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存在对乳腺癌患病风险影响,为评估乳腺癌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1950~2012)、EMBASE(1949~2012)、Pubmed(1946~2012)、CurrentContentsConnect(1998~2012)和GoogleScholar(1992~2012)等英文数据库。收集关于甲状腺特异性抗体与乳腺癌(BreastCancer,BC)相关分析横断面研究或队列研究。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所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项研究,共计6945例患者。系统评价结果显示:乳腺癌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存在增加(anti-TPOOR2.51,95%CI:1.94-3.25;anti-TG2.67,95%CI:1.65-4.33)。结论:乳腺癌风险会随血清中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存在增加,甲状腺特异性抗体可能为乳腺癌预后评估以及治疗原则制定提供理论基础。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药品管理 规范化
  • 简介:瑞典研究人员在新期《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InternalMedicine)上报告说。长期服用维生素C片可能会增加罹患肾结石风险。

  • 标签: 肾结石 风险 服用 内科 研究人员 维生素C
  • 简介:目的:探究标准化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普外科见习教学运用。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本科见习生120例进行随机分组,模拟组、案例组及联合组各40例,分别采用标准化患者模拟、案例情景及标准化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进行教学,对比三组见习生学习效果,分析联合教学运用方法。结果:联合组学生见习结束后学习兴趣、知识掌握情况及讲师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其课堂气氛活跃情况明显优于案例组(P〈0.05);三组学生传统试题错题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学生病例分析错题数明显低于案例组及模拟组(P〈0.05);见习结束时,联合组知识掌握程度及病历书写能力均显著优于模拟组及案例组,三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患者模拟结合案例情景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见习教学不足,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活跃度及学习效果,使其知识掌握情况和病历书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是种效果优秀教学方式,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标准化患者模拟 案例情景 普外科 见习 教学
  • 简介:绩效管理作为个将组织战略和行动有机结合完整管理体系,已受到国内外理论界、企业界广泛关注。平衡计分卡具有战略管理功能,可以促使医院根据自己战略目标不断改进绩效,促进医院综合竞争力提高。利用平衡计分卡将医院管理分解为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学习和创新四个方面,通过建立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体系引导各项工作开展和评估,并根据实施效果不断反馈和调整,从而实现医院自身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统一

  • 标签: 平衡计分卡 医院 绩效管理 指标体系
  • 简介:2013年9月NatureCommunications报告了可降低大鼠血压种干预方法作用机制。这项研究表明。”颈动脉体去神经”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达到这种降低血压目的。通过进步试验。这方法有可能用作针对具有抗药性高血压患者种疗法。

  • 标签: 高血压 去神经 治疗 通讯 自然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了解皮肤性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中HPV感染型别。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门诊就诊者368例,分为4个组别:尖锐湿疣患者组242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18例,男性冠状沟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70例,未见任何皮疹且醋酸白试验阴性体检者38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皮损或外阴局部HPV-DNA亚型,并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PV-DNA总检出率为72.9%,其中单型别感染率57.1%,多重感染率15.8%;(2)268例HPV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感染占51.9%,低危型和混合型阳性率分别为33.2%、14.9%;(3)尖锐湿疣组和鲍温样丘疹病患者组HPV-DNA阳性率分别为97.9%、88.9%,而男性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组以及要求体检人群阳性率分别为14.3%和13.2%;从感染型别分析,尖锐湿疣主要是6、11、16、18、31、33、35、43和66亚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主要是16亚型,男性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以及要求体检人群感染型别主要是低危型感染,分别是6、42、43、81和6、42、83;(4)在被检测18个高危HPV亚型中,最常见类型依次为HPVl6、18、58、56、33、52、68、31、39,未检测出HPV35、45、51、53、59、66、73和82亚型;在被检测5个低危HPV-DNA亚型中依次为HPV6、11、42和43,未检测出81亚型。结论:HPV感染以单型别感染为主,且以高危型为主,应该重视临床HPV感染亚型检测,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者随访管理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随访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诊断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92例心理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初始沙盘特征进行编码,使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估其社会功能程度,使用差异检验探讨不同初始沙盘特征患者社会功能之间差异。结果:292例患者,在空白领域是否过大,沙盘是否存在分裂,是否存在无功能桥、船等其他工具以及是否具有隔离空间栅栏等维度上,社会功能缺陷差异显著(P〈0.05)。结论:患者初始沙盘特征能够反映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程度。

