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缺血,低氧损伤可导致患者语言障碍、瘫痪、意识丧失及死亡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因此一直是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重点。1986、1990年,美国学者Murry和日本学者Kitagawa等分别在心脏和脑发现了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即缺血,低氧预适应现象(I/HPC),为临床治疗中风等缺血/低氧性疾病开辟了新道路。因此,对I/HPC机制研究,尤其是对参与I/HPC形成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研究,已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文就蛋白激酶C家族(PKCs)缺血广低氧损伤和预适应形成作用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缺血/低氧损伤 缺血 低氧预适应 蛋白激酶C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各级领导多年来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并实时给予积极指导。2011年7月18—24日中国生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在云南昆明举办了中国生理学会医学机能实验技术发展实验室主任研讨班,来自全国各医学院校111名老师参加了学习班学习,7天学习班,完成了预期教学课程与实际操作项目、通过学习和广泛交流与互动,大家感到颇有收获。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实验室主任 医学院校 实验技术 云南昆明 研讨班
  • 简介:全国上下喜庆中国首次成功举办奥运会后日子里,中国生理学会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生理学会联合举办“2008北京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于2008年10月19日至22日北京西郊宾馆顺利召开,并取得了圆满成功。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生理科学 北京 学术 国际 实验室
  • 简介: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治疗性血管新生为这类疾病攻克带来了新希望,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由其分子基础,谈到临床应用,综述了血管生成过程与机制,促进血管新生主要因子,以及治疗性血管新生理论基础与主要策略,进而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对治疗性血管新生临床应用面临问题和前景等方面略作探讨。

  • 标签: 临床应用 治疗性血管新生 缺血心肌 分子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 血管生成
  • 简介:科学普及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自主创新基础环节。中国科协完成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表明:近年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人口国民总人口比例有了明显提高,但还仅为3.27%,和发达国家相比,这个水平是很低。公民科学素质不高,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甚至威胁到社会稳定。

  • 标签: 自主创新 科普工作 科学素质 经济社会 经济发展 科学普及
  • 简介:由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和四川泸州医学院联合主办第二届“细胞膜片钳实验技术培训班”于2012年7月8日至13日四川泸州医学院心血管医学研究所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8个医学院、研究所和医院等50多位学员参加了培训班。本次培训班聘请了国内外在细胞膜片钳实验研究领域知名专家、教授授课,其中包括中国生理学会循环生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晓荣教授、日本德岛大学井上勋教授以及东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振伟博士,同时还有教学与实验经验丰富培训人员指导学员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体验实验过程,熟悉方法和步骤。本次培训班主要内容包括:膜片钳技术医学领域应用和发展趋势;离子通道分类、结构和功能;Axon膜片钳放大器基本原理及参数设置和应用;pClamp膜片钳数据采集分析软件使用:FundamentalsofElectrophysiology;细胞分离准备;微管电极制作以及电流记录等内容。本次培训包括三天集中授课和两天实验操作,共计42学时,让学员对从细胞分离准备到最终上机操作细胞膜片钳实验具体步骤有了感性认识。培训过程不仅包括对细胞膜片钳技术系统理论指导,还包括对学员实践过程遇到具体问题解答。学员们普遍对此次培训班成功举办表示满意。大家一致认为,通过此次培训,对膜片钳技术理论知识有了系统学习,对膜片钳实验技术操作有了更深入了解,对相关软件操作也有了较为熟悉掌握。来自全国各地学员在学习过程也借此契机进行了较多学术交流,深入了了解,也为今后进一步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技术培训班 膜片钳技术 专业委员会 实验操作 医学院
  • 简介:RNA干涉(RNAinterference,RNAi)现象广泛存在于从真菌到植物、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各种生物,属于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PTGS)。它利用双链RNA(dsRNA)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mRNA成为siRNA,从而特异性地阻断相应基因表达,本文重点介绍了RNA干涉分子机制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进展,RNA干涉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 标签: RNA干涉 基因功能研究 无脊椎动物 基因沉默 后基因组时代 双链RNA
  • 简介:由中国生理学会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山东生理学会和青岛大学承办2012年国生理学会“生理学实验和研究技术培训班”于2012年8月16-22日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大学国家生理学重点(培育)学科举行。来自全国14所高等院校34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此外,青岛大学医学院一些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参加了此次培训。本次培训包括:体伏安法技术、膜片钳技术体电生理技术、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技术、动物行为学技术等,内容涵盖了电生理、电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形态及功能学等多个领域。培训由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组成。首先由青岛大学生理学科部分老师根据自己研究专长向学员们介绍了各种实验技术应用范围、实验原理及相关技术参数,并结合自身科研内容具体讲解了实验操作流程。随后,学员们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科研需要,分别选择不同实验技术进行了动手操作。经过几天紧张、充分学习交流和实践,学员们对各种常用生理学实验和研究技术有了一定了解并能初步运用到自身科学研究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技术培训班 生理学实验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分子生物学技术 电生理技术
  • 简介: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是否应当接受科研训练,我国医学教育界历来存在争论。不赞成者理由大致有二:一是认为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实验研究工作并非必需,科研训练因此可以从简甚至从略;二是鉴于欧美许多医学院校近年来精简了大量基础医学实验课程,认为这是教育先进国家经验,我们可以照搬。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实验教学 创新 生理学 医学教育
  • 简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善管理、懂技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实验技术队伍。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是搞好高校实验室建设关键。

  • 标签: 高校 实验室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中国 素质培养 政策
  • 简介:为顺应当今信息化世界潮流、加快期刊信息传递速度,更方便读者阅读、作者投稿和专家评审,《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建立了自己杂志网站,网址是:http://www.ejap.net。欢迎作者网上投稿。

  • 标签: 生理学 杂志 网站 应用 中国 传递速度
  • 简介:21世纪,不断提高科技人员职业技能,加速培养高层次、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迫切需要。实验生理科学课程面临着新挑战,国外很多生命科学研究机构都将测量动物清醒和无创伤性条件下生理指标作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基础,因为这种更加真实测量方法更符合于疾病本身发展变化规律。应广大教学与科研工作者要求,中国生理学会将在2007年7月举办“生理无线遥测技术与机能实验新技术学习班”,届时将聘请有丰富实验教学经验老师授课和带教,学员均有上机实践机会。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技术学习 遥测技术 实验 机能 无线
  • 简介:2004年8月13日Science发表了我国青年科学家唐世明为第一作者题为“果蝇视觉模式识别具有视网膜位置不变性”研究论文。年仅33岁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唐世明等人发现和证明了果蝇视觉具有位置不变性,这一研究成果改变了人们以往对

  • 标签: 果蝇 神经 视觉 改变 视网膜 新突破
  • 简介:蛋白激酶C(PKCs)最早是由Nishizuka等人于1977年鼠脑中发现。迄今为止,人们通过分子克隆及酶学分析等已发现了14种PKCs同工酶(亚型),它们广泛地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种组织,其中以神经组织含量最为丰富。PKCs不同亚型可使不同底物蛋白磷酸化和

  • 标签: 蛋白激酶C PKCs 缺血/低氧预适应 机制 钙离子 腺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