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人性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人文精神,充分尊重了个体的生命价值、个人隐私以及人格尊严,是从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服务举措。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既有进行妇科手术的病人,也有需要加倍关爱的新生儿和需要医疗救助孕产妇,因此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比较特殊的,更加需要人性护理方式。人性护理要求护理人员不仅局限于护理、助产等工作,还应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并针对个体、家庭、新生儿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及时地进行调试,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中;人性护理服务    妇产科护理,是对妇女同胞给予一种人文关怀,让产妇在就医期间感受到细微的护理人性的呵护,对于稳定她们的情绪,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产妇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近几年来的亲身感受略作叙述如下。    1 妇产科人性护理的必要性   妇产科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即包括产妇、新生儿,还有妇科病患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观念的提高,人们对优孕、优生、优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我们妇产科护理工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成熟、完善的护理体系。但是与飞速发展的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妇产科护理工作仍需提高护理水平,建立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   不可否认,虽然现在人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我国仍旧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度,尤其是妇女对于个人隐私还是比较注重,经常会因为不理解而对正常的护理工作发生抵触的情绪。因此,妇产科的护理工作需要以人性为前提。    2 妇产科人性护理的重要意义   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无论是在心理、生理方面,都处于一个极度敏感的状态。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如果过于按章办事,很容易增加孕妇的逆反心理,影响护患之间的和谐关系,降低护理效果,甚至会影响分娩过程。   在产妇中,大部份是年轻的妈妈,她们由于是初次生孕,面对婴儿往往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喂养,不知道如何照顾。针对这些情况,通过人性护理,对这些年轻的妈妈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不但可以消除产妇的心理障碍,实现优生优育,还会融洽护患关系,赢得产妇及其家属的信任,提高医院形像。   近些年,由于部份医患纠纷的发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各大医院之间对于服务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经常会出现虽然某家医院费用较高,但是由于医院的护理水平较高,赢得了社会的口碑,很多人仍然愿意去该医院就诊。因此,提高妇产科的人性护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3 妇产科护理工作常见问题    3.1 部分护理人员思想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必然取代旧的护理模式。但是,依然有部份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的定位不够清楚,又不愿意参加护理知识培训,造成陈旧思想与新的护理需求脱节,容易在患者之间产生误会,甚致发生争执,极大影响医院的形象。    3.2 部分护理人员素质不高:社会的发展,对于医院的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但是,由于我国教育模式及人们的传统观念影响,高校出来的护理人员寥寥无几。另外,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不高,也是影响人员素质不高的原因之一。    3.3 资金投入不够:由于传统观念偏重于医生的技术水平,对护理工作不重视,造成许多医院针对护理工作的资金投入不够。其中一个现象就是护理人员太少,往往会出现一名护理人员需要同时护理数名患者的现象。部份医院缺乏必要护理硬件的配置,如电视、热水、饮用水等生活设施投入不够。资金投入的不足会严重影响人性护理工作的展开,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护理设施及医院工作的不满。    4 提高妇产科人性服务的措施    4.1 加大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医院护理硬环境: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生理、心理都处于一种极度紧张、敏感时期。医院的环境,尤其是一些生活设施的配置,往往会对产妇的心情产生极大的影响,给产妇的分娩过程产生一定影响。温馨、舒服的环境,可以让产妇心情愉悦、轻松,积极配合护理工作,促进护患关系,利于实施人性护理工作的开展。   在护理过程中,尽可能为产妇提供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生活空间,尊重产妇的生活习惯,及时掌握产妇生育情况,正确引导产妇对于生育及婴儿的认识,消除年轻产妇的紧张、消极及其他不良情绪,并且对产妇隐私要做到绝对保密,以建立起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为后期的人性护理方案提供依据。    4.2 加大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树立专业护理形象: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是与产妇及其家属接触最多的人员,护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但体现了医院护理工作的水平,同时也直接影响人性护理工作的效果。通过培训不但可以提高护理人的基本业务技能,还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人性基本需求的掌握,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暗示,通过有效沟通及专业指导,更好的为产妇提供护理。   人性护理护理工作的精髓所在,医院在加大培训工作,注重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外,还需引进一些高层次的护理工作者,通过里外互动效应,加大护理人员的素质建设,满足妇产科护理工作中人性发展的需要。    4.3 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可以及时掌握产妇的状态,更好的开展人性护理工作。有利于产妇配合医院工作,顺利完成分娩。   通过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可以了解产妇的特殊心理,对于分娩前的紧张情绪及分娩带来的疼痛进行正确引导,通过相应的心理辅导、关怀及安慰,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的心理恐惧与不安。    4.4 主动沟通,加强妇产科前、后的人性护理:分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清洁会阴部位、插入导尿管或阴道检查等情况,由于每名产妇的传统观念不同,有可能出现抵触情绪,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术前的主动沟通,对相关操作进行合理解释,以帮助产妇克服心理障碍,获得产妇的理解与配合。   分娩后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产妇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跟踪护理,从细微处体现人性,并对产妇术后情况进行记录,以便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于术后产妇的个别需求,应通过合理途径或沟通,来满足产妇的要求或获得产妇的理解,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护理服务。   出院时应对产妇的日常生活和饮食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并制定回访日期、定期回访指导,做好记录,以便出现异常时及时制定措施。    5 结语   综上所述,孕产妇由于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引起的心理是微妙的、复杂的,实施人性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能够有效地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有效提高妇产护理质量。因此要积极的倡导妇产科的人性护理,体现出对孕产妇的人文关怀,从而为孕产妇提供安全性和高质量的健康照顾。   参考文献    [1] 吴艳秀 . 人性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 护理实践与研究 [J].2012 , 5 ( 12 )    [2] 谢秋燕 . 人性服务在产科护理的应用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2010 , 9 ( 18 )    [3] 李晶华,孙琳 . 创新妇产科护理实行人性服务 . 吉林医学 [J].2013 , 26 ( 11 )

