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heatham Platinum支架(CPs)治疗主动脉缩窄(CoA)的效果及急性并发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介入诊疗科以CPs植入术治疗CoA连续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4例、女33例,年龄21(18,25)岁, 对发生急性并发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类收集并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86例成功将支架植入缩窄处,支架植入后缩窄近远端动脉收缩压差由术前55(45,60)mmHg显著下降为0(0,5)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118,P<0.001),其中80例符合CPs治疗成功指标。共7例发生急性并发,包括主动脉损伤1例,器械与技术并发2例,外周血管并发3例,反常高血压所致并发1例。相较于未发生急性并发的患者,发生急性并发患者手术失败率更高[分别为42.9%(3/7)、5.0%(4/80), P=0.010]。结论CPs治疗CoA安全、有效,但急性并发关乎手术成败,应予以充分认知及有效预防,使治疗达到更理想的结局。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手术后并发症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球囊腔内阻断辅助主动脉手术15例经验。方法15例主动脉术后需再次手术患者,在复合手术室DSA引导进行球囊腔内阻断辅助下主动脉手术。入选条件为血管无法直接阻断者。以术前最后一次CTA图像为标准,测量需要阻断的靶血管直径,选择合适球囊及对比剂用量、血管入路;术中以球囊充盈、固定贴壁良好,远端有创血压波形显示为平流,压力接近静水压作为完全阻断标准。结果15例球囊腔内阻断辅助主动脉手术患者,均阻断完全,手术顺利。术后14例阻断靶血管和血管入路均无并发发生。1例三分支支架术后再次行胸腹主动脉替换患者,球囊阻断术后支架内皮组织脱落,栓塞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再次手术。结论球囊腔内阻断技术扩大了主动脉手术适应证,简化了手术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阻断方法;术前应判断靶血管是否适合球囊阻断,避免相关并发发生。

  • 标签: 介入球囊 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主动脉替换术
  • 简介:摘要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导致主动脉破裂是临床少见的危重急症,妊娠期女性则更为少见,其救治难度大。本文报道1例妊娠期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致主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急诊复合手术救治成功的患者。术中患者因全身动脉发育不良,无法采用常规介入术式治疗,改行单侧腋股转流加主动脉破裂段近远端栓塞术,在保障内脏动脉血供的前提下,成功隔绝破裂主动脉,术后1年随访效果良好。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主动脉破裂 复合手术