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讨论椎旁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确诊的胸腰段骨折患者95例,应用椎旁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分别在手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背痛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对患者手术前后腰背疼痛进行评估,另外对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及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患者术后的VAS评分、JOA评分随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间不断下降,且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不同时间点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不断下降,且胸腰段后凸畸形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椎旁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患者,可缓解其腰背疼痛,术后脊柱矫形效果明显,短期预后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椎旁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技术 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经椎旁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Cobb’S角与椎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诊的9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观察组使用经椎旁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照组使用传统开放式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下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D、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前VAS评分、ODI评分、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1个月、1年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手术后7d、1个月时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手术后1个月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手术后1年时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经椎旁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效果显著,其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椎体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Cobb’S角 椎体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以乳突切迹和翼钩为基点的侧颅分区新方法。方法:在乳突切迹后缘、翼钩、枕骨大孔前缘中点和颧根四个结构间相互连线,区分侧颅并测量连线的长度。结果:乳突切迹与侧颅重要结构的关系密切,切迹后缘与翼钩连线和正中线将侧颅分成内、外侧两个大的三角区,每个区再分成前后两个三角区共四个三角区,即腭和颞下三角、咽三角、关节和听三角、血管神经三角,其中血管神经三角的三边长度左右侧分别为(74.52±5.47)mm和(74.66±5.41)mm、(59.77±3.84)mm和(59.67±3.56)mm、(42.23±3.11)mm和(42.48±2.60)mm。结论:本研究提供了新的侧颅分区方法,且血管神经三角的区域划分更为科学,为临床侧颅手术入路和定位提供了解剖学参考。

  • 标签: 乳突切迹 翼钩 侧颅底 分区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对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体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ngⅡ的Ⅰ型受体桔抗剂缬沙坦予以干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比色法测定HASMCs生长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ASMCs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HAS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变化。结果:(1)AngⅡ刺激HASMCs后细胞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缬沙坦组细胞生长率明显低于AngⅡ组(P〈0.05);(2)AngⅡ刺激HASMCs后细胞周期S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缬沙坦组细胞周期S期比例低于AngⅡ组(P〈0.05);(3)AngⅡ刺激HASMCs后TGF-β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缬沙坦组TGF-β1mRNA表达量低于AngⅡ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能抑制气道平滑的增殖,可能通过下调TGF-β1起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TGF-Β1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成品可调式斜颈矫形器矫正先天性性斜颈术后残留畸形的效果。方法:成品可调式斜颈矫形器分大、中、小号,且每种型号还可以调节大小和角度。应用对象选择年龄2~18岁手术后仍有明显斜颈畸形患者25例,配戴该矫形器2~6个月,最长12个月,随访1~2年。结果:按疗效标准判定,优20例(80%),良4(16%),尚可1例(4%),均无复发。结论:本矫形器配戴快捷、固定确切、可靠、轻便,具有可调节性,不需取模制作,适用于先天性性斜颈术后患者,可明显提高矫形效果。更多还原

  • 标签: 先天性 肌性斜颈 矫形器 矫正
  • 简介:目的:观察外源给予H2O2对C2C12细胞中UII/UT系统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原细胞系C2C12细胞株,应用胎盘蓝染色和测定细胞培养液中LDH的含量检测H2O2对细胞损伤的影响,应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和裂解液中UII的含量,应用RT-PCR法测定C2C12中UT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H2O2对原细胞系C2C12中U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外源给予不同浓度的H2O2,C2C12细胞裂解液中UII的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但增加了细胞孵育液中UII的含量,10-4M和10-3M时分别增加了83.1%(p〈0.01)和94.5%(P〈0.01)。低浓度H2O2(0.5×10-6M,10-6M,10-5M,10-4M)刺激明显增加了UTmRNA的表达,而高浓度的H2O2(10-3M)刺激反而使UTmRNA的表达降低。高浓度的H2O2(10-6M,10-5M,10-4M,10-3M)刺激使UT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200.1%、255.6%、111.1%和100.1%(均p〈0.05)。结论:H2O2作为T2DM发病因素之一的活性氧族,可能是T2DM时骨骼组织中UII/UT系统表达增加的一个因素。

  • 标签: 尾加压素II G蛋白偶联受体 过氧化氢
  • 简介:目的:研究肌肉醇(myo-inositol,MI)对胰岛素抵抗细胞(IR-HepG2)细胞外葡萄糖消耗量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观察MI、高糖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高糖持续作用,胰岛素刺激诱导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GOD-POD法)鉴定模型是否成立,并用GOD-POD法检测正常HepG2细胞和MI对HepG2胰岛素抵抗细胞葡萄糖消耗量的变化。结果:在对HepG2细胞活性没有影响的情况下,MI增加了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消耗量。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显示,MI可显著增加胰岛素抵抗模型葡糖糖的消耗量(P〈0.01)。结论:MI可明显增加IR-HepG2细胞模型葡萄糖的消耗量,对IR-HepG2细胞模型胰岛素抵抗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标签: 肌肉肌醇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葡萄糖消耗量
  • 简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参与机体发育的信号分子(特殊蛋白)同人类干细胞进行合适混合就能够诱导人类干细胞成为体节样(somites)的细胞,在发育的胚胎中。

  • 标签: CELL 前体细胞 细胞转化 骨骼肌 科学家 REP
  • 简介:为帮助因病或外伤导致单眼视力丧失的病患,英国科学家用干细胞疗法展开试验,取得较好效果。这一试验结果发表于最新一期《干细胞》(StemCell)杂志。

  • 标签: 细胞疗法 干细胞 眼疾 治疗 应用 展开试验
  • 简介: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将一种名为小菌素的抗菌蛋白引入到肠道发炎的小鼠机体中或许就能够降低小鼠肠道的发炎程度,同时研究者还发现小菌素或许能够调解肠道中不同类型细菌的关系。

