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真菌学杂志》共同举办的第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22~24日在浙江省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会议将通过研讨各种致病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步揭示各种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促进我国在真菌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提高我国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致病真菌 中国微生物学会 器官移植 真菌学
  • 简介: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真菌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真菌学杂志》共同举办的第届全国真菌感染与宿主免疫学术研讨会将于2016年9月22~24日在浙江省宁波开元名都大酒店召开,会议将通过研讨各种致病真菌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进步揭示各种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促进我国在真菌病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提高我国真菌感染的临床诊治水平提供理论基础。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就上述内容进行演讲,同时也搭建国内真菌工作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学术平台,欢迎感染、呼吸、血液、ICU、器官移植、皮肤、

  • 标签: 真菌感染 宿主免疫 致病真菌 中国微生物学会 器官移植 真菌学
  • 简介:报道以反复多发脓肿表现的播散型隐球菌病患者1例。患者男,68岁,因"全身反复多发性脓肿1a,伴低热2个月余"入院,该患者以背部脓肿起病,反复发作累及肺部、骨骼、皮肤等多部位,多次组织及血标本病原学检查、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均阴性,给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后在右髂部脓肿切开组织物中培养到新生隐球菌。经脓肿切开引流及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伊曲康唑治疗后,脓肿消退,症状消失,改用氟康唑联合氟胞嘧啶治疗4个月后停药,并已随访至今7个月,患者未有发热及新的脓肿出现。

  • 标签: 多发脓肿 播散型隐球菌病 新生隐球菌
  • 简介:报道误诊结核性脑膜炎的隐球菌脑膜炎1例。患者女性,49岁,间歇性头痛、低热,伴视力、听力进行性下降3个月余,诊断结核性脑膜炎,行抗结核治疗1个月余。3d前患者体温骤升至39.4℃,伴剧烈头痛,呕吐。脑脊液真菌培养隐球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滴度1∶80。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经抗真菌治疗半年后,患者般情况好转,脑脊液病原学结果阴性。

  • 标签: 隐球菌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误诊
  • 简介:我国皮肤病性学及真菌病学奠基人之代宗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秦启贤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0年5月15日17时08分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逝世,享年91岁。

  • 标签: 真菌病 皮肤病 复旦大学 皮肤科 医院 华山
  • 简介:报告1例被误诊环状肉芽肿的由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的体癣。患者女,60岁,左腕部红斑2个月。外院曾诊断"环状肉芽肿"治疗不佳,经真菌学检查确诊石膏样小孢子菌导致的体癣。给予伊曲康唑200mg/d,共1周,硝酸舍他康唑软膏外用,治疗1周后皮损痊愈。

  • 标签: 体癣 石膏样小孢子菌 环状肉芽肿
  • 简介:串红(Salviasplendens),又名西洋红、墙上红、爆竹红等,是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L)多年生草本花卉,常作年生栽培。串红是重要的花坛花之,更是"五一"、国庆等节日的主要花坛用花,它在国际上栽培已十分普遍,特别在欧美国家和日本,每年销售的串红种子十分可观。我国串红的栽培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历史虽然不长,但在城市环境布置的应用上是最普遍的。

  • 标签: 一串红 新品种选育 多年生草本花卉 鼠尾草属 欧美国家 环境布置
  • 简介:目的报道2例误诊头皮脓肿经长期抗生素及植皮治疗失败的须癣毛癣菌所致的脓癣病患者,分析脓肿和脓癣的鉴别要点。方法例19岁男童,头皮外伤后脓肿、溃疡28d,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行植皮术后5d再发生脓肿溃疡。取皮损处断发行10%KOH涂片镜检、培养,发现并分离出致病真菌,沙堡弱琼脂培养基上呈白色粉状菌落,可使含尿素培养基变红,即尿素酶试验阳性,小培养见螺旋菌丝及分隔棒状大分生孢子,鉴定为须癣毛癣菌。例28岁女童,头顶脓肿、溃疡24d,抗感染治疗不愈而接受植皮,术后7d再发脓性丘疹。从皮损处标本中发现、分离出致病真菌,经上述方法鉴定为须癣毛癣菌。结果2例患者结合真菌学检查和临床表现确诊脓癣,予伊曲康唑100mg/d内服近2个月皮损均痊愈,但供皮区遗留瘢痕和色素改变。结论真菌病原学检查是避免脓癣误诊的关键,伊曲康唑内服治疗脓癣有效、安全。

  • 标签: 脓癣 须癣毛癣菌 脓肿 误诊
  • 简介:目的探索种新的真菌DNA提取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耗时较短,应用范围广.方法将酶消化和Chelex-100提取DNA方法联合起来,配制种新的DNA提取试剂.通过真菌ITS4和ITS5通用引物进行PCR,对新的DNA提取试剂同市售的Takaralysisbuffer在DNA提取方面的效能进行评价,同时对DNA浓度和纯度进行测定.结果实验所用34株真菌,自配试剂成功提取出32株真菌DNA;Takaralysisbuffer成功提出27株真菌DNA.对于两种方法都没能提出DNA的2株真菌,经液氮研磨破壁后,自制试剂均成功提取;而Takaralysisbuffer仅成功提取DNA1株.结论同市售试剂Takaralysisbuffer比较,自配DNA提取液提取DNA质量相对较高,可用于临床常见感染真菌的PCR诊断.对于某些真菌,提取DNA之前先进行菌体破壁是必要的.

