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林业部编辑、测绘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林业地形图》(以下简称图集),是一部以反映我国林业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中型专题图集。图集比较系统地、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林业的基本状况,新中国林业建设的成就和科研成果。图集在印刷质量、装帧设计方面也比较完善,

  • 标签: 林业地图集 中国林业 评介 科研成果 林业建设 印刷质量
  • 简介:为尽快实现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2001年初。国务院批准实施6大林业重点工程规划。并将其列入“十五”计划。这6大工程分别是: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②退耕还林工程。③“三北”及长江中下游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④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⑥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 标签: 中国 林业工程 天然林保护 防护林建设 自然保护区
  • 简介:围绕林业院校制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如何发挥学校优势的问题,重点讨论了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措施的确定,以及课程体系的设置。

  • 标签: 林业院校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培养方案
  • 简介:当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土地管理已作了严格规定,但由于认识问题、机制问题以及处罚力度不到位等方面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土地违法现象。而土地是民生之本。事关国计民生,同时土地违法也是滋生腐败的又一途径,为此:本文结合地方具体情况提出了“阳光下使用土地”、“创新土地制度”等构想。

  • 标签: 土地管理 违法现象 制度创新 扼制 法律法规 处罚力度
  • 简介:通过论述多媒体教学的优点,阐述了应用这一先进的技术来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践,对于现代地理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地理兴趣 创新思维 培养 多媒体应用
  • 简介:1土地科技创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基于GPS和移动GIS的土地整治现场调查技术,以移动终端为平台,利用GPS定位、导航和GIS一般数字地图操作功能,通过地理位置的变化实现项目区实地和电子图件的实时联动,对项目区地物的真实性和相关信息的准确性进行实时判断,现场记录或绘制、拍摄调查成果一这种低成本、便携式的新技术,彻底摆脱了传统方法的定位难、测量难、记录难的问题。

  • 标签: 土地整治 科技创新 GPS定位 移动GIS 调查技术 移动终端
  • 简介:2014年11月,由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栾川县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栾川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产学研基地正式揭牌,它将成为“紧缺矿产资源勘查协同创新中心”协同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合作开展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地质找矿与开发、地质环境调查评价与治理规划的重要平台,也是我国地质勘查领域实现地质调查成果转化、培养地质科技领军人才的重要平台,其牵头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核心协同单位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主要参与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中国铝业集团公司等。

  • 标签: 地质找矿 协同 创新 中国地质大学 基础地质调查 矿产资源勘查
  • 简介:土地收购储备机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香港。1996年,我国在上海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一“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杭州的土地储备中心成立后,效果突出,因此,1999年在“全国集约用地市场研讨会”上,把杭州土地储备制度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推广,得到各地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推崇,随后各地都纷纷成立土地储备机构,经过几年的发展和运作,土地制度的建立与运行,有些什么样的效果?引起那些变化呢?还有什么样的问题等待研究、那些制度和法规需要完善?

  • 标签: 土地收购储备 机制 土地储备制度 创新 杭州市 管理部门
  • 简介:井陉县国土资源局白2002年5月组建以来,就提出了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把我局建成在全县综合实力比较强、管理水平比较高、整体素质比较好的文明机关。同时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利用一年左右的时间,整合队伍,整顿纪律,理顺关系,强基固本,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运行体制和工作机制,为国土资源工作上台阶夯实基础;第二步,利用两年左右时间,抓管理、上水平,实现国土资源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第三步,

  • 标签: 国土资源工作 创新 国土资源局 综合实力 工作机制 运行体制
  • 简介:结合西华师范大学实际提出,培养创新型遥感应用人才是其遥感课程教学和GIS专业建设的科学目标,并以《遥感图像处理》教学为例,着重从实际操作角度,分别介绍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案例和创新教学评价等长期研究与实践成果,以期为感兴趣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遥感图像处理 创新人才 创新教学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努力创新土地整理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土地整理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是国土资源部门当前必须关注的课题。

  • 标签: 农村建设 土地整理 工作机制 创新 社会主义 国土资源部门
  • 简介:一、2005年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回顾2005年,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战线全体同志,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了执法监察工作力度,维护了健康的国土资源管理秩序,确保了全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国土资源工作 执法监察 监察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基础
  • 简介:2012年10月16日,全国地图制图创新发展经验交流会在郑州召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地理信息与地图司副司长程军、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贾志伟、副局长禄丰年等领导到会祝贺。此次会议由河南省地图院主办。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41家地图制图、教育、出版、科研单位的12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孙群、中国地图出版社总编徐根才、武汉大学教授杜清运分别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全国各地的参会代表分别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 标签: 经验交流会 地图制图 郑州 创新 中国地图出版社 地理信息
  • 简介:2012年5月30日,在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举行了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与郑州大学研究生刨新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河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成为郑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信息中心主任邓跃明被聘为郑州大学兼职教授。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院长吴泽宁、党委书记刘泽明为其颁发了聘任证书。信息中心与郑州大学还续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实习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书》。

  • 标签: 郑州大学 信息中心 实践基地 基础地理 研究生 河南省
  • 简介:研究了将地面激光技术应用于地铁隧道变形监测,运用基于点云法向量差异的点云分割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抽稀,使用抽稀后点云数据构建地铁隧道模型,对隧道进行整体变形分析,构建地铁隧道三维模型不仅提高了变形监测精度,而且能够反映隧道整体变形趋势。将此方法应用于天津地铁一号线隧道变形监测,通过与光纤位移计结果对比,变形监测精度在4mm以内,能够满足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的需要。

  • 标签: 地面激光 变形监测 地铁隧道 矢量分割 隧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