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对采自中国热带的部分盘菌属标本进行了分类研究,鉴定出6个种,分别为尾盘菌(Hymenoscy—phuscaudatus)、(参照)喜马拉雅盘菌(H.cf.himalayensis)、难变盘菌(日.immutabilis)、井冈盘菌(H.finggangensis)、毛柄盘菌(H.lasiopodius)和叶产盘菌(H.phyllogenus)。其中,(参照)喜马拉雅盘茵为中国新记录种,文中提供了该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图示。

  • 标签: 分布 形态学 中国新记录种 分类
  • 简介:在对吉林省龙井天佛指山松茸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调查中,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种——石榴丝菌。文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新记录的形态特征。

  • 标签: 分类 蘑菇目 丝膜菌科 新记录种
  • 简介:对采自我国热带地区的柔菌科标本进行了研究,发现盘菌属1个新种,命名为海南盘菌,该种子囊盘盘状、具柄,外囊盘被为矩胞组织、厚60~160μm,盘下层为交错丝组织、厚80~400μm,子囊长棒状、8孢、(58~)61~70×5~6(~7)μm,子囊孢子梭椭圆形、7~8×2.5~3.0μm。对其形态解剖学特征进行了详尽描述和图示,对与相近种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形态学 分类 海南膜盘菌 新种
  • 简介:荚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叶中分离出一株内生真菌——瓶霉菌属(Phialophorasp.)。鉴定次生代谢产物中含有皂甙类、多糖类和黄酮类物质,并通过薄层层析证明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粗提物与黄芪植物水煎的粗提物含有相同的成分。证明发酵及菌丝体提取物对4种常见细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

  • 标签: 黄芪 内生真菌 皂甙 多糖 黄酮 抑菌
  • 简介: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紫红丝菌子实体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稳定性。色素最佳提取条件为以80%乙醇60℃下提取2h,影响程度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浸提温度。色素对自然光、紫外光不稳定;酸性条件下为紫红色,碱性为堇紫色;对Fe^3+不稳定;对氧化剂不稳定,对还原剂稳定;对常用食品添加剂相对稳定;温度的变化对色素影响甚微。

  • 标签: 紫红丝膜菌 色素 提取条件 稳定性
  • 简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建立了测定菇柄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确定提取过程中皂化剂的种类和醇碱比后,将样品皂化,萃取后蒸干溶剂,乙醇定容测定。采用Phe—nomenex-C18色谱柱,y(流动相甲醇):V(水)=98:2,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2nm。结果表明:麦角甾醇线性回归方程为Y=9E+9×106x-8919。9(X:质量浓度,mg/mL),R0=O.9989,0.0l~0.3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31%~101.95%。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所测结果比较,HPLC法测定菇柄中麦角甾醇含量灵敏、快速、准确,适用菇柄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测定。

  • 标签: 菇柄 麦角甾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研究了3种枝状地衣乙酸乙酯提取对水霉病主要病原菌两性绵霉菌丝的体外抑菌效果。菌株分离自河流水体,经培养、形态观察及ITS区序列测定比对,鉴定为两性绵霉Achylabisexalis。结果显示枝状地衣黑穗石蕊、中国树花、地茶的乙酸乙酯浸提均对两性绵霉有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均为800mg/L;在供试浓度为3200mg/L时,3种地衣提取物均能完全抑制菌丝的生长。

  • 标签: 枝状地衣 乙酸乙酯 两性绵霉 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