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化脓膜炎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方法:选取64例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急性化脓膜炎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西药治疗32例的对照组和手术治疗32例的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内毒素和白细胞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在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1%,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急性化脓膜炎患者的治愈率和术后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治疗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临床 疗效分析
  • 简介:急性闭合跟腱损伤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运动创伤,据文献统计,跟腱损伤的发病率为0.18‰,而且在逐渐上升。然而在运动过程中,特别是剧烈弹跳的一瞬间,跟腱容易发生断裂。跟腱损伤后病人需长周期的治疗,以此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自身健康并发症。因此,跟腱损伤的治疗和康复显得尤为重要。很多学者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总的来说方法很多,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对闭合跟腱断裂尚未形成一套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急性闭合跟腱断裂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以期待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 标签: 急性 跟腱 断裂 闭合性 综述
  • 简介:粘膜免疫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主要成分.致病细菌侵入机体后,首先遭遇到天然免疫的抵抗,随后产生获得免疫,两者共同执行机体的防御功能,消灭入侵细菌.最近的研究表明上皮细胞对细菌感染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天然免疫与获得免疫防御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重点介绍肠上皮细胞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

  • 标签: 肠粘膜上皮细胞 天然免疫 作用 粘膜免疫
  • 简介:目的:探讨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两组治疗7日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比较两组VAS评分和疗效结果。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90.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敷栀黄止痛散配合针灸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栀黄止痛散 针灸 痛风性关节炎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残存或复发鼻咽癌患者接受陀螺刀(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系统)再程放疗后的生存质量.方法以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来我院进行复查的放疗1年后鼻咽癌无瘤生存者为对象,采用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H&N)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以陀螺刀再程放疗后的无瘤生存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来院复查的初程放疗后的无瘤生存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生存质量及自觉症状.结果观察组的情感状况领域、功能状况领域和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口干、吞咽困难、味觉减退、牙痛症状比对照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存或复发鼻咽癌患者接受陀螺刀再程放疗后的生存质量比初程放疗患者下降,主要影响的是情感状况领域和功能状况领域,应予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指导以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鼻咽癌 残存 复发 生存质量
  • 简介:细菌膜炎是一类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以及后遗症率都比较高.根据其表面荚膜多糖的不同可以分为13个血清群体,其中A、C、Y、W135这四种群Men是引发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目前针对这几种致病菌的疫苗主要是多糖疫苗.本文在总结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研发情况以及生产进展的同时着重介绍了用于测定多糖含量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免疫火箭电泳法.

  • 标签: 群脑膜炎球菌 多糖疫苗 研发生产 火箭电泳 多糖测定
  • 简介:目的: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临床救治以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40例,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有效可行的抢救方案,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安全护理,观察疗效.结果:4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通过配合医生积极实施抢救及有效的护理,痊愈30例,好转出院4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转上级医院治疗2例,死亡2例.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但经过有效的止血治疗及认真细致的护理,在临床上均能取得很好的治愈效果,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上消化道 急性大出血 观察 护理
  • 简介:在真核生物的基因中,mRNA选择剪接现象十分普遍。mRNA选择剪接导致一个基因多转录本的产生,被认为是高等生物增加蛋白质多样的主要机制,且已发现与许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发现这些转录本的选择剪接位点、新的外显子和外显子组合,乃至获得这些剪接变异体的完整克隆,对于基因功能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简要介绍了几种在mRNA水平探索选择剪接的方法。

  • 标签: 选择性剪接 剪接变异体 表达序列标签 MRNA RT-PCR
  • 简介: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的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感染和抗移植排斥等.但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受限于诱导产生人抗鼠抗体、肿瘤渗入量低、亲和力低和半衰期短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各学科的渗透,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可使其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抗体人源化已经成为治疗抗体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抗体衍生物也不断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抗体本身的应用局限,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利器.本文简要介绍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治疗抗体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近几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升,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新貌,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对身心健康的要求标准也在改变,在家庭中,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家人也都非常重视他们的健康.因此,医护研究人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医学护理,目前,酒精肝病的临床护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逐渐增多,这些问题由很多的因素造成,也给医院以及患者和患者家属带来许多难题.所以,在酒精肝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一定要找出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也能有效地避免许多不必要的护理纠纷,提高医院的社会信誉度,加快患者的恢复进程.本文就影响酒精肝病的临床护理安全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且对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有效防护酒精肝病的护理工作中安全问题能够有所帮助.

