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型材料被研究出来并且广泛地运用,纳米材料就是最具有代表性一种新型材料,它出现使很多领域中难题得到了解决.纳米作为一种直径极小、灵敏度以及选择性超高特殊材料,已经被用于电化生物传感器研发当中,本文将对纳米材料在电化生物传感器应用进行简单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传感器研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纳米材料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 简介:目的:参照美国国家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EP9-A2文件,对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FP)含量电化发光免疫法和光激化学发光法进行方法学比对试验,比较二者结果-致性。方法:收集40例患者血清标本,以罗氏Cobas601电化发光免疫分析仪为比较仪器(Ⅳ),博阳LICA光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实验仪器(Y),同时检测血清AFP含量;分析2种生化仪测定结果之间相关性和2种方法检测结果-致性。结果:2种仪器测定结果相关性良好(r=O.9925),预期偏倚可以接受。结论: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前提下,2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致,其偏差可为临床所接受。当同-实验室同-检验项目存在2种以上检测方法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判断其临床可接受性,以保证检验结果可比性。

  • 标签: 光激化学发光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甲胎蛋白 一致性 NCCLS-EP9-A2
  • 简介: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在梅毒实验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RPR法、TPPA法分别检测150例梅毒患者及125例非梅毒患者血清。结果:化学发光法、RPR法、TPPA法对150例梅毒血清标本和125例非梅毒血清标本对照组敏感性分别为98.0%、75-3%和97.3%,特异性分别为98-3%、81.6%和97.5%。化学发光法、TPPA法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RPR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和TPPA法相比,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别不大,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3种方法检测,梅毒诊断阳性率可提高到100%。结论:梅毒化学发光检测法具有极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自动化、定量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梅毒准确诊断和疗效观察,与传统方法联检可防止误诊、漏诊,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梅毒 血清学诊断 化学发光法
  • 简介:在高中化学学习过程,有很多同学都会存在这样问题,对于化学现象与问题,我们都有一定认知与了解,但是在具体实践或者是考试应用上,却难以做出很好地解答.本文就从化学学科自身特征以及学生认知认知风格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是这种让学生“懂而不会”状况得到有效地解决.

  • 标签: 高中化学 认知 学习困难
  • 简介:黄芪属于豆科草本植物,在中医领域内黄芪有着十分广泛应用以及重要临床价值,对于很多疾病治疗都具有很好作用。了解黄芪化学成份,并对其药理活性进行研究,对于正确使用黄芪治疗各种临床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黄芪化学成份与药理活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 标签: 黄芪 化学成份 药理活性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级临床专业学科学生240名,按照教学模式不同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临床专业A班(观察A组)、B班(观察B组)、C班(观察C组)每班60名,均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生物化学试验教学,另将临床专业D班6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全部学生均在期末行考核对比.结果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观察ABC组学生学习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t=14.7624,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案例教学法在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其充分增加了学生学习生物化学兴趣,为学生知识掌握提供了良好方式,该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医学院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 简介:传统蛋白质组定量策略主要是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来进行相对定量.由于该方法不能对相对分子质量极高或极低、等电点极酸或极碱和含量低蛋白质以及膜蛋白质等进行有效分离和检测,所以已不能适应目前蛋白质组研究深入发展需要.近年来,定量蛋白质组学发展主要是以同位素亲和标签试剂为代表、以质谱检测为核心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方法.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结合质谱技术,使定量蛋白质组分析更趋简单、准确和快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本文对稳定同位素化学标记结合质谱技术在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

  • 标签: 稳定同位素 化学标记方法 定量蛋白质组学 生物质谱
  • 简介:针对生物化学课程特点,采用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整体框架、反复比较、巧做习题等方法,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结合具体实验案例,全面提高医学类学生实验创新素养。

  • 标签: 生物化学 理论教学 实验案例 创新素养
  • 简介:目的:分析和研究c反应蛋白生物化学特征,并观察C反应蛋白在临床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当地某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01月期住院感染性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白细胞数目进行分组,每组25例,分为甲组-白细胞数在(4-10)x109/L,乙组-白细胞数在(10-20)x109/L,丙组-白细胞数在超过20x109/L,观察三组患者血常规变化幅度、C反应蛋白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C反应蛋白为(15.9±3.1)mg/L。乙组C反应蛋白为(25.9±13.1)mg/L。丙组C反应蛋白为(45.9±16.1)mg/L。以上数据表明,白细胞、中性粒百分比越高,C反应蛋白变化幅度越大。变化幅度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疾病而言,使用C反应蛋白进行检查,能够明显反映出患者感染情况,当早期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存在轻微异常情况时,也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到临床。

  • 标签: C反应蛋白 生物化学特征 临床 应用情况
  • 简介:中药狼毒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目前许多学者对狼毒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本文参阅了有关文献对狼毒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狼毒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研究进展
  • 简介:化学在高中教学占据重要地位,随着高中教育新课改实行,高中化学新课改更加适合新时期下高中学生学习发展。为了提高高中学生化学素质,教师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做出相应调整,不断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新时期剖析高中化学新课改特点出发,指出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存在问题并提出努力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果方法措施。

  • 标签: 新课改 高中化学特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 简介:生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学科,实验是生物化学课程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了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现状,探讨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块在教学实践效果;提出了合理实验成绩考核方法.

  • 标签: 生物化学综合性 实验设计性 实验多元化考核体系
  • 简介:慕课(MOOC)热带来了在线课程新体验,学生就此有了提高学术英语能力迫切要求,同时给高等教育大力倡导专用英语(ESP)发展创造了难得机遇。本文简述了慕课和ESP基本概念、特点及影响,以军医大学生物化学英语教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目前生物化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生物化学英语ESP课程建设相关对策,建议选择贴近学习者需求慕课课程、分阶段有侧重进行专业学术英语技能培训,此举将有助于慕课课程模式下ESP教学改革开展,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

  • 标签: 慕课 军医大学 生物化学 专用英语 教学改革 学习需求
  • 简介:本文概述了实验动物分类、特点及其在医学生物学应用。在医学生物学发展过程,实验动物重要性已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合理地选用实验动物对达到预定实验目的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医学研究 实验动物
  • 简介:在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开展心理护理越来越重视,一致认识应用心理学方法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帮助病人适应和建立对疾病正常反应性,是提高护理质量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每个护士责任。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杜兴氏肌肉萎缩症(DMD)是一种与X染色体相连严重退行性遗传疾病,它是由于肌萎缩蛋白缺乏表达或截断而造成,肌萎缩蛋白是透膜性蛋白复合物一种。肌萎缩蛋白缺乏可以迅速造成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脏肌退化。

  • 标签: 肌肉萎缩症 蛋白复合物 脂肪 遗传疾病 DMD 骨骼肌
  • 简介:随着我国人口增多,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但各种危险事故发生导致大量病人需要输血存活,而现代血站则是一个为病人提供血液重要医疗场所,其对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作用.随着血站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血站医生职能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本文对当前医生在现代血站职能进行了简单介绍.

  • 标签: 医生 现代血站 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