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虽然临床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阻塞黄疸与败血症密切相关,但至今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阻塞黄疸最重要的病理基础是肠黏膜屏障损伤导致的内毒素血症。近年来研究表明,主要影响因素与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及其磷酸化有密切相关。

  • 标签: 阻塞性黄疸 肠黏膜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磷酸化 内毒素血症
  • 简介:目的探析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对策经验.方法回顾分析48例选择我院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护理措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48例患者经过综合的科学护理,临床症状恢复明显并出院.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复杂,需要科学的精心护理进行干预,才能够及早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时效,有效缓解了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目的:中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发病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CHD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同期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CHD合并OSAS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及空腹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其S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阻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较高,临床接诊冠心病患者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SPO2、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等临床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尽早干预,降低OSAS的发生率.

  • 标签: 中老年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发病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观察99例住院的CHF患者及96例健康体检者血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心衰程度的加重,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均逐渐增高,病例各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常见;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程度与HUA水平明显相关,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程度.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尿酸
  • 简介:急性闭合跟腱损伤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创伤,据文献统计,跟腱损伤的发病率为0.18‰,而且在逐渐上升。然而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剧烈弹跳的一瞬间,跟腱容易发生断裂。跟腱损伤后病人需长周期的治疗,以此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自身健康并发症。因此,跟腱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者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的来说方法很多,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对闭合跟腱断裂尚未形成一套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以期待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 标签: 急性 跟腱 断裂 闭合性 综述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化脓腹膜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6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腹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西药治疗32例的对照组和手术治疗32例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和白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急性化脓腹膜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临床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两组治疗7日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和疗效结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栀黄止痛散 针灸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19-25个核苷酸的非常保守的非编码小RNA分子,在真核生物体内通过与mRNA的3'非翻译区序列不完全互补结合促使mRNA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细胞增殖与凋亡、生长发育、代谢活化、DNA修复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与多种疾病尤其是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对miRNA的功能研究已发展到其分子机制层面,大量集中于其靶基因的预测和鉴定及调控相关表观遗传因子,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新的线索。我们就miRNA的合成、功能研究及miRNA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做简要综述。

  • 标签: MICRORNA 生物学过程 功能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利用基因工程表达的志贺毒素B亚基纯化产物研究志贺毒素的分子组装机理。首先对StxB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将蛋白质纯品溶解在磷酸缓冲液中。利用蛋白质交联的方法证实,在磷酸缓冲液体系中StxB可以自发聚合为不同的分子结构形式(单体至五聚体),并可以与游离和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对志贺毒素全毒素的细胞毒性有竞争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没有A亚基存在的情况下,单独的StxB也可以自发组装为多聚体,说明StxB具有自身组装的能力。

  • 标签: 志贺毒素 B亚基 分子组装
  • 简介: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手指状结构域的转录因子,对基因调控起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保守结构域的不同,可将锌指蛋白主要分为C2H2型、C4型和C6型。锌指通过与靶分子DNA、RNA、DNA-RNA的序列特异性结合,以及与自身或其他锌指蛋白的结合,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我们简要综述了近年来锌指蛋白结构、分类及其与核酸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锌指蛋白 转录因子 结构 功能
  • 简介:IbpA是小分子热激蛋白家族成员。IbpA和IbpB协同作用,与其他伴侣蛋白一起在热激反应中保护底物蛋白,消除凝集,产生重折叠,回复活性。概述了IbpA在热激反应中的作用、ibpA基因表达的调控和IbpA分子结构对其功能的影响。

