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描述了在全波实验中所见到的三种现象,即:1.纵横波初至的振幅(绝对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2.纵横波初至的相位彼此总是反向的;3.纵横波初至的振幅变化周期为2π。经过充分的分析和解释指出这些现象应该出现在全波测井条件下,从而为利用相位差从全波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奠定了基础。更多还原

  • 标签: 全波测井 相位关系 纵波 横波
  • 简介:在水库现场试验了RISK2型探地雷达探测水库冰厚度的能力,试验时所用天线频率为600MHz;同步钻孔测量雷达探测处的冰厚度;以及在一个点上取样测试分析冰晶体、冰内气泡和冰密度。试验时冰面积雪厚度0.03-0.05m,冰层上部有0.24m粒状冰,其下均为柱状冰;冰内气泡含量呈表层高底层低分布;冰密度随气泡含量变化;冰厚度在平面内不均一。通过探测厚度和实测厚度的对比分析以及气泡含量对介电系数影响的理论分析,建立了积雪、粒状冰和柱状冰三层介质模型,获取雷达波在冰内的理论传递时间。结果发现:能够利用等效介电常数或等效传播速度评价雷达波传递时间,结冰期冰层1/3深度处的对应介电常数或传递速度可以作为等效值;另外因冰内大气泡造成的理论传递时间大于雷达探测时间,其差值随理论传递时间或冰厚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

  • 标签: 雷达 水库冰 厚度 探测 误差
  • 简介:传统Robinson褶积模型主要受缚于三种不合理的假设,即白噪反射系数、最小相位地震子波与稳态假设,而现代反射系数反演方法(如稀疏约束反褶积等)均在前两个假设上寻求突破的同时却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实际地震信号具有典型的稳态特征,这直接冲击着反射系数反演中地震子波不随时间变化的这一基础性假设。本文首先通过实际反射系数测试证实,稳态效应造成重要信息无法得到有效展现,且对深层影响尤为严重。为校正稳态影响,本文从描述稳态方面具有普适性的稳态褶积模型出发,借助对数域的衰减曲线指导检测稳态影响并以此实现对稳态均衡与校正。与常规不同,本文利用对数域Gabor反褶积仅移除非稳态影响,而将分离震源子波和反射系数的任务交给具有更符合实际条件的稀疏约束反褶积处理,因此结合两种反褶积技术即可有效解决非稳态特征影响,又能避免反射系数和地震子波理想化假设的不利影响。海上地震资料的应用实际表明,校正稳态影响有助于恢复更丰富的反射系数信息,使得与地质沉积和构造相关的细节特征得到更加清晰的展现。

  • 标签: 非稳态 稀疏约束 波阻抗约束 Gabor反褶积 对数时频域
  • 简介:局部均值滤波是一种基于图像信息冗余的去噪方法,其认为图像自身的有效结构具有一定的重复性,而随机噪声则不具备这一特点,通过利用图像本身的自相似性来达到压制随机噪声的目的,是一种全局的去噪方法。本文把这一思想引入地震数据随机噪声压制中,针对传统局部均值滤波计算量过大的问题,文章采用分块局部均值的方式来减少计算量;针对滤波参数选取会影响局部均值滤波效果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单的自适应滤波参数地震数据分块局部均值算法。模型和实际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去噪算法(如f-x反褶积),该方法在压制随机噪声的同时对有效信号保护地更好,具有更高的保真度,更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和解释工作。

  • 标签: 地震勘探 自适应 非局部均值 随机噪 声压制
  • 简介:常规长排列双曲动校正公式是在VTI介质中得到的,它不能满足任意空间取向TI(ATI)条件下的扩展.本文以VTI介质中非双曲动校正公式为基础,基于我们推导得出的ATI介质中精确四次时差系数解析解和NMO速度解析解,给出ATI介质中长排列优化的双曲动校正公式.通过与各向异性射线追踪方法计算所得出的"精确走时"结果对比,研究表明优化后的双曲动校正公式能精确地描述任意强弱、ATI介质中随线方位变化的走时曲线,可以用来替代耗时、多偏移距、多方位的射线追踪方法正演拟合ATI介质中长偏移距反射走时,为利用双曲时距的各向异性参数反演提供理论基础性认识。

  • 标签: TI介质 任意空间取向 非双曲动校正公式 反射时距 长偏移距
  • 简介:通过最新的全球地磁模型——CALS10K.1b,结合CALS3K.4与IGRF11模型,计算并分析了10000BC~1990AD期间中国大陆及邻近地区偶极子(ND)磁场Z分量的时空变化。为了深入了解ND场的变化,从场源的角度,对2n(n=2-10)极子ND场及其对应的能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研究期间ND场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在10000BC-2500BC期间,ND场以正值为主并持续了近7500a,在2500BC-1500AD期间强度转弱为以负值为主并持续至1500AD,自此快速增强为以正值为主。东亚地区ND场异常基本在截断阶数(n)为3时即形成,且该异常区已在大陆地区内形成了封闭的圆形区域,这意味着前3阶的ND场占据了总ND场强度的大部分。ND场在核幔边界(CMB)处衰减较快,在地表处则趋于稳定。

  • 标签: 地磁场 非偶极子 CALS10K.1b IGRF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