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地衣是真菌和一种或多种光合微生物形成的稳定的共生联合体,既是先锋生物,又是敏感生物.环境的变化及生境的片断化,使得许多地衣种类处于濒危状态.保护珍稀濒危地衣物种的方法包括地衣体的移植,地衣中菌藻的分离培养及基因文库的构建等.本研究用改进的CTAB方法提取基因总DNA,以Lamb-daGEM-11为载体,构建了红脐鳞(Rhizoplacachrysoleuca)的基因文库,文库中同时含有该地衣共生菌与共生藻的DNA.该文库包含8.5×105个重组子,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为19kb.文库的容量约为红脐鳞单倍体基因的100倍.该基因文库的构建为保护稀有与濒危地衣物种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并可进一步开展有关地衣的分子操作研究,如地衣冰核蛋白的异源表达等.

  • 标签: 红脐鳞 基因组文库 LAMBDA GEM-11
  • 简介:报道了内蒙古白粉菌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寄生在白桦Betulaplatyphylla上的桦木白粉菌Erysiphebetulina、大果榆Ulmusmacrocarpa上的榆白粉菌原变种Erysipheulmivar.ulmi、刺果茶藤Ribesburejense上的醋栗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mors-uvae和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上的栾树叉钩丝壳Sawadaeakoelreuteriae。其中,白桦Betulaplatyphylla和刺果茶蔗子Ribesburejense为上述白粉菌的国内新记录寄主,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 标签: 白粉菌目 新记录种 分类 内蒙古
  • 简介:记录枝孢属(CladosporiumLink)4个吉林省新记录种:连翘枝孢(C.forsytiaeZ.Y.ZhangetT.Zhang)、三宅枝孢(C.miyakeiSaccardoetTrotter)、柳枝孢(C.salicisMoseszetSmarods)、黑星状枝孢(C.venturicidesSaccardo)。文中对这些种分别进行了描述,并附有线条图。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室(HMJAU)。

  • 标签: 连翘枝孢 三宅枝孢 柳枝孢 黑星状枝孢 新记录种 吉林省
  • 简介:为了从耐旱地衣漠黄梅的共生菌藻基因中筛选功能基因,并为蛋白质类药物的基因筛选提供平台,采用改进的CTAB方法提取其总DNA,用Sau3AⅠ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切基因DNA,以质粒pUC19为载体,转入大肠杆菌DH5α中,构建了漠黄梅共生菌藻的宏基因文库。该文库包含了4.8×10^5个重组子,插入片段的平均大小为4kb,覆盖漠黄梅菌藻的整个基因4次。

  • 标签: 地衣 pUC19 大肠杆菌DH5α
  • 简介:为从地衣中筛选耐寒基因,采用CTAB法提取岛衣北极变种的共生菌藻中基因DNA,经Sau3AⅠ酶切,获得26kb的DNA片段。再与经BamHⅠ酶切消化并经去磷酸化处理的质粒载体pUC19体外连接,转化至DH5α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的感受态细胞中,成功构建了岛衣北极变种的宏基因文库。

  • 标签: 地衣 岛衣北极变种 菌藻共生物 宏基因组文库
  • 简介:研究了杀灭鳞翅目类害虫的农药灭幼脲对镰刀菌(Fusariumsp.)、疣孢漆斑霉(Myrotheciumverrucaria)、粉红黏帚菌(Gliocladiumroseum)和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4种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将灭幼脲按一定的浓度梯度加入到PDA培养基中,接菌后采用十字交叉法每7d测量1次菌落直径,并计算抑制率,当空白组长满培养皿时终止测量。试验结果表明:灭幼脲对4种真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的灭幼脲对不同真菌菌丝的生长影响程度不同。当灭幼脲浓度为800mg/L时,对镰刀菌和疣孢漆斑霉的抑制率均为100%;对粉红黏帚菌的抑制率为95.24%;对蛹虫草的抑制率为99.49%。由此表明灭幼脲不仅能杀灭鳞翅目类的害虫,且对真菌菌丝的生长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镰刀菌 疣孢漆斑霉 粉红黏帚菌 蛹虫草 几丁质 抑制率
  • 简介:研究了营养、温度、光照和pH值对4株海生毛壳菌(Chaetomiumspp.)的生长及孢子形成和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海洋真菌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株毛壳菌在10~35℃均能生长,WHMl2、WHM33和WHM34的生长适温为20~30℃,WHM41的生长适温为15~25℃;4株菌在燕麦片琼脂(OA)培养基和YG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pH值5~10均能生长,但喜中性及偏碱性的环境;全黑暗处理有利于4株菌的生长;除光照外,营养、温度和pH值对其产孢均有影响。

  • 标签: 海洋真菌 毛壳菌 菌丝生长 产孢
  • 简介:记录了采自长春地区的白粉菌属叉丝壳(Erysiphesect.Microsphaera)吉林省新记录变种2个:万布白粉菌原变种(E.vanbruntianavar.vanbruntiana)和车轴草白粉菌原变种(E.trifoliivar.trifolii),其寄主东北接骨木(SambucusmanshuricaKitag.)和海滨米口袋(GueldenstaedtiamaritimaMaxim.)为世界新寄主,根据标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显微照相和分析讨论。

  • 标签: 万布白粉菌原变种 车轴草白粉菌原变种 东北接骨木 海滨米口袋
  • 简介:通过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小种致病突变体B1233的进一步研究,分离了被突变的致病相关基因foABC1,同源性分析及保守结构预测该基因编码一类ABC转运蛋白,其功能可能同稻瘟病菌的ABC转运蛋白一样,负责真菌毒素的泵出,或是像其他真菌的ABC转运蛋白,在病原菌侵染寄主植物时能忍耐植物因防卫反应所释放的植保素或抗毒素类物质。

  • 标签: 香蕉枯萎病菌 致病相关基因 foABC1
  • 简介: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土著放线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A-4对植物病原微生物Fusariumavenaceum7/2根中定殖及对冬黑麦(SecalecerealeL.)和红三叶草(TrifoliumpratenseL.)幼苗污染的影响。检测了冬黑麦和红三叶草根际的世代间关系。结果表明:播种前用S.hygroscopicus孢子处理种子,幼苗根中植物病原微生物菌丝大量减少,感染率下降60%~70%,根的生长加快。从生态安全的角度讨论了增强土壤抑制自然病害特性及利用原核细胞提高植物抵抗病原体稳定性的可能性。

  • 标签: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FUSARIUM avenaceum 根际 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