  • 标签: 酒精性肝病 临床护理 医院
  • 简介: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N蛋白对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检测分析144例SARS患者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含量在发病后的变化;将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和SARS-CoVN蛋白,连续给药9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结果:SARS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随发病时间有升高变化(P〈0.05),在发病40d前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超标的病例数占本时间段内的病例数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而且超标的含量也明显升高。SARS-CoVN蛋白使小鼠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甘油三酯含量在39和51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含量在21和39d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ARS-CoVN蛋白可以升高小鼠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其升高最为明显的时间段与SARS患者的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时间段基本一致。由此推测,SARS-CoVN蛋白可能是促使SARS患者发病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升高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 冠状病毒 N蛋白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 简介:在总结对流天气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对流天气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其中主要有对流不稳定,水汽条件,垂直抬升运动,500hPa高度槽,切变线,地面锋,地形抬升作用等等,而对流天气的发生必须满足的一般条件就是: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抬升运动条件。在前人对对流天气的研究中,都各自用了不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合成分析,统计分析,趋势分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解释了对流天气促发机制。文章描述了对流天气发生的背景、对流天气的诊断、雷达资料在对流天气监测与预报方面的应用及对流天气预报的发展。

  • 标签: 对流性天气 背景流场 物理量场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1.10-2013.9期间来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通过二维灰阶超声检查,40名患者共发现50个结节。患者先后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总结病例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造影表现的特殊与一般。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能力很好,对结节的敏感性85.8%,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95%。结论:肝脏局灶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助于临床上判定局灶结节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许多假阳性的原因,故对于某些缺乏特异性的超声造影表现,需要其他方法或是穿刺活检进行辅助检查。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临床诊断
  • 简介:运动产生的应力刺激在经过力学偶联、生化偶联、信号的传递后到达骨效应细胞,引发骨重建对骨骼的调控,而这种调控的结果依据运动的方式、强度和部位的不同表现出不同骨密度的变化.骨重建是骨吸收作用和成骨作用相互协同的结果,其主要受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调控.

  • 标签: 运动 骨密度 骨重建
  • 简介: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接连出现,食品的安全检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则以食品检验准确的控制因素为研究课题,分别从检验过程、仪器、环境、人员等方面对食品检验准确的控制因素进行了重点分析,旨在为食品检验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食品检验 准确性 控制因素 安全性
  • 简介:外温动物俗称冷血动物,一般情况而言是指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统称。通过对其活动节律的研究能起到更好的认识、保护和利用的作用。本文通过简单介绍各种情况和不同种类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举例举,对以后的相关研究的实验方法提供相关选择和帮助。

  • 标签: 外温动物 生活节律 研究方法
  • 简介:新的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课程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多记住一个细胞结构,而是知道科学家如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将是学生终身受益的。'显然,按照过去'以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法,是无法根本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科学探究'一词出现的频率几乎是最高的,倡导探究学习,培养科学思维的品质对人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学习是实现学习方式突破的主要途径。

  • 标签: 探究性学习 科学探究 培养学生 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 简介:抑制消减杂交(SSH)是抑制PCR与消减杂交技术相结合,能对未知序列差异表达基因克隆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假阳性率低、目的序列富集程度高、实验结果复杂程度低等特点。本文主要介绍其基本原理、操作过程、优缺点、在生物基因克隆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抑制性消减杂交 基因 克隆 抑制PCR 消减杂交技术 表达
  • 简介:目的:选择发酵系统中各可控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从而减少各种干扰的影响,以获得稳健的赖氨酸产量。方法:利用田口法的内外表与Box性能规则优化赖氨酸发酵条件。结果:通过实验得知,转速、硫酸铵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影响较大;结果稳定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葡萄糖浓度为80g/L、硫酸铵浓度为42g/L、转速为225r/min、初始pH值为6.7、接种量为8%。经实验验证,最优化发酵条件是低灵敏度的,最优目标值比较稳健。在10L自动发酵罐上培养65h,L-赖氨酸盐酸盐的产量为165.68g/L,比优化前提高了12.4%。结论:基于稳健设计所得的最优发酵条件参数,可使目的产物产量稳定,便于生产操作。

  • 标签: 稳健性设计 信噪比 L-赖氨酸 发酵优化
  • 简介: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犹如春风扑面而来,在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使课堂气氛显得面貌一新,这对学生能力的提升是否有效?如何提高课堂探究活动的有效?笔者在此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 标签: 探究活动 有效性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