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为实现高精度鉴相,净化振荡需采用双混频鉴相。本文首先分析了双混频提高鉴相精度的原理,然后介绍了混频模块、DDS模块和测量程序的实现,最后通过测量同源氢钟5MHz信号,采集数据并处理,得到了系统的自校频率稳定度。

  • 标签: 氢原子钟 双混频 DDS FPGA 数字锁相环 频率稳定度
  • 简介:为满足天马望远镜Q波段(35-50GHz)双波束致冷接收机的需求,介绍了一种Q波段宽带圆极化的设计。圆极化采用90°移相器与正交模式转换组合的方式,其中,90°移相器利用双壁波纹移相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工作带宽内可以达到90°±3°;正交模式转换采用十字转门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各端口反射系数好于-25dB,输出端口隔离度好于-60dB。文章还给出了对实际加工90°移相器与正交模式转换器具有指导意义的容差分析,并且给出了90°移相器与正交模式转换组合的仿真结果。组合而成的圆极化性能满足天马望远镜Q波段致冷接收机的设计指标:端口反射系数好于-20dB,输出端口隔离度好于-32dB。

  • 标签: 圆极化器 90°移相器 正交模式转换器
  • 简介:叙述了新研制成功的以8751单片机为主体的23位光轴角编码电路的原理、电路接口和程序实现。23位编码的分辨率为0″.155。同时它能以度、分、秒为单位显示望远镜的指向(高度、方位),显示精度为1″。新的23位编码电路结构简洁、性能可靠,完全达到了事先的设计要求并已正常使用在激光测距仪上。

  • 标签: 编码器 光学轴角编码器 编码器电路
  • 简介:叙述了新研制成功的以8751单片机为主体的23位光轴角度编码电路的原理,电路接口和程度实现,23位编码的分辨率为0'',155.同时它能以度,分,秒为单位显示望远镜的指向(高度,方位)显示精度为1''。新的23位编码电路结构简洁,性能可靠,完全达到了事先的设计要求并已正常用在激光测路仪上。

  • 标签: 光学轴角编码器 电路 接口 程序 人卫激光测距仪 分辨率
  • 简介:传统时间间隔的测量速率受限于被测事件的时间间隔,事件计时概念的引入可以很好地提高测量速率。事件计时是高重频(kHz级)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的主要设备。该文介绍了事件计时A032.ET的性能以及其在卫星激光测距中的应用,为我国开展高重频SLR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SLR) 事件计时器 测量速率 高重频
  • 简介:介绍了一种仅用销模Nd:YAG振荡进行的卫星激光测距实验。此类振荡的倍频输出可达5-10mJ(532nm),脉宽50-100ps。整个振荡仅采用一支氙灯和一支Nd:YAG棒,体积紧凑、小巧,重量仅32kg。接收望远镜口径为60cm,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接收。本系统对8000km远的Lageos-1,Lageos-2两颗卫星进行了成功的测距。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锁模激光器 辅助仪器 激光振荡器 倍频 脉宽
  • 简介:中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完成工程目标和科研实验任务后于2009年3月1日受控落月。确定嫦娥一号卫星的具体落月时刻,对于判定落月点和轨控精度以及后续的探月任务都有重要意义。嫦娥一号落月过程中,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3个VLBI观测站安装的VLBI数字基带转换对该过程进行了全程数据记录。利用其中落月段数据,用基于短时傅立叶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计算确定嫦娥一号具体落月时刻为UTC2009年3月1日8时13分6.6459秒,精确度为10~(-3)s,相应的落月点确定精度为2m左右。

  • 标签: “嫦娥一号” 硬着陆 落月时刻 短时傅立叶变换 数字基带转换器
  • 简介:本文叙述了一种采用加载白宝石的YBCO高Tc超导微波谐振的设计与Q值测试的初步结果。在77°10.5GHz时,测得的有载Q值为1.9×10^6。文章还叙述了高Q值的高Tc超导腔稳频应用的一些考虑,并简单地介绍了用10^6-10^7Q值的高Tc超导谐振稳定微波振荡(简称超导振荡)可能获得的频率稳定度和相位噪声性能。

  • 标签: 高Tc超导腔 微波振荡器 频率稳定性 谐振器 噪声 设计
  • 简介:从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的角度介绍了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MarkⅣ解码。利用它可对MarkⅣ记录设备输出的数据进行质量分析并提取相位校正信号,检测VLBI观测设备的工作状态,消除设备对MarkⅣ记录数据的影响。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硬件 软件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解码器
  • 简介:本文叙述了Ⅱ型光电等高仪的一套完整的现代化观测系统,整个系统由IBM-286计算机进行实时控制、数据采集和结果处理,并且采用了光子计数的新技术,使光电等高仪的观测星等从原来的6^m.5提高到11^m.0。该系统已在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的Ⅱ型光电等高仪上正式使用,效果很好。