  • 标签:
  • 简介:摘要: 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管理模式的选择对患者心理以及病情的康复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医院护理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现代医院发展的需求。外科是医院中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典型的科室,本文就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护理模式的真实效果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论证明,人性护理模式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人性化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护理对胸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8例胸外科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94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94例给予人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38%8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性化 护理质量 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本院 2017年 1月 -2020年 1月 6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 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护理满意度比较时,对照组为 76.6%,较低于观察组 96.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对患者予以住院时间对比时,对照组为( 12.7±2.6)天,较高于观察组( 7.1±1.3)天, 2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人性护理方法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患者住院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性护理;脑外伤;护理效果         脑外伤属于脑外科疾病,在医学持续发展下,人们逐渐提升临床护理要求,若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无法实现护理人员与患者关系,使护患纠纷持续增加。另外,脑部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如果患者发生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其治疗效果 [1]。为深入研究人性护理在脑外伤护理护理效果,本文选取 60例患者进行研究,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本院 2017年 1月 -2020年 1月 60例脑外伤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 2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例。对照组:男性、女性为 16例和 14例,患者年龄 22-71岁,患者平均年龄( 46.5±24.5)岁。观察组:男性、女性为 15例和 15例,患者年龄 23-73岁,患者平均年龄( 48±25)岁。全部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进行 2组资料比较,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时,入院后,向患者进行呼吸和脉搏等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患者穿刺和伤口等护理。观察组进行人性护理,主要方法:( 1)基本护理,向患者营造舒适和安静病房,确保病房通气与阳光良好,以便于为患者早日恢复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2)向患者病情予以评估,在患者入院以后,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同时进行全面记录,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确定患者实际需求。( 3)展开分级护理,按照脑外伤病情,将患者具体划分为重度、轻度,其中轻度患者进行二级护理,对于重度患者给予一级护理,强化病房巡视和交接班,加强特殊患者针对性护理 [2]。( 4)展开心理护理,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多数患者会存在恐惧和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取得有效交流,详细倾听患者要求,认真解答患者疑问,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为符合患者需求,帮助其正确树立疾病治疗信心,以此提升患者治疗效果。( 5)音乐疗法,如果患者情绪过于紧张,应按照患者爱好播放喜欢音乐,尽可能分散注意力,以此缓解其紧张情绪 [3]。( 6)创建良好护患关系,护理人员需要获取患者信任,与患者创建良好关系,整个护理过程,保证语气温和与动作轻柔,避免发生纠纷时间。( 7)出院指导。出院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根据医嘱用药治疗,严禁随意更改药物治疗,以保证患者良好饮食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升患者抵抗力 [4]。 1.3 观察标准         患者分别护理后,观察 2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其中护理满意是以本院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向患者进行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选取 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文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方式 %,进行 x2检验,计量资料表示方式 ±s,进行 t检验,若 P< 0.05,表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护理满意度         在进行护理满意度比较时,对照组为 76.6%,较低于观察组 96.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2.2 2组住院时间         对患者予以住院时间对比时,对照组为( 12.7±2.6)天,较高于观察组( 7.1±1.3)天, 2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t=10.5516, P< 0.05)。 3 讨论         在社会持续发展下,人们思想理念随之日益变化,对于人们健康提出较高要求,例如:医疗服务方面,患者采取单纯诊疗,很难满足患者临床治疗要求,为向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医院需要以诊疗为基础,强化临床护理干预。由于经济和病情等因素影响,致使患者极易出现紧张和不安等,使患者临床疗效得到全面提升 [5]。人性护理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主要是将患者作为核心,根据患者情况展开护理干预,比较符合患者自身需求,向患者予以关心和尊重。近年来,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人性护理的应用,逐渐受到患者和家属认可,比较符合患者不同需求,向患者予以尊重和关心属于护理关键。研究数据显示,为符合患者自身需求,应对患者进行人性护理,保证患者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实现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通过心理护理和分级护理等,尽可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以促进患者临床疗效的提升。