  • 标签: 蛋白酶K 蜗牛酶 Chelex-100 DNA提取
  • 简介:创制结球甘蓝-大白菜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利用倍体大白菜(AA,2n=20)母本与四倍体结球甘蓝(CCCC,2n=36)杂交,通过胚挽救获得了异源三倍体杂交种(ACC,2n=28);利用SSR对杂交种进行鉴定,6株F1均能扩增出父本的特征带,表明这6株是真杂交种。异源三倍体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表明,未加封阻时,大白菜与结球甘蓝染色体均有较强的杂交信号;当加入适当比例的封阻时,来自大白菜和结球甘蓝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强弱有明显差别;封阻过度时,大白菜与结球甘蓝染色体的杂交信号都十分微弱。说明大白菜与结球甘蓝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

  • 标签: 大白菜 结球甘蓝 异源三倍体杂交种 SSR 基因组原位杂交
  • 简介:为了提高串红品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从20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方面对我国主栽的20份串红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串红表型多样性丰富,品种间表型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外引与中国两个类群间表型变异程度及丰富性都比较相似。25个表型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变化于0.23~1.97之间,数量性状中以主茎直径、花冠直径、叶柄长、始花时间和花间长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质量性状中则以叶面泡状突起程度及叶柄显色强度多样性指数较高。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3.96%的前5个主成分,可反映串红资源的总体形态表现。20份资源间平均遗传距离约为7.0,在欧氏距离约为8.5时,参试的20份资源可分为高生种和矮生种两大类,前者仅包含1个品种(篝火),而后者包含19个品种,且在欧氏距离约为7.2处又可进步分为4个亚类。

  • 标签: 一串红 表型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玉米干旱胁迫相关突变体在发掘玉米耐旱关键基因研究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在玉米自交系综31的田间扩繁过程中,发现个玉米干旱胁迫敏感的自然突变体,该突变体在轻度干旱条件下叶片发生卷曲,严重干旱时叶尖变黄,衰老坏死。遗传分析表明突变性状受1对主效单基因控制,表现为隐性遗传,将突变基因命名为DS。利用B73与突变体ds组配F2分离群体,以干旱条件下叶片是否卷曲指标,将DS基因初定位在第3号染色体SSR标记umc1772和umc2158之间,物理距离5Mb。以上研究结果该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玉米 干旱 卷叶 基因定位
  • 简介:采用SSR技术对黄淮麦区以1B/1R类品种抗源育成的38个小麦品种进行聚类分析。39个SSR引物共扩增出186条谱带,其中143务多态性条带,占76.9%。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9条多态性条带,平均3.7条。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0.320-0.857,平均为0.634。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GD值0.32水平上38个小麦品种可聚成六大类。品种间遗传距离GD变幅0.10769~0.48571。SSR标记揭示出这38个具有黑麦血缘的小麦品种遗传变异较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

  • 标签: 小麦 SSR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植物黄绿叶突变体不但在植物的光合作用、叶绿素的合成代谢途径、叶绿体的遗传分化与发育等系列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应用到育种研究上。本研究以前期化学诱变得到的个番茄黄绿叶突变体材料,对其主要表型与光合作用特征特性进行鉴定分析,发现突变体从第1片真叶开始变黄,植株矮小,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相对野生型极显著降低,叶绿体类囊体片层结构畸形。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正反交,分析其遗传方式。发现其F2群体正常叶与黄绿叶的分离比为3∶1,表明黄绿叶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隐性性状。本研究后期的基因定位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番茄 黄绿叶突变体 表型鉴定 遗传分析
  • 简介:水稻脆性突变体是研究细胞壁组分结构形成机制的重要材料。通过离子柬诱变籼稻9311获得1个茎秆、叶片均脆的突变体,命名为bc9311--1。bc9311-1突变体与野生型9311相比,分蘖数减少,结实率显著降低,其他农艺性状无明显差异。叶片和茎秆的细胞壁成分分析表明,与野生型相比,bc9311-1突变体茎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明显降低,半纤维素和SiO,含量显著增加;叶片中的纤维素含量降低,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增加,SiO2含量无明显差异。遗传分析表明,该脆性突变体脆性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以bc9311-1突变体与02428杂交的F,群体基因定位群体,利用SSR标记将bc9311-1突变位点定位在水稻第1染色体上,位于SSR分子标记的RM1095和RM3632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cM和3.4cM,与其中的标记RM1183表现共分离。这些结果步克隆突变基因,揭示脆性性状的分子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 标签: 水稻 细胞壁 脆秆 基因定位
  • 简介:最近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翁心华疑难发热病例精选与临床思维》已与读者见面了。全书四章。第章以“千变万化感染病,经验检验相益彰”题,例举了包括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分枝杆菌感染及其他各种病原菌感染,特别是真菌感染的疑难病例,每个案例的标题明了、直入主题。第章以“肿瘤发热最隐匿,踏破铁鞋终寻得”题,点出了众多的肿瘤性疾病以发热初发或长期表现,颇值得重视。

  • 标签: 临床医学 高科技 科技出版社 肿瘤性疾病 学时 感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