  • 标签: 天体测量 光电等高仪 光子计数器 星等 数据处理
  • 简介:在GPS数据处理中,存在着误差影响、影响波的干扰、周跳和数据量大等问题。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实质是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周跳是由于卫星信号的失锁而造成信号的不连续;数据量大是因为GPS观测需要采样间隔小又连续观测所致。由于小波理论具有时频分析、波形分解、特征提取和快速小波变换等特性,应用小波变换和波形分解可以解决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的问题;应用特征提取可以解决周跳检测问题;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进行数据压缩。

  • 标签: 小波分析 GPS 数据处理 误差 动态监测 小波变换
  • 简介:深空探测中探测处于轨道制动期间,由于预报轨道误差较大,如果用预报轨道模型作为输入,相关处理机有时很难获得清晰的条纹,因此需要快速条纹搜索程序给出准确模型值。针对快速条纹搜索算法,研究基于图形处理(graphicsprocessingunit,GPU)硬件平台的加速改进,同时针对后续探月任务中存在两个动态目标的情况,研究能同时计算两个目标的快速条纹搜索算法。

  • 标签: VLBI 条纹搜索 GPU加速
  • 简介:本文介绍了1985年国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和1987年国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中使用双混频时差(DMTD)测量技术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MTD测量技术在搬钟时间同步实验中,对于确定钟速和同步精度以及严密监视钟的相位、频率跳变等方面是很有用的。它与秒脉冲(1PPS)时差测量技术可同时使用和相互补充。

  • 标签: 时间同步 双混频时差测量技术 钟速 相位 频率跳变
  • 简介:Linu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系统控制中得到广泛应用。QT是Linux操作系统下一种优秀的可视化编程工具,具有良好的图形界面和可移植性。该文介绍了在Linux下利用QT编程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开发的基于QT的卫星激光测距控制软件,重点论述了用QT编程对事件计时、距离门产生、系统实时时钟模块以及所涉及的计算机并口和串口等硬件设备的控制方法。目前该控制软件已在卫星激光测距工作中成功应用。

  • 标签: LINUX操作系统 QT编程工具 卫星激光测距 控制软件
  • 简介:低噪声放大器LNA(LowNoiseAmplifier)是射电天文接收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效噪声温度决定了接收机的灵敏度。该文介绍了一种宽带Ku波段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放大器采用NEC公司的NE3210S01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EMT(HighE-lectronMobilityfield-effectTransistor)三级级联结构。在11~13GHz范围内的增益大于29.7dB,等效噪声温度小于55K,输入输出匹配好于-25dB。

  • 标签: 低噪声放大器 等效噪声温度 阻抗匹配 稳定性
  • 简介:本文论述了在用PDS测量密集星场底片时扫描框架文件生成和分组测量结果合并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介绍了处理这些问题的计算机程序,并且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表明只要在测量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组内重复度,用这些程序处理后的结果在系统上是一致的,可以直接用于天体测量归算。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PDS测量 密集星场底片 归算方法
  • 简介:对于同一天区底片,因覆盖范围和极限星等不同,用PDS测量时,被测量需按不同的空间限制和测光限制构成不同的子集。本文用两个PDP-11FORTRAN程序来实现这一目的。此外,本文还对本项研究工作作了一个总结。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PDS测量 底片 极限星 空间
  • 简介:介绍了稀疏矩阵的四种常见形式以及稀疏矩阵技术在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处理中的应用。推演了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综合解算中所用稀疏矩阵形式下待估参数求解和协方差矩阵估算的算法。通过对是否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方程求解(乘法和加法)运算对数的估算和比较,表明普通最小二乘方法的运算对数约为参数总数的3次方,而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的运算对数近似与参数总数成线性关系,从而能够在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大样本数据处理中显著缩短计算时间。

  • 标签: 稀疏矩阵 VLBI 数据处理 天文测量
  • 简介: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是亚洲最大、全方位可转动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在国内首次配备主动面系统。对主动面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偏焦全息测量技术在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中的初步应用情况进行介绍。首先,介绍常用的天线主反射面面型测量方法。接着,介绍偏焦全息测量技术的应用方法。采用飞行扫描,利用X波段致冷接收机和连续谱终端,将射电源3C84作为信号源,通过移动副反射面测量得到一幅聚焦天线方向图和两幅偏焦天线方向图。将三幅天线方向图作为偏焦全息测量算法的输入,获得天线口径面相位分布的Zernike系数。依据Zernike系数计算得到天线主反射面型面误差的均方根值(rootmeansquare,RMS),该均方根值与前期照相测量的结果基本相符。最后,对今后的改进工作进行展望。

  • 标签: 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主动面系统 偏焦全息测量技术 飞行扫描
  • 简介:在时频技术和设备研制方面颇有影响的美国(Datum)FTS(FrequencyandTimeSystems,Inc.)公司副总裁DavidS.Briggs先生于今年3月初访问陕西天文台,介绍SigmaTau氢钟(ActiveHydrogenMASERs)及其它时频技术。原先在美国NASA哥达德航天中心工作的HarryPeters于1977年创建SigmaTau公司。1982年为VLBA射电天文观测,开发研制新型氢脉泽——更新设计原子束光学系统、腔谐振调节

  • 标签: 天文台 氢钟 开发研制 陕西 射电天文观测 束光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