本文研究中,脑外伤患者采取人性护理后,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8%,其住院时间( 7.1±1.3)天,各项治疗指标均比常规护理组理想,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综上所述,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中,向患者进行人性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较为理想护理效果,确保脑外伤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焱鑫 .人性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J].中国基层医药 ,2019,26(6):744-746. [2]姜富容 ,王修文 .脑外伤护理人性护理的临床应用研究 [J].饮食保健 ,2018,5(40):155-156. [3]吴丽婷 ,林志瑜 .人性护理在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9(20):174-176. [4]李娟 .人性手术室护理对轻度脑外伤手术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 [J].医药前沿 ,2019,9(5):210-211. [5]余雅静 .脑外伤护理人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J].甘肃科技 ,2018,34(11):116-117.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6年 7月 -2018年 2月 100例手术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人性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手术室人性设置评分、术中人性关怀评分;护理前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纠纷率。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手术室人性设置评分、术中人性关怀评分优于对照组, P< 0.05;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相近, P> 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纠纷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人性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满意度,降低纠纷率,提供良好人性关怀,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3月手术室收治的患者 200例,将 2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 100例与对照组 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人性整体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SAS评分、 SDS评分与对照组临床指标数据比对有意义( P< 0.05)。结论:人性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整体护理 手术室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泌尿外科护理之中展开人性护理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 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 150例于 2017年 06月 ~2018年 06月期间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经回顾研究的方式将研究研究的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例数 =75例)在患者治疗期间施予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例数 =75例)在患者治疗期间施予患者人性护理,对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患者护理效果展开分析。结果: 实验组经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评分比对照组更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 P<0.05 )。结论: 泌尿外科患者在工作之中应用人性护理,可保障其护理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得以提升,可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护理满意度 泌尿外科 常规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性护理干预模式在骨外科病房患者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5 月,将我院 122 例骨外科病房住院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61 例,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人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指标,以及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 SAS 评分指标和 SDS 评分指标。 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 P < 0.05 )。研究组的 认知功能 评分指标、 生理功能 评分指标、 心理功能 评分指标,以及社会功能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 P < 0.05 )。护理前,研究组的 SAS 评分指标,以及 SDS 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 P > 0.05 )。护理后,研究组的 SAS 评分指标,以及 SDS 评分指标均低于参照组( P < 0.05 )。 结论:为骨外科病房住院患者实施人性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外科病房住院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 人性化护理干预 护理管理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正逐步被“以病人 为中心”的现代模式所取代。如何做 好人性护理服务是护理人员必须解答的问题。护理是共性的,然而落实到每一个病人时,又具有个性、要做好人性护理,要求在护理每一个病人时,都要做到主动服务,换位思考尊重第一, 强化职业形象 ,提高服务质量, 树立人性服务 理念加强沟通,融治护患关系, 了解其要求,尊重其意见 ,有针对性地解除他们心理上的障碍,使他们能在心理上、精 神上处于满足而舒 适的状态,并主动配合护理工作。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临味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实施人性护理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为观察对象,抽取46例参与此次研究,研究时间范围:2022.02至2023.02,并将入院者依据抽签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人性护理,对比护理的不同价值。结果 产程用时,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硬膜外分娩镇痛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实施效果及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期间选取本院94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7,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47,人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舒适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科病房实施人性护理,既能够提高护理质量,还能够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可推广。

