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变化情况及其预测出血风险的临床意义,以便为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6年 7月至 2017年 7月收治的 17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来本院体检者 48例作为对照组,采取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 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在 PT、 FIB及 APTT等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疾病期间纤溶系统处于亢进状态,具有明显出血倾向,而对急性白血病患者 PT、 FIB及 APTT等凝血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诊断患者是否有出血倾向并为临床判断及防治提供早期实验依据。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