需要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他们愿意选择较容易从事和成本低的行为减少碳排放,但不愿意从根本上改变生活方式,改变自驾车、乘飞机长途旅游这些碳排放量更大的行为;公众普遍支持政府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但不希望所采取的措施对就业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减免税收等措施提高能效,减少碳排放,但大部分反对为节能而提高能源税收。

  • 标签: 美国 全球变暖 气候政策 民意调查
  • 简介:利用^14C的比度测定年代是一项划时代的工作,对推动考古及古气候研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项工作是从Libby开始的,他创建了^14C年代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方法。^14C年代的原理是放射性^14C只存在于大气和一切与大气处于交换状态的含碳物质中。一旦该物质脱离交换状态,^14C放射性不再得到补偿,只会按衰变规律降低。这样就可以按下列公式算出该物质的年龄,即:

  • 标签: ^14C 年代学 含碳物质 测定年代 衰变规律 放射性
  • 简介:1概况2017年4月12—13日,第7次中意业务化海洋及南欧海域和东南中国海气候变化交流会在意大利罗马召开。会议由意大利欧洲地中海气候变化研究中心(CMCC)主办,来自中意双方共26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气候变化 南中国海 交流会 海洋学 业务化 海域
  • 简介:"中国气象应用网格"是国家"863"项目"高性能计算机及其核心软件重大专项"的应用课题之一,发展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值天气预报软件及其支持软件、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气象数据的海量处理技术,实现网格应用对海量气象数据集的远程访问.

  • 标签: 气象应用 数值天气预报 气象数据 数值预报 观测资料 网格
  • 简介:中国气象应用网格”是国家863重大专项支持的一个应用网格项目,主要针对中国气象局计算资源及科研人员分散在全国各地,气象预报面向政府、社会和公众服务的特点,建立了连接中国气象局行业内部和国防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内的跨地域网格平台;在该网格平台上建立全面支持我国新一代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协同攻关环境和基于GRAPES的中尺度有限区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实现了应用层面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气象部门的资源利用率、业务预报和自动化水平。“中国气象应用网格”包括网格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GRAPES、网格门户、网格计算、资源和服务共享平台、基于Ganglia的网格资源监控、数值天气预报控制界面、气象预报产品发布和可视化、源代码管理系统、网格用户注册与管理等系统。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网格计算 气象应用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预报业务系统 GRAPES
  • 简介:易蓉蓉在2007年5月14日《科学时报》撰文介绍,近期中国解决水问题的关键是什么?《科学时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在第二届长江论坛上寻找答案,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制度创新,而不是技术革命。当国际开始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实行管理之时,中国的水利界仍停留在备受垢病的“九龙治水”阶段。“流域综合管理”为什么是中国不可企及的高度?

  • 标签: 制度创新 中国 流域综合管理 风暴 技术革命 水资源
  • 简介: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全球气候与环境的重大变化对中国的气候与环境演变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来自气候、环境、海洋和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百余位专家和学者对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及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部门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本文主要阐述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气候与环境的演变,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做出了预测.

  • 标签: 气候变化 环境演变 未来趋势 中国
  • 简介: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气候资料与气候信息的应用在大气科学领域中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最大。近年来实用天气预报的发展引人注目,但也未超过应用气候方面的进展。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变化,将应用气候推向黄金时代。应用气候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 标签: 气候学 应用 现状 美国 国民经济发展 大气科学
  • 简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于2001年6月10日至7月20日在长江流域组织开展了梅雨锋强暴雨外场试验。参加此次外场试验的观测系统分别是:14个高空加密观测站、100个地面加密观测站、8部多普勒雷达、6部数字化天气雷达、8个GPS站、2个侧向接收天线系统、2个风廓线仪、2个边界层观测站、114个自动气象站和雨量站、3个闪电定位系统。试验结束后,共收集各类原始气象资料约300GB,14个种类。

  • 标签: 中国 暴雨 数据库 形成机理 梅雨锋
  • 简介:简要介绍了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的基本方法,概述了东亚和中国地区关于气候和极端气候事件预估研究的进展。针对极端事件变化预估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如高分辨率、长时间尺度的区域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高时空分辨率的网格化观测资料,除温室效应外的土地利用和气溶胶的作用,使用合理方法进行多模式结果的集合,以及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应用等,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模式 极端事件 预估 中国地区
  • 简介:制定牧区雪灾标准。气象条件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因子,此外,雪灾还与牧草丰歉、牲畜状况、草场类型、草场载畜状况以及承受灾害的能力有关。要对幅员辽阔的广大牧区发生的雪灾迅速作出评估,除气象因子外,其它致灾因子就目前条件还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所以本评价标准仅限于考虑气象因子与雪灾的关系。本文依据积雪掩埋牧草程度、积雪持续日数和积雪面积比等三项指标,来制定中国牧区雪灾发生的等级指标,将灾情等级分为轻灾、中灾、重灾和特大灾四级。

  • 标签: 牧区 雪灾 等级指标
  • 简介:结合2001-2010年Aqua与Terra卫星MODIS积雪影像,分析了新援、青藏高原和东北-内蒙地区积雪的空间稳定性,井探讨了这三犬积雪区积雪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

  • 标签: 中国积雪 变化分析 时空变化
  • 简介:《瞭望》新闻周刊文章,评析中国智库发展现状与未来。文章认为一个国家,智库的繁荣和强大也离不开国家决策部门建立在对其充分重视和信任基础上的支持和需求。然而作为政府决策思路和战略分析的提供者,近年来,中国智库在关键领域表现得并不尽如人意。

  • 标签: 中国 政府决策 《瞭望》 提供者
  • 简介:利用1998年5月-7月在改则、当雄和昌都三测站获得的近地面层气象要素变化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近地面层风速、温度和湿度日变化特征及廓线规律,发现高原近地面层微气象特征具有其自己的特点;同时还讨论了高原近地面层白天出现的逆湿现象.

  • 标签: 气象要素日变化 廓线 青藏高原 近地面层 风速 温度
  • 简介:依据宁夏环境地质、气候条件、水氟含量、营养状况等诸多因素,分析了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特征。在回顾地方性氟病防治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只探求毒理剂量的氟引起机体微观变化,缺乏多学科间交叉印证,难以进一步阐明发病机理。应遵循生态原理,从环境与人类关系的作用、反作用和相互作用出发,采取相应的治本、干预、抗氟的防治措施,可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 标签: 生态学 环境 地方性氟中毒
  • 简介:2008年2月4日,86岁的美国气象学家里德在家中辞世。获悉这一消息,狄克(美国学术界都亲切地称里德为Dick)的老朋友Goody认为,里德的去世,标志着美国气象一个时代的结束。也许Goody的话并不能代表所有美国气象学家的观点,但至少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从美国传统气象向现代气象转变的历程的视角,评价这位强于天气诊断和分析,又快速接受数值天气预报并为之作出巨大贡献的跨越时代的气象学者,这样的说法无疑是准确的,而且在世界气象更广泛的领域也是有意义的。

  • 标签: 气象学家 学术生涯 数值天气预报 天气诊断 美国 学术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