  • 标签: 产科 人性化护理 护理质量 舒适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性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心理影响 。方法 选取于 2015年 11月— 2016年 11月到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患者 84例进行研究,通过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 n=42例)和对照组( n=42例)。对 42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对 42例观察组的患者进行人性护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1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 85.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进行护理前后的抑郁评分都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观察组比对照组的抑郁评分下降幅度更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人性护理对妇产科患者的护理效果更明显,能够明显的提升妇产科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妇产科 心理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护理服务在儿童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 9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儿童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儿童通过人性护理方法,并对两组儿童护理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通过护理后,两组儿童家长的满意率通过比较,研究组儿童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儿童健康体检护理过程中采用人性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升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改善儿童体检整体质量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健康体检 人性化服务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运用人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从本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外科患者中选取296 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48 例, 对照组患者实施普通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 而实验组则是实施人性护理干预管理模式, 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医患关系情况。结果: 实验组中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 <0.05 ) , 同时在治疗依从性 方面, 实验组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 临 床上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过程中实施人性护理管理模式可以达到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并且有效改善了医患关系, 提高患者依从性, 值 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门诊导诊中加入人性服务,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间我院门诊收治的 1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人性服务)与对照组(常规服务)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发现两组数据差异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对比( X2=8.044, P=0.005) ,( 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门诊导诊服务工作中加入必要的人性服务能够有效缓解医患矛盾,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着显著效果。

  • 标签: 门诊导诊 人性化服务 应用分析
  • 简介:摘 要: 校园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对建筑设计提出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想取得好的建筑设计效果,需要把握住科学的原则,在设计上不断求创新,从建筑专业角度和设计应用角度全面满足校园建筑设计的要求。本文分析校园建筑人性理念设计的要求与原则,提出设计对策,希望对校园环境育人作用最大程度地发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 标签: 人性化理念 学校建筑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社会对于养老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老年公寓的设计也成为设计师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以现有老年公寓中存在的设计问题为导线,基于人性设计理念,以适老化原则、生活化原则及互动性原则为前提,以提高老年人公共交往活动的发生频率为目的,浅析了老年公寓中交往空间的设计手法。以期能提升老年公寓中公共活动空间的品质,增加公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

  • 标签: 人性化 老年公寓 交往空间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增加,社会对于养老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强。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形式之一,老年公寓的设计也成为设计师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以现有老年公寓中存在的设计问题为导线,基于人性设计理念,以适老化原则、生活化原则及互动性原则为前提,以提高老年人公共交往活动的发生频率为目的,浅析了老年公寓中交往空间的设计手法。以期能提升老年公寓中公共活动空间的品质,增加公区对老年人的吸引力,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物质空间环境。

  • 标签: 人性化 老年公寓 交往空间
  • 简介:摘要:城市景观与风景园林有着密切的关系,即高水平的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高质量的风景园林设计,而风景园林需要通过城市景观来展示,因此二者一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根据以上分析,在城市景观和风景园林设计中实施人性设计理念和原则,不仅可以改善其设计要素,还可以提高其设计质量,促进城市景观和风景园林建设水平的提高,对整个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这足以看出人性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理解人性设计的重要性和原则的基础上,从安全、人文关怀和弱势群体等方面分析了设计要点,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在了解对城市景观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对城市景观及景观建筑人性设计的要点。

  • 标签: 城市景观 风景园林 人性化设计 设计原则 设计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 人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接受 维持性血透治疗 患者中,对患者 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期间接收的开展维持性血透治疗的患者 8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41 例)及对照组( 41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人性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存质量及心理状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 护理后各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两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升高, SDS 、 SAS 评分均显著降低( P < 0.05 ),研究组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人性护理干预应用于 维持性血透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 生活质量,改善 心理状态。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维持性血透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