  • 标签: 初始沙盘 社会功能 差异检验
  • 简介:化学药物Clemizole在”Dravet综合症”个斑马鱼模型中能有效防止癫痫类发作。2013年9月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发现确认了个新方法,后者有可能被用来识别癫痫病另类疗法。

  • 标签: 癫痫病 斑马鱼 药物筛选 通讯 自然 化学药物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心力衰竭自我管理量表、心力衰竭知识测评量表、患者信息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现状。结果:心衰患者自我管理状况呈中等水平,自我管理水平与教育程度、心衰相关知识水平以及社会支持程度呈中度正相关关系,与抑郁情绪和年龄呈中度负相关关系。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受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因素影响。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 简介:社区卫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世界卫生状况和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个预示全球卫生服务发展方向全新概念。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以期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之路提供依据。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发展 现状 问题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运用不同方法建立两种实验大鼠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模型并比较评估两组模型特点。方法:分别采用单纯被动吸烟(单组)和被动吸烟与细菌内毒素(LPS)气管注入复合方法(复合组)制造大鼠COPD模型,运用HE染色及半定量图像分析法对比研究两组模型肺组织及小支气管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建立COPD大鼠模型均符合人类COPD病理形态学特点;复合组气道慢性炎症、重塑改变及气流阻塞情况均较单严重;单组、复合组模型各时间段管壁及平滑肌层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第20天时复合组管壁及平滑肌层均较单组显著增厚(P〈0.01),而第40天及60天时复合组仅管壁较单组显著增厚(P〈0.01)。结论:COPD模型形成是由于慢性气道炎症反复刺激引起管壁纤维增生增厚及平滑肌层增厚,即气道重塑,最终导致气流受限;复合组COPD模型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均较单组COPD模型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被动吸烟 大鼠 模型
  • 简介:日前,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JournalofClinicalEndocrinologyandMetabolism上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或能有效帮助曾经流产过女性成功怀孕妊娠。

  • 标签: 阿司匹林 怀孕 女性 流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几率
  • 简介:目的:肿瘤药耐药现象会显著降低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本研究通过制备抗肿瘤药耐药靶向给药系统来逆转肿瘤耐药性以提升细胞药物敏感性,从而降低该现象癌症治疗阻碍。方法:本文使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以含姜黄素两亲嵌段共聚物载体、以紫杉醇和磁性粒为核心抗肿瘤药耐药纳米粒,使用透射电镜和动态粒径散射仪等纳米粒进行表征和磁响应测试后,使用MTT法测定纳米粒肿瘤耐药细胞MCF-7/ADR抑制率以探究给药系统耐药逆转性能。结果:制备抗肿瘤耐药纳米粒粒径为105nm左右,磁响应良好。所制得载紫杉醇纳米粒包封率为74.74%,载药率为12.40%。纳米粒可以通过磁场和生物素受体介导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粒子内化,以增加抗癌药物蓄积。与游离紫杉醇相比,逆转细胞耐药指数达8.5。结论:纳米系统在维持自身稳定性同时,能够凭借协同作用和靶向作用较大程度提升药物耐药肿瘤细胞杀伤效果。

  • 标签: 纳米粒 抗肿瘤 靶向性 逆转耐药
  • 简介: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脂质与脂蛋白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湖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协办"第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拟于2010年8-9月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脂质学创新与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为促进了我国脂质与脂蛋白研究及学术水平,我们很荣幸邀请多位在脂质、脂蛋白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医学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将报告当今脂质、脂蛋白基础与临床研究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 标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学术会议 脂蛋白 脂质 征稿通知 临床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BNP和D二聚体老年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关系及预后影响。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就诊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心功能不全程度分为无症状组、心功能不全II级、III级、IV级3,另取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比较各组间BNP、D二聚体水平及相关分析。结果:各患者组BNP和D二聚体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BNP与心功能不全分级、LVEDD、LAD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D二聚体与心功能不全分级、LVEDD呈直线正相关关系(P〈0.05),与LVEF呈呈直线负相关关系(P〈0.05),与LAD直线关系无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1000pg/mL以下治疗有效率80.2%,疗效优于1000pg/mL以上者(Riditz=15.245,P=0.000),D二聚体5μg/mL以下者治疗有效率85.4%,疗效优于5μg/mL以上者(Riditz=26.354,P=0.000)。结论:BNP和D二聚体与老年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预后预测。