  • 标签: IbpA 小分子热激蛋白 热激反应
  • 简介: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是蔗糖非发酵1/AMP活化蛋白激酶(Snfl/AMPK)家族中一个独特成员,是一种周期依赖激酶。与家族其他成员不同,MELK并不参与代谢应激状态下细胞的生存调控,而更多参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肿瘤生成和细胞凋亡等过程。MELK在人体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MELK在肿瘤干细胞中被异常激活,使肿瘤细胞获得生长、侵袭、迁移等能力,因此,MELK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我们就MELK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研究中的进展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 细胞周期 胚胎发育 肿瘤形成 靶向治疗
  • 简介: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主要的蛋白水解酶之一,广泛存在于细菌、真菌、动物和植物中。近年来,对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及功能研究有了一些进展。本文简要总结了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结构,典型的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加工产生成熟过程,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在植物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种子萌发、有性生殖过程及植物衰老等方面的功能

  • 标签: 天冬氨酸蛋白酶 结构与分类 加工机制 胁迫反应 有性生殖与衰老
  • 简介:蓝靛果忍冬又名蓝靛果、黑瞎子果、山茄子等,果实出汁率高,是制作饮料的极好原料,被誉为“饮料之王”.经深入研究发现蓝靛果中含有丰富的Vp活性物质,如花青甙、芸香甙,儿茶酸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蓝靛果不但有较高的抗氧化性、抗肿瘤作用,还可以治疗胃溃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

  • 标签: 蓝靛果忍冬 花色苷 类黄酮 抗肿瘤
  • 简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利用不足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临床甲减的患病率为l%左右,女性较男性多见,随年龄增加患病率上升.现代中医各家多认为脾肾阳虚为甲减发病的主要病机,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以针灸、膏方、食疗等治法,丰富了甲减的治疗手段,在甲减的认识与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展.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临床救治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效可行的抢救方案,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观察疗效.结果:4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通过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及有效的护理,痊愈30例,好转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但经过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在临床上均能取得很好的治愈效果,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 急性大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海洋微生物多糖主要是从海水、海泥和海藻中的细菌中分离出来的多糖,大多是微生物胞外多糖。海洋微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由于其生存环境所限,微生物物种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多数微生物通过代谢产生了一些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此活性物质便可提炼出结构迥异、作用独特的活性多糖。本文综述了海洋微生物多糖的药用功能,对海洋微生物多糖的药用价值进行了系统分析。

  • 标签: 海洋微生物 多糖 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药用价值
  • 简介: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作为报告基因,通过对比小鼠白蛋白启动子在不同来源细胞系中启动_GFP基因的转录活性,对小鼠白蛋白启动子的组织特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小鼠白蛋白启动子在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6和人肝癌细胞系HepG2均有很强的转录起始功能,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GFP表达.Hepa1-6细胞在转染早期的48h内,CMV的启动子和增强子序列是小鼠白蛋白启动子转录活性的4倍.G418加压筛选2周后,CMV的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下降到只有小鼠白蛋白启动子活性的1/2.转染入肝癌细胞系HepG22周后,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GFP表达.其他的细胞如中华仓鼠卵巢细胞系CHO和人肺癌细胞系PLA801中转染的小鼠白蛋白启动子不能启动GFP的表达,而对照CMV启动子控制下的GFP基因可在CHO和PLA801中表达.以上结果说明,小鼠白蛋白启动子仅在肝脏来源的细胞中可以起始下游基因的转录,在其他组织来源的细胞中不能起始转录,这表明小鼠白蛋白启动子具有肝脏组织特异的转录活性,但没有种属特异性.

  • 标签: 小鼠 白蛋白 启动子 组织特异性 功能 绿色荧光蛋白
  • 简介:IKK复合物由IKKα、IKKβ和IKKγ组成,是NF-κB通路中的重要分子,主要调控NF-κB通路的活化。近年的研究发现,IKK复合物还存在许多NF-κB非相关功能,主要涉及肿瘤发生、应激反应、转录调控、免疫功能及细胞周期调控等方面。IKK复合物的NF-κB非相关功能研究集中于IKKα和IKKβ亚基,并且存在激酶活性依赖和非依赖2种作用方式。对于该功能的深入探讨,对全面理解IKK分子的生理病理功能十分重要,并且为IKK分子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

  • 标签: IKK复合物 NF-κB非相关性 IKKα IKK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