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方法阻止疱疹病毒劫持宿主细胞中该病毒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所需的重要通路。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Microbiology期刊上。论文共同通信作者为来自利兹大学阿斯特伯里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的AdrianWhitehouse教授和RichardFoster博士。Whitehouse教授说,“我们已花了数年时间证实在所有疱疹病毒中发现的一种蛋白招募宿主细胞中的一种被称作人TREX的蛋白复合体来协助稳定化和运输细胞核外的疱疹病毒RNA,这样它们能够表达为病毒蛋白。”“如今我们鉴定出一种能够破坏这种至关重要的病毒一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化合物,从而阻止疱疹病毒复制和产生传染性的病毒颗粒。”

  • 标签: 蛋白复合体 疱疹病毒 RNA 运输 NAT 靶标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泌尿结石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根据是否合并泌尿结石,将10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与泌尿结石的相关关系.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pH值、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尿酸(SUA)、24小时尿酸(TUA)水平比较差异具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尿pH值和HOMA-IR为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结石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尿酸排泄、胰岛素抵抗、肥胖或超重等因素促进了泌尿结石的形成,其中血尿酸、尿pH值、HOMA-IR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泌尿系结石 尿酸
  • 简介:目的:了解皮肤性病患者不同病变类型中的HPV感染型别。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科门诊就诊者368例,分为4个组别:尖锐湿疣患者组242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18例,男性冠状沟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70例,未见任何皮疹且醋酸白试验阴性的体检者38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皮损或外阴局部HPV-DNA亚型,并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HPV-DNA的总检出率为72.9%,其中单一型别感染率57.1%,多重感染率15.8%;(2)268例HPV阳性标本中,高危型感染占51.9%,低危型和混合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3.2%、14.9%;(3)尖锐湿疣组和鲍温样丘疹病患者组HP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97.9%、88.9%,而男性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组以及要求体检人群的阳性率分别为14.3%和13.2%;从感染型别分析,尖锐湿疣主要是6、11、16、18、31、33、35、43和66亚型,鲍温样丘疹病患者主要是16亚型,男性珍珠疹和女性假性湿疣以及要求体检人群的感染型别主要是低危型感染,分别是6、42、43、81和6、42、83;(4)在被检测的18个高危HPV亚型中,最常见类型依次为HPVl6、18、58、56、33、52、68、31、39,未检测出HPV35、45、51、53、59、66、73和82亚型;在被检测的5个低危HPV-DNA亚型中依次为HPV6、11、42和43,未检测出81亚型。结论:HPV感染以单一型别感染为主,且以高危型为主,应该重视临床HPV感染亚型的检测,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者的随访管理。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分型 随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