  • 标签: 抗菌蛋白 机体 加利福尼亚大学 炎症 治疗 研究人员
  • 简介:我国针灸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代的“砭石”为针,到金属针,到近几十年来的梅花针、电针、水针等,针灸器具也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激光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产生了激光针,且激光穴位照射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本文综述了针灸器具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激光针灸的作用机理及优点,激光针灸治疗仪器的发展过程及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激光 针灸 针灸器具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复发性肠套叠(套叠3次及以上)的微创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21例复发性肠套叠(套叠3次及以上)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患儿均予以腹腔镜探查,3例患儿仅发现回肠末端肠系膜淋巴结增生,18例探及原发病灶:其中Meckel憩室10例,结肠息肉3例,肠重复畸形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异位胰腺1例,小肠腺瘤1例。20例术后随访至今均未再次复发,1例失访。结论:年龄〉2岁,有多次复发肠套叠病史(套叠3次及以上),尤其是短期内复发频繁的患儿,大多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应积极手术治疗,且以腹腔镜治疗为佳。

  • 标签: 肠套叠 复发 腹腔镜 儿童 微创
  • 简介:头颈部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的主要肿瘤,约75%的头颈部肿瘤患者首次就诊时就已经处于晚期阶段,临床确诊时往往已经丧失手术时机,而放疗、化疗毒副作用很大,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杀灭人体正常的细胞,严重的还会导致骨髓抑制,将会影响机体自身的抗肿瘤能力,近年来为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存期,人们一直在探索新的治疗策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以及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推动下,生物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近年来针对头颈部肿瘤的生物治疗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免疫治疗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腹腔镜行子宫肌瘤剔除术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子宫肌瘤患者中,单发肌瘤47例(含壁间肌瘤32例、阔韧带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8例),多发肌瘤20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2.3±32.6)min,术中出血(58.7±39.2)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1)d,无中转开腹和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9例在1-2a内怀孕,无腹壁粘连及子宫破裂后遗症。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能维持正常生育功能。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剥除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正畸联合修复方案对正畸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3月~2012年5月来我院口腔科进行医治的牙列稀疏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先行正畸治疗,后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仅进行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78例患者均完成治疗,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治疗后24例有效,12例显效,3例无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后18例有效,8例显效,1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可以达到患者对美观、舒适的要求,效果较单纯的正畸治疗明显,是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牙列稀疏、错颌畸形的方法。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列稀疏 疗效
  • 简介:胃癌是目前世界上发病率及致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东亚地区尤其显著。针对胃癌的治疗手段仍是传统的手术联合化疗、放疗为主,尽管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但其对晚期胃癌的疗效仍然有限。胃癌的免疫治疗作为独特的治疗手段,在近十多年发展较为活跃,特别是过继性免疫治疗手段不断有创新。过继性免疫治疗主要依赖回输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细胞,目前回输的细胞由具有非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向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演变,特别是嵌合性抗原T细胞治疗的出现,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了有一种潜在的选择。本文对胃癌过继性免疫治疗中采用的不同免疫活性细胞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进行总结,并针对其不足提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增强治疗靶向性、降低免疫逃逸的研究方向。

  • 标签: 胃癌 过继性免疫治疗 免疫活性细胞
  • 简介:目的:观察纳洛酮(naloxone,NLX)辅助治疗急性酒精中毒(acutealcoholintoxication,AAI)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急性酒精中毒急诊救治水平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同期内急诊治疗的60例AAI患者,在患者家属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以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n=30例)和观察组(n=3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急诊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急诊治疗措施基础上加行NLX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平均有效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中兴奋期和共济失调期患者平均有效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和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昏迷期患者平均有效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和平均治愈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症状轻微,无需特殊处理即可缓解。结论:在AAI患者的急诊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对较重的AAI患者,加用NLX辅助治疗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临床转归时间,且安全可靠。

  • 标签: 纳洛酮 急性酒精中毒 急诊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前头颈部的鳞状细胞癌(HNSCC)是美国最为普遍的10种癌症之一,尽管其非常流行,但研究人员对其的发病及扩散的机制却是知之甚少,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就为揭示头颈癌的发病机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头颈癌是由一种名为人乳头瘤病毒(HPV)的病毒引发的,利用来自HPV阳性和阴性患者的肿瘤组织,研究人员就对其发生的突变或致癌基因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研究者表示,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标签: 癌症 科学家 人乳头瘤病毒 治疗 研究人员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脑脊液分流术在64例脑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3月我院64例脑肿瘤患者病例资料,其临床诊断均有颅内高压,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手术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分流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颅内压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15.6%,部分缓解率为21.8%,病程稳定率为31.3%,病程进展率为31.3%。观察组分别为28.1%、31.3%、25%和15.6%。观察组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程进展率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术后两年内复发5例,生存超过三年的17例,生存超过五年的12例。观察组术后两年内复发的2例,生存超过三年的20例,生存超过5年的15例。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情复发率更低,生存指数更高,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脊液分流术在伴颅内高压或脑积水的脑肿瘤手术中的使用效果显著,后期的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提高,临床上可予以更为深入的探索。

  • 标签: 脑肿瘤 脑脊液分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总结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证实的33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以胸闷、气短为主者20例;心前区不适4例;心前区疼痛5例;乏力2例;心悸1例;发现心电图异常前来就诊1例。32例患者行左室造影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1例因肾功能不全,未行左室造影,但经心脏超声诊断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27例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2例患者服用钙离子拮抗剂,4例患者因心率慢,未服用药物,临床随访1~36(平均16.7±4.1)个月,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β-受体阻滞剂和钙离子拮抗剂均适用于治疗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 标签: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临床特征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