  • 标签: 脑钠肽 D二聚体 心功能不全 预后
  • 简介:最近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基底细胞癌细胞起源,并揭示了导致这种侵袭肿瘤生长系列事件。基底细胞癌是最常见种皮肤癌症。我们皮肤通过不断更新来保持健康,死细胞会脱落并被新细胞所替代。该过程靠干细胞形成祖细胞维持,祖细胞能够分裂并分化形成具有完整功能皮肤细胞。而祖细胞还需要小群干细胞来支持,通常情况下干细胞会保持静默,当皮肤受到损伤时候就会活跃起来促进皮肤修复。

  • 标签: 干细胞 皮肤癌 正元 黑化 祖细胞 细胞起源
  • 简介:近日来自美国休斯顿大学进化生物学家TimothyCooper及同事在菌群进化研究中发现有益突变间存在异位显性现象。这研究结果有将助于促使科学家们更深入地了解生物进化机制。这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6月3日著名国际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上。

  • 标签: 《科学》 显性 负性 突变 COOPER 进化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18(IL-18)、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6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结果为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并根据临床症状和病情变化研究组患者进行分组,其中进行期银屑病组32例,静止期银屑病组24例,退行期银屑病组30例。对比研究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17、IL-18、VEGF水平,对比不同严重程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IL-18、VEGF水平和PASI评分,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L-17、IL-18、VEGF表达与PASI评分相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17、IL-18、VEG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进行期银屑病组患者血清中IL-17、IL-18、VEGF水平和PASI评分显著高于静止期银屑病组和退行期银屑病组,静止期银屑病组患者血清中IL-17、IL-18、VEGF水平和PASI评分显著高于退行期银屑病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中IL-17、IL-18、VEGF水平与PASI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IL-18、VEGF水平异常升高,且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对上述三种指标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 标签: 寻常型银屑病 白介素17 白介素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次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106例子宫肌瘤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腹次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VEGF、IL-6、IL-8、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血清VEGF、IL-6、IL-8、FSH、E2、AM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研究组血清IL-6、IL-8、E2、AM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F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腹次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起到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相似的应用效果,但经腹次子宫切除术机体形成创伤较小,利于术后卵巢功能恢复,可能与其降低患者术后血清IL-6、IL-8、VEGF水平有关。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腹次全子宫切除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 简介:目的:除了血压水平高低以外,血压波动也是造成人体靶器官损伤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以老年男性人群为研究对象,观察血压波动(BPV)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关联。方法:本研究选用1461名患有动脉硬化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对象分为:非颈动脉斑块组和颈动脉斑块组,根据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ABPM)中收缩压(SBP)、舒张N(DBP)数据,用”个体血压波动法”测定每个患者血压波动,分析探讨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之间关联。结果:①颈动脉斑块形成与24小时收缩期血压波动(SBPV)密切相关(8-3±2.1mmHgVS7.9士2.0mmHg;P〈0.001),其中与白昼(6:00.22:00)SBPV有关(8.1±2.1mmHgVS7.7土2.1mmHg:P〈0.001),而与夜间(22:00-6:00)SBPV关系不明显(8,9±3.8mmHgVS8,6±3.7mmHg;P〉0.05)。②与24小时舒张期血压波动(DBPV)有关(5.6±1.4mmHgVS5.4±1.4mmHg;P〈0.05),其中与白昼(6:00.22:00)舒张期血压波动有关(5.4±1.4mmHgVS5.2士1.4mmHg;P〈0.05),而与夜间舒张期血压波动无关(6.2±2.7mmHgVS5.9±2.5mmHg;P〉0.05)。结论:在老年男性人群中,颈动脉斑块形成与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波动均有关系,主要表现在白昼血压波动。

  • 标签: 血压水平 血压波动 颈动脉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