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用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米射电望远镜对一批强IRAS远红外源(流量F100μ>500Jy)进行了H2O脉泽谱线的搜寻,了10个新的H2O脉泽源。其中9个源均与恒星形成区成协,它们是正在形成中的大质量星的标志,另一个则是著名的富碳星IRC10216,在富碳星包层中H2O脉泽活动的出现是罕见的。文章还讨论了这些新发现源的演化特性和时变特性。

  • 标签: 射电源 VLBI观测 分子谱线 射电望远镜 水脉泽源 富碳星
  • 简介:本文探讨了荷电的BTZ黑洞的热辐射与非热辐射,给出了Hawking辐射谱及相应的温度表达式,并给出了非热辐射的有效势和粒子的能量公式。

  • 标签: 黑洞 HAWKING辐射 非热辐射 有效势 粒子
  • 简介:通过对佘山站模拟式微波辐射计的改进,摒弃了传统的绘图仪,提高了数字化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劳动成本。系统设计以ARM核微控制器和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为核心,外接存储器和其他外围电路,很好地实现了数字自动零点补偿和数据采集功能,使得硬件体积更小、功耗更低、功能更多、可扩展性更强。

  • 标签: ARM FPGA 零点补偿 数据采集
  • 简介:本文讨论了中央激发源在其周围包层中产生的平均辐射强度的计算问题。计算表明,通常星云理论中计算平均辐射强度的公式仅适用于光学薄的情况,且光学浓度必须用从源表面开始计量的距离计算。在有物质抛射的恒星包层中,中央星产生的平均辐射强度必须严格计算,特别是在减速星风情况下,本文提出了严格计算的公式。

  • 标签: 恒星包层 恒星辐射 质量损失 辐射强度 中央激发源
  • 简介:给出了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背景下Dirac方程的退耦与分离变量,并通过适当的变换在动态Dilaton-Maxwell黑洞的视界附近找到了静止质量不为零的Dirac方程的有物理意义的解,导出了Hawking热谱公式、辐射温度和视界面方程。从而解决了Dirac粒子在Dilaton-Maxwell黑洞背景下Hawking蒸发的问题。

  • 标签: DIRAC粒子 HAWKING辐射 黑洞 热辐射 度规 量子效应
  • 简介:在本文中,我们讨论了:(1)高维Reissner-Nordstroem黑洞的非热辐射,发现非热辐射中径向有效势及粒子能量均依赖于时空维数D。(2)高维Schwarzschild黑洞的粒子轨道运动,发现光子圆轨道半径随着维数的增大而减小;当维数大于4时,不存在有粒子速缚轨道,也不存在最小稳定轨道半径。

  • 标签: 黑洞 非热辐射 粒子束缚轨道 轨道半径 径向有效势
  • 简介:天线的远场辐射方向图(幅度图)在实际天线测量中应用极其普遍,而在一般的资料中很少论及相位特性以及相位和幅度的相互关系,该文对远场的相位以及相位和幅度之间的相互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该文中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远场相位的理论与实际偏差,及引起这种相位误差的来源和测量方式,这对天线测量及评定天线的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参考意义,该文也给出了佘山25m天线的测量结果。由于射电天文望远镜通常为圆形,且工作于信号的远场区域,该文就远场区的表达式在圆形口径面的情况下用标量衍射的手段作了一定的推导。

  • 标签: 天线 口径面 相位 幅度 远场 方向图
  • 简介:本文给出1988年8月16日中日合作发放的10厘米球载红外望远镜对亮晚型巨星、木星、火星和土星的观测结果。探讨系统由硅光电二极管及HD820滤光片组成,有效峰值波长0.96微米,带宽0.23微米。文章介绍了扫描观测的处理方法和流量定标方法,给出所观测的恒星及行星在0.96微米上的视星等。

  • 标签: 球载观测 近红外测光 晚型星 红外望远镜 大行星 恒星
  • 简介:本文从弱湍动等离子体理论出发,由Vlasov方程导出了Maser效应作用机制下共振波的演化规律;并且讨论了尘埃等离子体电子束入射情况下,共振Langmuir波的增长率。研究结果表明,Maser效应比其它不稳定性(如本文中论及的束流不稳定性等)能更好的解释空间中的反常Langmuir辐射现象。

  • 标签: 空间尘埃 等离子体 Langmuir辐射 彗星
  • 简介:本文以大气湍流理论为基础,对上海天文台佘山站大气相干长度进行了实测,结果约为6厘米。同时利用两年的高空气气象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大气湍流特性,计算了水汽含量,对该地区光学和红外天文了初步的定量研究,认为该地区可见光观测的最佳时机是夏秋季节,近红外波段的天文观测变是可行的。

  • 标签: 大气湍流 气象资料 红外天文观测 大气相干长度 水汽含量
  • 简介:使用上海天文台的25米天线和12.2GHz的接收系统,对银道面附近的一个HⅡ区复合体G18.2-0.3进行了射电连续谱观测。采用沿源运动轨迹,对观测曲线进行多子源模型拟合的方法将该复合体中的6个子源从延展的HⅡ区辐射中离了出来,并导出了每个子源在122GHz频率上的流量和角大小。结合国外台站的2695MHz、4750MHz和10.55GHz上的流量还得到了这些子源的辐射频谱。分析表明它们具有热辐射性质,对具有射电复合线(H76a)资料和角尺度的4个子源导出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在(1-3)×10^2cm^-3间,此外通过对G18.2-0.3复合子源IRAS资料的分析和模型拟合还得到了每个子源周围冷尘埃的等效黑体温度。其中4个子源并具有IRAS-LRS资料,分析它们得到了该HⅡ区成协尘埃的性质。根据5个子源的IRAS流理、频带以及色改正因子又求出了这些子源在1-500μm间的总红外光度在2×10^4-10^5L⊙间。它表明与G18.2-0.3中各子源成协的新形成星是一些大质量的OB型星,它们在同一个延展HⅡ区中如此密集证明了大质量星“致密一堆积”形成模式的合理性。

  • 标签: 银道面 VLBI观测 红外辐射 射电连续谱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HⅡ区复合体
  • 简介:导出了疏散星团在近红外波段的巨星支斜率与[Fe/H]的关系。将这一关系应用于半人马座矮球状星系的中心,得到了金属丰度[Fe/H]=-0.13士0.09。这一富金属星族的存在表明,在几十亿年前,这个星系经历了一次恒星形成过程。

  • 标签: 疏散星团 巨星支斜率 金属丰度 半人马座矮球状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