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以大鼠胆源性胰腺炎模型为对象,比较国外相关的评分标准,探讨这一实验模型合理,准确的病理学评定方法。方法48只SD大鼠分善宁(16只),对照(21只)和假手术(11只)不同处理组,胰胆管内注射牛磺胆酸的诱发大鼠急性坏死胰腺炎,参照Schmidt等普通病理学评分标准并加以改进,结合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等,评定不同标准的病理组织学评分的准确性。结果急性坏死胰腺炎大鼠解剖时见大量红色腹腔渗液,最多者达体重的6%;光镜下见胰腺组织明显出血,腺细胞坏死;小叶破坏,结构紊乱,小叶间隔大量红细胞;肝脏,心脏,肺和肾脏也出现组织充血,出血等,不同处理组的4项组织学评分标准显示Schmidt方法不能显示组间出血的严重程度,炎症,水肿,坏死3项过于繁冗。以高倍镜下间隔红细胞数平均值和分级评分比较,组间出血显示显著性差异。结论1)腹腔大量红色渗液,胰腺组织出血坏死,微血管内微血栓形成和胰外多器官损伤等是这一模型的特征;2)在简化Schmidt评分标准中水肿,坏死,炎症等3项和出血指标以及间隔红细胞数和分级统计的基础上,作者提出新的标准,以更为准确合理地评定大鼠急性坏死胰腺炎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 标签: 大鼠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病理特征 评定方法
  • 简介:目的观察实验性Ⅰ糖尿病恒河猴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7只恒河猴分别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STZ性Ⅰ糖尿病恒河猴模型,观察其心脏、肾脏、胰脏、脾脏等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动物胰岛数量明显减少,分布稀疏,残存胰岛萎缩,胰岛大小不等,成纤维细胞增生。。肾小球增大,毛细血管壁增厚、僵硬,肾小管内膜细胞玻璃样变性,肾小球球囊内皮细胞增生。心肌变性、坏死、淤血,心肌细胞肥大,中、小血管壁增厚,血管壁纤维组织增加,冠状动脉内膜局部增厚,内皮细胞增生。脾脏小动脉硬化。结论通过对STZ诱发的Ⅰ糖尿病模型胰岛、肾脏和心脏等结构病理观察说明,该动物模型可用于糖尿病组织病理研究和药物疗效的评价。

  • 标签: 糖尿病 恒河猴 组织病理学 动物模型 肾小管
  • 简介:目的探讨L嗜肺巴氏杆菌在诊断学及流行病学上的意义。方法青霉素液体法诱导,并对嗜肺巴氏杆菌L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系统观察。结果嗜肺巴氏杆菌L具有典型的“煎蛋状”(L)和“丝状”(F)菌落,扫描电镜观察,L菌体呈球状、杆状、长丝状:革兰染色呈阴性、缠绕的长丝体,并具有圆球体及巨型体,细胞壁染色显示细胞壁缺失:对紫外线、新洁尔灭抵抗力较原菌增强5-10倍;自然干燥环境中,原菌2d死亡,而L可存活12d:能透过0.45lam滤膜;回复的最初几代,其菌体形态较原菌大数倍。结论L嗜肺巴氏杆菌在形态学方面有较大变化,对理化因素及外界环境抵抗力增强,有可能透过胎盘屏障垂直传播。本研究提示L嗜肺巴氏杆菌在该菌诊断学及流行病学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L型 嗜肺巴氏杆菌 流行病学 诊断学 诱导 抵抗力
  • 简介:[目的]观察禽流感H5N1病毒对沙鼠的致病性;[方法]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将禽流感H5N1病毒通过滴鼻接种乙醚麻醉后沙鼠,观察14天,记录沙鼠的体温体重、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分离及抗体变化;[结果]沙鼠感染后发病主要表现在第2天至第6天,攻毒组沙鼠出现反应迟钝、皱毛、弓背、食欲下降、呼吸急促、打堆等症状,攻毒组沙鼠的体温降低和体重减轻,死亡率为44%,在第8天检出抗体,主要病理变化表现为肺出现严重淤血、水肿、出血,镜下可见肺间质充血,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肝和胸腺淤血,肾出血,肾小管变形。

  • 标签: 沙鼠 禽流感H5N1型病毒 致病性
  • 简介:目的观察马齿苋及其不同提取部位对改善2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应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高热量饲养的方法建立实验性2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马齿苋组、马齿苋MH部位组、马齿苋MS部位组及多烯康对照组,并设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相应地给与灌胃治疗12周;检测各组糖代谢及脂代谢血生化指标。结果糖代谢方面,马齿苋组能明显改善实验性2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异常,FINS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地ISI显著提高;马齿苋MH部位具有改善实验性2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异常的趋势,FINS水平有所下降,ISI有所增加,与模型组比较接近统计学意义;而马齿苋MS部位对2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异常影响不大,改善胰岛素作用不明显。脂代谢方面,马齿苋组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升高血清HDL-C水平,同时降低血清TC、TG和FFA水平。马齿苋MH部位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血清TG水平,同时降低血清TC和FFA水平,但升高血清HDL-C水平不明显。马齿苋MS部位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血清FFA水平,降低血清TG接近统计学意义,但对血清TC和HDL-C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马齿苋能明显改善2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糖代谢异常。马齿苋MH部位具有改善糖代谢的趋势,而马齿苋MS部位对糖代谢的影响不明显。马齿苋及其马齿苋MH部位、马齿苋MS部位对2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脂代谢异常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但其侧重点各有不同,可能与其作用环节和机制不同有关。

  • 标签: 马齿苋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