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3 个结果
  • 简介:计算机应用软件环境建设本质上一个软件工程,用软件工程方法进行规划和实施,可以使所建立软件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着用户需求,提高软件开发、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生产效率。本文论述了软件工程方法在上海天文台计算中心应用软件环境建设应用,重点论述需求分析、软件维护和软件管理工作内容。

  • 标签: 软件工程 天文学 计算机 上海天文台 开发 软件管理
  • 简介:推导了在Givens-Gentleman正交变换形式下考察协方差分析理论,给出一些重要统计量,如考察协方差矩阵、摄动矩阵等在此形式下表达式。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给出编写CAPS时采用详细流程图,并介绍在使用CAPS时应注意一些问题。

  • 标签: 定轨 协方差分析 正交变换 摄动矩阵 卫星轨道 测量模型
  • 简介:Linux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安全,在系统控制得到广泛应用。QTLinux操作系统下一种优秀可视化编程工具,具有良好图形界面和可移植。该文介绍了在Linux下利用QT编程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开发基于QT卫星激光测距控制软件,重点论述了用QT编程对事件计时器、距离门产生器、系统实时时钟模块以及所涉及计算机并口和串口等硬件设备控制方法。目前该控制软件已在卫星激光测距工作成功应用。

  • 标签: LINUX操作系统 QT编程工具 卫星激光测距 控制软件
  • 简介:在GPS数据处理,存在着误差影响、影响波干扰、周跳和数据量大等问题。误差影响和影响波干扰实质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受到其它因素影响;周跳由于卫星信号失锁而造成信号不连续;数据量大是因为GPS观测需要采样间隔小又连续观测所致。由于小波理论具有时频分析、波形分解、特征提取和快速小波变换等特性,应用小波变换和波形分解可以解决误差影响和影响波干扰问题;应用特征提取可以解决周跳检测问题;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进行数据压缩。

  • 标签: 小波分析 GPS 数据处理 误差 动态监测 小波变换
  • 简介:本文论述了在用PDS测量密集星场底片时扫描框架文件生成和分组测量结果合并遇到各种问题,介绍了处理这些问题计算机程序,并且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表明只要在测量过程始终保持良好组内重复度,用这些程序处理后结果在系统上一致,可以直接用于天体测量归算。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PDS测量 密集星场底片 归算方法
  • 简介:本文介绍了1985年国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和1987年国内搬钟时间同步实验中使用双混频时差(DMTD)测量技术结果。实验结果表明:DMTD测量技术在搬钟时间同步实验,对于确定钟速和同步精度以及严密监视钟相位、频率跳变等方面很有用。它与秒脉冲(1PPS)时差测量技术可同时使用和相互补充。

  • 标签: 时间同步 双混频时差测量技术 钟速 相位 频率跳变
  • 简介:天文国介一般都从地球大气局部运动来解释天文时纬残差波动原因,但长期得不出确定结论。本文从残差波动异常同台站周围强震活动关系出发,论述了地下物质运动与构造活动也是产生天文时纬波动异常可能原因,其中关键地方铅垂线变化。作者认为,天文时纬仪器特长能检测铅垂线连续变化,若经改进,它即能铅垂线变化,又能对地震预测提供有益信息。

  • 标签: 天文时纬观测 地球物理 残差波动异常 地震 构造活动
  • 简介:对于同一天区底片,因覆盖范围和极限星等不同,用PDS测量时,被测量需按不同空间限制和测光限制构成不同子集。本文用两个PDP-11FORTRAN程序来实现这一目的。此外,本文还对本项研究工作作了一个总结。

  • 标签: 照相天体测量 PDS测量 底片 极限星 空间
  • 简介:高精度时间和频率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如地球动力学研究、相对论验证、引力波检测、脉冲星周期观测与研究、人造卫星动力学测地等等,而且更多地在应用研究和国民经济活动,如能源(电力联网)通讯、交通、计量测试、地震测定等,以及在军事和空间活动,如习行器测控、制导、通讯和数据传输、卫星定位、军事测绘、武器试验和国防新技术研究等,都具有广泛应用。在这些应用,高匠时上尖标准源,谷称原子钟,毫无疑问这些时频活动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地、因地制宜地选择标准源,便是我们需要考虑问题。在这篇资料中,我们对目前实用商品原子钟进行了一些调查,列出了它们一般特点和性能比较,给出了它们一些应用例子。通过比较,我们认为,根据我国国情,使用国产氢原子钟无论从性能、价格上考虑,还是从寿命和售后服务上考虑都是合算

