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以沈阳地区芹菜斑枯病菌的纯培养菌株为试材,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营养及环境条件的多因子试验,明确了芹菜斑枯病菌菌丝生长以在CDAMS—VI培养基上最好,其次是CSA、CCSA和PDA,菌丝生长及产孢对碳源、氮源种类有明显的选择性。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39℃(处理40min),光照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在水和芹菜汁中不能萌发,在水琼脂上萌发最好;孢子萌发的适宜pH值为4.6~6.6,适温为17—25℃,致死温度为42℃(处理20min),RH100%最适宜孢子萌发。光照和变温处理可促进分生孢子器的形成,病菌在PDA上从孢子萌发到分生孢子器形成并释放出分生孢子需要16~18d。

  • 标签: 芹菜斑枯病菌 培养条件 孢子萌发 孢子器形成
  • 简介:采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分离得到1株性状稳定的分离株SN,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菌株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适宜的氮源为蛋白胨,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2~24℃,最适pH为8,无光照培养时菌丝长势较好。培养料中添加20%腐殖质适合菌丝的生长。

  • 标签: 血红铆钉菇SN菌株 生物学特性 培养料
  • 简介:为提高榛蘑人工栽培中出菇的稳定性,对蜜环菌菌索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在不同生长时间、环境温度、培养基质的条件下对蜜环菌菌索进行培养.试验发现,菌索会由具有活性的黄色菌索逐渐角质化变成黑色丝状菌索,为保持蜜环菌菌索的活性状态,最佳培养条件:培养时间应控制在15~23d,最佳培养温度为恒温25℃,最佳培养基配方为PDA+麦麸+锯末.

  • 标签: 蜜环菌 菌索 培养条件
  • 简介:对采自辽宁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孢虫花(IsariajaponicaYasuda)的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上适宜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谷氨酸,适宜pH为6;在3种供试培养料中只能在配方一(2%葡萄糖,0.1%硫酸镁,0.2%磷酸二氢钾,1.4%琼脂,96%蒸馏水,pH自然,0.3%蛋白胨)中形成子实体.

  • 标签: 大孢虫花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 简介:从微生物信息代谢过程中的病原菌与寄主相互识别、微生物之间招募作用等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入手,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本质、微生物及其他生物信息代谢对其周围物质运动的影响等方面,对物质变信息,特别是经过生物界物质变信息规律进行了分析,对物质运动方式的演进规律,即无机界→有机界→信息界,做了开创性探索,这将为人类认识宇宙间物质运动的深层次规律产生重要引领作用。

  • 标签: 微生物 信息代谢 物质运动形式 量子
  • 简介:绣球菌菌丝在蛋白胨培养基中生长最佳,硫酸铵、尿素、复合肥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选用基础培养基或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0.3%蛋白胨作为绣球菌母种培养基较为合适。栽培料中添加淀粉可促进绣球菌的生长,接种50d后观察发现,添加新鲜去皮马铃薯块比马铃薯淀粉效果好,前者100%菌袋出现原基,后者只有50%菌袋出现原基,且原基正处在胶质片时期。添加大米淀粉,小麦淀粉效果与马铃薯块接近,甘薯淀粉与马铃薯淀粉效果接近。

  • 标签: 绣球菌 菌丝 培养基 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