  • 标签: 频率标准 氢原子钟 时间 售后服务 使用寿命
  • 简介:介绍了稀疏矩阵四种常见形式以及稀疏矩阵技术在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处理应用。推演了天测与测地VLBI数据综合解算中所用稀疏矩阵形式下待估参数求解和协方差矩阵估算算法。通过对是否采用稀疏矩阵技术时方程求解(乘法和加法)运算对数估算和比较,表明普通最小二乘方法运算对数约为参数总数3次方,而采用稀疏矩阵技术运算对数近似与参数总数成线性关系,从而能够在现代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大样本数据处理显著缩短计算时间。

  • 标签: 稀疏矩阵 VLBI 数据处理 天文测量
  • 简介:在2维弦论黑洞背景时空中求解了具有'tHooft边界条件和“准周期”边界条件Klein-Gor-don方程和Dirac方程,分别计算了相应玻色子熵和费米子熵,发现它们具有同一发散形式,两者仅相差一个系数。

  • 标签: 二维黑洞 费米子熵 玻色子熵 热力学熵 二维弦论
  • 简介:本文收集了43个视超光速源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改进Irene和Reme统计方法,在同步加速自康普顿散射构架上,从射电和X射丝观测结果导出源多普勒因子δ,并利用相对论射束模型运动学公式,导出洛仓兹因子υ和喷流与视线夹角θ。将为些参数以及观测参数代入相对论射束模型有关公式,计算理论模型预言光度和亮温度,并与它们观测值比较,通过它们相关来检验理论模型。通过比较观测亮温度和理论亮温度,舅图1,它们有很强相关,Tth=38.5Tob^0.09,相关系数r=0.92,源数目为43,相关检验表明在99.9%水平上显著相关。这个结果对相对论射速模型一个支持,亮温度主要分布在10^11-10^12K范围内。把相对论射束模型预言理论光度与它们观测单色光度比较,发现它们没有明显相关,但去掉8个不大可信δ值和υ值(δ<1和υ>>1)源后,得到28个源观测光度和理论光度有一定相产,如图2所示,Lth=4.0×10^27K=Lob^0.39,相关系数r=0.60,源数目n=28,相关检验表明在99.9%水平上相关,但相关不旭亮温度相关好。这有可能Lth误差来源比Tth多,特别是Tth与υ、β无关,而Lth与υ、β有关。观测值与理论值相关不是偶然,而是AGN内禀性质反映,说明理论模型预言正确,这种相关对相对论射束模型一个支持。

  • 标签: 河外射电源 光度 亮温度 相对论性射速模型 视超光速源
  • 简介:给出了一种高实时距离门控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性价比Spartan-3XC3S200FPGA芯片实现。相比传统距离门控设计将距离门控计算放在计算机内进行,该方法把运算任务从计算机抽调出来放在FPGA内部进行,最大程度地保证距离门控系统运行高精度、高工作频率及高实时。针对此方法基本原理、运行流程及一些关键部分实现作出了详细论述,如串口部分及其传输协议,乘法模块实现以及大气后向散射避免方法等。

  • 标签: 距离门 Sprtan-3 XC3S200 高实时性 高重复率卫星激光测距
  • 简介:低噪声放大器LNA(LowNoiseAmplifier)射电天文接收机重要组成部分,其等效噪声温度决定了接收机灵敏度。该文介绍了一种宽带Ku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该放大器采用NEC公司NE3210S01高电子迁移率场效应晶体管HEMT(HighE-lectronMobilityfield-effectTransistor)三级级联结构。在11~13GHz范围内增益大于29.7dB,等效噪声温度小于55K,输入输出匹配好于-25dB。

  • 标签: 低噪声放大器 等效噪声温度 阻抗匹配 稳定性
  • 简介:本文内容对前一文提出正确变质量体运动方程及修正谬误运动方程一个严格证明。其证明过程,采用了两种不同形式和方法。这样,就可使前文更具有完整

  • 标签: 天体力学 三体问题 变质量体 运动方程
  • 简介:我国VLI网包括上海佘山,乌鲁木齐和昆明3个观测站,以及上海天文台研制两台站相关处理机,上海佘山和乌鲁木齐站已升级成MK4制式和只使用薄磁带,而昆明站只能使用S2制式,因此,实现相关处理机对不同制式数据和薄磁带兼容。我国VLBI网顺利运行关键,给出了多制式VLBI观测实验和相关处理初步结果。总结了相关处理机升级后处理能力。并对相关处理机下一步发展作简单讨论。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处理机 磁带格式 兼容性测试 处理能力
  • 简介:在巨分子云聚合形成过程,一般都包括了分子云间非弹性磁撞与分子云间自引力。本文主要对分子云间自引力在这一形成过程作用进行分析,得到结论分子云间自引力对分子去成团至关重要

  • 标签: 旋涡星系 分子云 恒星形成 自引力 非弱性磁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